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反危机措施【主编张宏毅 1997.3】

已有 941 次阅读 2023-11-10 08:57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反危机措施【主编张宏毅 1997.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1110日发布(第33693篇)

【信件手稿纪实资料】(GRZL编号第GRZL研究生071)

 

这里发布的是我保存的《二十世纪世界史导读》(下卷)中的二资本主义国家篇 6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反危机措施》

 

照片7张拍自该资料

1

 DSCN0845.JPG

2

 DSCN0846.JPG

3

 DSCN0847.JPG

4

 DSCN0848.JPG

5

 DSCN0849.JPG

6

 DSCN0850.JPG

7

 DSCN0851.JPG

 

 

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反危机措施

 

研究概述

1.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一般指1933-1939年期间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崐罗斯福的对外政策并不包括在内。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一系列立法和行政命令上, 193339日—616日被称为“百日新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整顿崐财政金融方面, 包括整顿银行:193339日颁布《银行紧急法令》, 1933616日颁布《格拉斯—斯高特法》,1933527日颁布《联邦证券法》,193466日颁布《证券交易法》等。

统制货币包括1933422日罗斯福颁布不准黄金再出口令,193365日颁布《放弃金本位法令》,1934131日颁布《黄金储备法令》,1934619日颁布《白银购买法》,193422日成立进出口银行,1935823日颁布《银行法》等。

改革税制包括:1933322日颁布《啤酒税法》,1935830日颁布《财产税法》,1936-1938年每年颁布一个新税法,1939516日实施食品税计划等。

公平竞争包括:1936620,颁布联邦反对价格歧视法令又称罗宾逊——帕特曼法,1937818日颁布密勒——泰丁斯法,规定零售商的公平交易法规。

②调整工业生产方面, 最重要的是1933616日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据此,在同年85, 建立全国劳工局和公共工程管理局,该法案于1935527日中被宣布违宪 193575日颁布了《全国劳资关系法》, 即华格纳法,该法重申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七条A款的重要内容。1938625日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即工资工时法。在这以前的1936630日颁布了《政府雇员工作法》。其它管制工业立法还有1935年间颁布格菲——施奈德法案,《格菲—文森烟煤法》,康纳利法,酒精管制法,《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 即惠勒——雷伯恩法案。

 

③节制农业发展方面, 最重要的是1933512日颁布了农业调整法,193616日被宣布违宪。其次是土壤保护,1935427日颁布《土壤保护法》。1936229日颁布《土壤保持和国内分配法》。1938216日再次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其它农业调整和扶持措施,主要有1933年间颁布农场信贷法,建立农场信贷管理署,颁布公司贷款法,成立农产品贷款公司。1934年间颁布《农场抵押再贷法案》,建立联邦农场抵押公司,颁布《琼斯—康纳利农场救济法》,颁布《班克里德棉花控制法》, 颁布《琼斯—科斯蒂根食糖法》,颁布《克尔——史密斯法案》,颁布《烟草控制法》, 颁布联邦农场破产法。1937年又颁布《班克里德—琼斯农场租佃法》,建立农场保障署。

 

④实行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方面,首先,1933331日颁布《民间护林保土队救济法》, 建立民间护林保土队。其次,采取联邦紧急救济措施,主要有:1933512日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 1935年间通过了《紧急救济拨款法》, 实施以工代赈计划,成立重新安置署、全国资源委员会和全国青年管理署。第三,最重要的是1935814,通过了《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第四,保障住宅,主要有:1933613日颁布《农场主再贷款法》, 建立农场主崐贷款公司,1934628,颁布<<国有住宅法>>,建立联邦住宅管理署。193791日颁布《国有住宅法》,通称《瓦格纳—斯蒂高尔法》,建立美国住房署。第五, 建立保障雇员权益的一些机构,主要有:193366日颁布全国雇员制度法和《紧急铁路运输法>>。第六, 建立民间救济工作管理机构,1933118日建立民间工作管理署,1934215日颁布民间工作紧急救济法。第七, 规定铁路职工福利保障, 1934627日颁布《铁路职工退休法》,1935829,颁布《瓦格纳—克罗塞铁路职工退休法》。第八, 规定退伍军人福利保障,1936124日颁布了《退伍军人补偿金调整法案》。

