||
研究之前,研究者自然会想,问题是什么?
搞不清楚这一步,就会意义模糊,答案迷糊。问题很复杂,不同层次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意义,表面上,这一点很清楚,实际上,真正重视的人并不多。否则,人们就不会面对问题时出现困扰,为了选择而犹豫。到底研究什么?真的是一个问题。
我们不能从论文或者著作来推断问题是什么,因为这些结果研究者自己也无法掌控。问题是什么?在研究起初才有价值,研究结束后,它就没有了价值,研究结果才有价值。
任何一门学科,基本的问题一直存在。一门学科如同一片庄稼地,成熟的学科垦荒比较好,不浪费土地,大部分土地已经得到了开垦,并种了很多年的庄稼,熟地多。
研究如同种庄稼,研究成果就是收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名言有道理。一则,播种后,收成不好说;二则,即使收成好,不一定有市场。所谓学术共同体,就是大市场的主流偏好,人们需要什么和喜欢什么一直在变化。
基本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开荒,种新的农作物,成活率、收成如何、市场是否接纳都不好说,但对于这块地来说,开荒是扩大种植范围的必然操作。另一种在原有的土地上深耕或者改良土壤,播种新的品种。可见,基本问题处理的是一门学科赖以生存的土地。
还有的问题,不触动土地,类型更多了。比如,播种的时候换个农具、在垄间插播其它农作物、浇水、施肥、松土、除草、收割打捆、反思种地经验等等,意义都有。
但,还有的问题,似乎不好鉴定意义,比如给庄稼播放音乐、在庄稼地里培育一根野草、为了好看给庄稼的叶子刷绿漆、提出各种与庄稼有关的建议、争论用农药到底好不好、争论转基因到底对不对等等,也是很多,不敢说全无意义。
问题是什么,对研究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如同种地,它基本上决定了你是一个怎样的农民,你如何对待你的土地,你有什么样的收成愿望。
另外,模式化种地,比较整齐划一,比较保险,也比较保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