 

⑤举办公共工程方面,最重要的是1933518日颁布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 据此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1933年还建立了其它公共工程管理机构,如农村电力管理局颁布《机动运载工具法》,1938624日颁布《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1936622日颁布《洪水控制法》,193982日颁布《哈奇法》等。

 

⑥改革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方面, 1937225,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建议, 7月国会司法委员会否决了罗斯福的建议。1937826日颁布《司法程序改革法》。1938616日建立临时国民经济委员会,193874日颁布《全国经济问题第一号》行政命令,193943日颁布《政府机构改组法》等。

 

2.  欧洲和日本三十年代的反危机措施  

   在欧洲和日本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可以分为三类情况, 英、法国家, 北欧国家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英国政府的反危机措施主要是:

1931921日麦克唐纳组国民政府宣布放弃金本位, 1934年组织有除加拿大以外的英联邦成员国等十余国参加的英镑集团。

193231,英国宣布实行保护关税的进口税法, 从而结束了历时80年的自由贸易政策。19327-8月英国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 缔结了帝国特惠制的共同保护关税协定。

19311211日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 调整英联邦内部关系,赋予个自治领独立解决内外政策的权力。

④实行损害工农利益的削减社会保障项目和资金政策; 适当补贴农业的政策; 大规模兼并企业; 并扩充军备, 发展军事工业。

 

在法国193664日至19376月的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反危机措崐施颇具影响。其主要内容有:193667日布鲁姆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签定了马提尼翁协议,调整劳资关系。②改组法兰西银行, 实行部分军事工业国有化。③成立国家小麦局, 控制农产品销售, 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④扶植企业发展, 崐举办公共工程。⑤改革税收制度。

   

北欧国家为应付大危机, 普遍出现了社会民主党、工党掌权或参与掌权的政府崐, 实行被称为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政策。其主要措施包括:①实行保障就业政策,调整和扩大社会保险。②发展多种合作事业,这种合作既有某些政府独自承担的服务性福利事业,也有政府和私人资本间不同程度联系的社会福利项目。

 

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反危机措施, 有着与美、英、法、北欧国家的明显特点。

德国首先实行军事化的经济干预和调节, 建立一整套的军事化的经济调节机构。1933715日成立的德国经济总会, 负责制订国家经济政策和监督生产。193411,制定了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 组成四级经济集团, 控制全国经济。其次,实行强制卡特尔化,迫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第三,对工人和居民实行法西斯管理。第四, 组织战备工程和其它公共工程。

意大利的反危机措施,首先是强化和完善组合国家制度(一译总体国家),实行地方辛迪加——联合会(行省)——全国联盟的一体化控制。其次是加强国家对经济事务的直接干预。第三是发展军事工业, 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日本还在1931年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它的反危机措施, 是与军事扩张和管制相联系的。首先, 全力发展军事工业, 使国民经济军事化。其次, 通过一系列经济立法, 推行卡特尔化和托拉斯化, 管制各个经济部门。

 

3.  罗斯福新政和胡佛自愿联合政策的比较

  在反危机的背景方面,它的共同点是都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困扰而无医治良药。

它的不同点在于:①经济危机的深度不同, 前者危机刚刚展开和发展,后者已经到了锅底, 矛盾揭露得相当充分;②政治危机的程度不同,前者危机刚刚显露, 后者已是面对来自法西斯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的两方面的威胁; ③传统自由放任的地位不同, 前者正处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后者已是危危可岌;④反危机的经验不崐同, 前者一无借鉴, 后者已有前车之鉴。

在反危机措施方面,共同点是:①都实行联邦政府的救济; ②都由联邦政府资助濒于破产的工业和农业;③都由联邦政府管制对外贸易。

两者的不同点是:①在社会救济和保障的重点有明显的不同,如谁来救济主要是联邦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州政府及企业;如何救济? 是单纯性救济还是以工崐代赈、举办公共工程; 救济对象?主要救济大资产者、大农场主还是“被遗忘”的中下层民众。②全面整顿工农业还是局部调整工农业生产? 罗斯福主张前者, 胡佛则是后者; ③扩大公共工程的规模还是缩小公共工程的规模? 罗斯福主张前者, 并由联邦政府来主持, 胡佛则是后者, 并强调由地方政府来办; ④平衡预算还是赤字财政, 金本位废除还是保留? 金融财政全面整顿还是局部调整? 罗斯福主张前者, 胡佛则是后者; ⑤是改变管理体制还是体制不变? 罗斯福主张前者, 并扩大联邦政府的干预职能, 胡佛则是后者, 并强调联邦政府少干预为妙。〖1

 

在反危机措施的指导思想方面,两者的共同点是:①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统治崐;②都主张要维护自由资本主义竞争制度; ③都是为了度过经济危机,阻止经济危机继续恶化。

两者的不同点是:①是否着重强化国家干预;②是着重照顾大资产阶级利益还是要照顾到一般资产阶级及中下层的承受能力; ③是固守信条还是实用主义随机应变, 是坚持传统的庸俗经济学还是在实践中和凯恩斯主义不谋而合。

 

在反危机崐后果方面, 其共同点是: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危机;②都对战后的美国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

不同点在于:①在抑制危机的作用上两者有着明显不同,胡佛的措施尤如杯水车薪, 无济于事, 从而错过了宝贵机遇, 但也为后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对于缓解危机的恶果起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罗斯福执政后的调整政策对于取得随之而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有利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②在美国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两者的地位不同。可以这样说, 罗斯福是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的第一位总统, 而胡佛则是固守自由放任主义优先的末代总统。③他们对美国两党政治的影响也明显地不同。胡佛的政策主张对战后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里根和布什共和党政府有着重要影响, 仅仅强调罗斯福的影响, 而忽视胡崐佛为代表的思潮的影响是不全面的。

 

4.  西方国家反危机措施的比较

   在反危机的背景方面它们的共同点是:①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相同;②面临的政治危机相仿;③面临自由放任理论危机相似。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 ①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和谷底时间不同,美国和德国最为严重,法国进入危机和步出谷底的时间均晚; ②政治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德国政治危机最为严重。

在反危机措施和方法方面,共同点是:①都加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②各国都力图转嫁危机到国外。③都采取实用主义手法。

他们的不同点是: ①干预的方法和重点不同。以解决失业问题为例, 美国、瑞典通过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保险; 德国和日本则通过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和扩军备战。②干预的程度不同,在各类国家中,美国为全面强化型, 德、日、意也是强化干预型,法国为一度强化干预型。美国的干预是试验性的,重在获得经济效果,德、日则是强制性的, 重在取得政治效果。③干预的道路不同,美、英、法、北欧国家的干预, 是在维护自由资本制度的前提下的国家干预, 这是一种正常的干预道路; 而德、日、意国家的干预, 已经偏离了自由资本制度的轨道, 走上了法西斯统治经济的轨道,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发展道路。

在经济理论、指导思想和后果方面,反危机的经济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都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统治;②都是为了渡过经济危机; ③都最终摆脱传统经济思想模式; ④干预经济的指导思崐想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说相吻合。

不同点在于: ①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和维护法西斯主义制度之别, 美、英、法、北欧国家为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而德、意、日则为维护法西斯主义制度; ②代表利益集团的重点有别, 前者主要代表垄断资本集团中的民主派, 后者则主要代表垄断 资本集团中的极右翼;③经济指导思想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黄安年:《美国现代史上四次经济改革调整高潮及其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拡尽相同。反危机后果,就国家来说, 对美国和德国的影响最大, 对英国的影响相对较小;

就政治和社会影响来说, 新政的影响甚于其它任何国家的改革和调整, 为战后开了非法西斯式的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先河。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则表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相连。

            

研究热点评介

1.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研究和评价憗拡

    罗斯福新政研究一直是美国和国内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新政研究涉及罗斯福新政的评论标准, 罗斯福新政和历史潮流, 罗斯福新政和历史上的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的政策, 罗斯福新政和阶级属性以及新政的各项具体政策的评价等问题。这里涉及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标准问题。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标准, 一般有以下几种见解:①由党派之见和国家关系亲疏引起的不同评价;②由阶级性质的不同引起的相悖评论;③由经济思想引起的不同评价;④由新政对大危机所起的作用引起的不同评价;⑤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不同评价。这涉及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标准还是社会生产力和阶级利益的双重标准。

    在国内学者人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评论中,黄绍湘教授和刘绪贻教授间的争论,富有启迪意义, 无论是正确的见解或是有失偏颇的看法,均是学术界的探索中的财富,

这里就黄绍湘先生和刘绪贻先生论争焦点作一概述, 以期学术界的深入研究和讨论。两人的主要论点涉及: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新政对1929-1933危机和1937-1938年危机的影响; ③新政对战后的影响和新政的连续性; ④新政和垄断资本主义; ⑤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⑥新政和罗斯福的关系。

关于性质的争论, 黄文认为:“刘文对新政性质的拔高, 超过了罗斯福本人对新政的估计。〖1〗刘文认为:“新政用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办法代替放任主义政策, 将美国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转为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

关于对危机作用的争论, 黄文认为:“新政只是解决急性的严重经济危机的政策措施而已。”〖3〗“罗斯福实施新政后, 使美国经济有了好转,但仍处于特种萧条之中,1937年又发生了经济危机。”〖4〗刘文认为:“在罗斯福新政扩大的1938,美国商品输出总值和对德、日、英、法、意输出(包括军火)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国防开支的增减崐只能影响并不决定经济涨落和经济危机的出现和消失。”〖5

关于新政对战后的影响,黄文认为:“新政的连续性,就新政的政策措施来说,是缺乏依据的。”〖6 “我不同意那些认为肯尼迪继承了新政传统, 并扩大其规模, 到约翰逊时代, 更将新政推行到最高峰等对新政的评价, 并指出这种评价忽略了不同时期的背景和具体历史条件。”〖7〗刘文认为:“新政实施以后, 它的主要内容一直在美国保持下来,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是新政的继续”“肯尼迪总统提出的新边疆, 实际上是继承新政的传统, 并扩大其规模, 到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的社会更将新政提到最高峰, 也就是美国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使美国经济不断增长。”〖8〗“到今天为止, 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第二种挽救资本主义极端危机并延长其生命力的较有效的作用的办法。”〖1

 

1〗黄绍湘:《评‘罗斯福新政从杜鲁门延长到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见解——对罗斯福‘新政’、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政策的评价》 重庆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2〗刘绪贻:《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

3〗同〖1

4〗黄绍湘:《评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答刘绪贻同志》,世界历史,1985年第8期。

5〗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

6〗同〖1

7〗同〖3

8〗同〖5

关于新政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刘文认为:“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列宁没有预见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规律。”〖2

关于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黄文认为:“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并非来源于凯恩斯主义, 而是来源于三十年代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新政与凯恩斯对经济萧条所开的处方只是巧合而已。”〖3〗“新政是在罗斯福不了解或不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是就付诸实现的.....新政不过是和凯恩斯的经济哲学思想无形中接近而已。”〖4〗刘文认为,“他实行的新政是符合凯恩斯主义的”“肯尼迪、约翰逊和罗斯福实行的基本上是一样的经济政策, 不过有新的发展。”〖5

关于罗斯福和新政,黄文认为:“有些文章中, 无视广大人民在30年代特种萧条的岁月中争取的斗争,.....竟把一切成果完崐全归于罗斯福个人。”〖6〗刘文认为:“仅仅是工农群众的斗争,没有罗斯福对工农群众斗争采取的不同于胡佛的对策, 没有罗斯福及其政府督促国会通过大量立法并与反对新政的华尔街及联邦最高法院进行斗争, 美国政府是难以实行新政的。”〖7

    笔者认为, 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 是历史上进步主义传统的继续, 新政崐的改良措施具有进步意义; 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 新政为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民主党政府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提供了一种模式; 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不谋而合;新政代表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着重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8

 

2.  关于对胡佛自愿联合政策的评价

    前已涉及罗斯福新政和胡佛自愿联合政策的异同和对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学者颇多主要集中在胡佛政策对新政的影响,能否全盘否定胡佛政策,胡佛是否实行了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等问题上各抒己见。笔者以为虽然胡佛的自愿联合政策已经不是原来那种严格意义上的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它是垄断资产阶级在原有轨道上的一种摆脱危机的尝试。这种反危机措施肯定了危机的现实崐, 否定了无所作为的见解, 但是仍然坚持不由联邦政府采取强化干预的自由放任哲学。它把自由竞争、自由调节、自由放任放在高于一切、高于资本主义利益总代表的国家利益之上。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和罗斯福新政毕竟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不管其主观愿望如何, 就其实践来说, 实际上反映了传统的自由放任庸俗经济理论和新兴的凯恩斯经济理论间的原则区别。当然, 在一定意义上胡佛的自愿联合政策是由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到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干预政策的转变。〖9

 

进一步研究建议

1.  加强对三十年代西方国家反危机措施的比较研究。整个说来, 国内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等反危机措施的分别研究较多,而对比较研究相当薄弱, 建议今后重点

1〗刘绪贻:《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寿命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

2〗刘绪贻:《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马列主义》,兰州学刊,1984年第3;上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3〗黄绍湘:《评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答刘绪贻同志》,世界历史,1985年第8期。

4〗黄绍湘:《关于罗斯福实施 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答读者问》,河北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

5〗刘绪贻:《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与黄绍湘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5年第1期。

6〗黄绍湘:《开创美国史研究的新局面》,<<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三联书店,1983年。

7〗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

8〗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9〗黄安年:《论胡佛总统反危机的自愿联合政策》,世界历史,1986年第9期。近年来有关胡佛的文章可

    : 刘绪贻:《试论胡佛政府对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政策》,历史教学,1986年第11; 韩铁:《重新评价赫伯特·胡佛》,世界历史,1989年第4;胡国成:《胡佛与新政》,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

开展这一方面的多侧面、多视角的比较研究。

 

    2.  加强对各类反危机政策的微观研究。目前个案政策研究虽有展开, 但总的说来,还是不够深入。建议今后深入展开对有关金融、财政、工业、农业、社会保崐障、公共工程、政府机制等各个领域改革措施的研究。

   

3.  加强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影响研究。在本世纪改革史上, 罗斯福新政占有重要地位, 在这一方面, 我们的研究还要加强。

 

中文参考论著选目

1.   关于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憗拪

黄安年: <<论胡佛总统反危机的自愿联合政策>>,世界历史1986年第9期。

刘绪贻:<<试论胡佛政府对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政策>>,历史教学,1986年第11期。

  :<<重新评价赫伯特.胡佛>>,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

胡国成:<<胡佛与新政>>,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

任银睦等:<<论胡佛的反危机政策>>,青岛师专学报,1993年第10期。

 

2.   关于罗斯福新政

张家洋著:<<美国罗斯福总统新政时期社会安全制度的发展>>,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

[]威廉·爱·洛克藤堡著, 朱鸿恩、刘绪贻译: <<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商务印书馆,1992年。

刘绪贻主编:<<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年。

厉以宁:<<美国‘新政’时期的反农业危机政策>>, 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5期。

戴志先:<<评罗斯福‘新政’>>,湖南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

邓蜀生:<<罗斯福‘新政’述评>>,<<美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的评价>>,史学评林,1980年第1期。

鞠秀熙:<<试论富兰克林·罗斯福及其‘新政’>>,<<世界现代史论文集>>1980年第1集。

张庆喜:<<略论罗斯福新政>>,河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对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力的作用>>,历史教学,1981年第9期。

孙宪钧:<<罗斯福新政如何运用财政手段对付大危机>>,世界经济导报,198146日。

薛伯英:<美国的‘新政’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国问题参考资料,1981年第15期。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厉以宁:<<美国‘反危机’的经济政策(1933-1938)>>,<<北京大学经济思想论文集>>,1982年。

张谦让:<<谈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赵菊玲:<<浅谈罗斯福‘新政’>>,天津师专,1982年第1期。

黄绍湘:<<开创美国史研究的新局面>>,<<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三联书店,1983年。

厉以宁:<<三十年代美国‘新政’经济学>>,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2期。

刘绪贻:<<美国现代从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

刘达永:<<罗斯福的主要农业政策评述>>,四川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刘达永:<<罗斯福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其政治色彩>>,四川师院,(1983年第4期。

朱宏前:<<三十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改革>>,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3年第1期。

黄绍湘:<<开创我国美国史研究新局面的浅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刘绪贻:<<应当重视罗斯福新政对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力的作用>>,<<美国史论文选,1949-1979>>,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刘绪贻:<<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与马列主义>>,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刘绪贻:<<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马列主义>>,兰州学刊,1984年第3;上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刘绪贻:<<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寿命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

刘达永:<<罗斯福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实质>>,四川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孙国璋:<<略论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安徽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曾醒时:<<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华南师大历史系论文集,1984年第1集。

黄绍湘:<<评“罗斯福新政从杜鲁门延长到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见解——对罗斯福“新政”、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政策的评价>>, 重庆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黄绍湘:<<评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答刘绪贻同志>>,世界历史,1985年第3期。

黄绍湘:<<关于罗斯福实施 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答读者问>>,河北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

厉以宁:<<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依据>>,<<外国经济思想史讲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刘达永:<<罗斯福的“法院改革”简论>>,北京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

刘绪贻:<<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与黄绍湘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5年第1期。

王大新:<<试论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政策>>,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5年第8期。

杨智国:<<罗斯福新政浅析>>,历史教学问题,1985年第3期。

  :<<罗斯福新政及其作用>>,自修大学,1985年第7期。

胡国成:<<关于新政的分期——兼与刘绪贻先生商榷>>,世界历史,1986年第7期。

厉以宁:<<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与美国‘新政’时期经济思想比较>>,<<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刘达永:<<评罗斯福对美国黑人的政治态度——兼与“怀柔政策”说商榷>>,四川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

刘达永:<<罗斯福“新政”与“特种萧条”问题——兼议“新政破产”说>>,四川师大学报,1986年第5期。

刘绪贻:<<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概况>>,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

刘绪贻:<<试论胡佛政府对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政策>>,历史教学,1986年第11期。

陆镜生:<<华格纳法刍议>>,历史教学, 6(1986年第6期。

马秋莎, <<罗斯福时期美国总统权力扩张原因初探>>, 北京师大学报, 2(1986)

韩安俊:<<论罗斯福新政中的PWA WPA>>,辽宁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

韩安俊:<<美国1935年社会保险法及其影响>>,辽宁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

刘达永:<<罗斯福的税收改革与财富分配观>>,成都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刘达永:<<罗斯福政府是如何处理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的>>,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刘宏谊:<<共同使命, 不谋而合——略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世界经济文汇,1987年第5期。

  :<<是成功之举, 还是覆车之鉴?——F.D.罗斯福新政浅探>>,黄河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熊贤良:<<凯恩斯经济学与罗斯福新政>>,读书,1987年第3期。

  :<<F.D.罗斯福与新政>>,黄河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竺乾威:<<罗斯福的行政管理艺术>>,中国行政管理,1987年第3期。

曾醒时:<<略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华南师大学报, 3(1987年第3期。

  :<<新政的劳工政策和美国的工业经济>>, 世界史研究动态, 6(1988年第6期。

刘达永:<<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工人动态分析>>,四川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陆镜生:<<关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4(1988年第4期。

  :<<罗斯福新政赤字财政政策浅议>>,中美文化研究,1989年第1期。

刘达永:<<略论罗斯福政府的赤字财政>>,四川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蒋希正:<<罗斯福新政的前因后果>>,黄淮学刊,1989年第2期。

曲培洛:<<大萧条的灾难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资本主义现代化比较>>(1989)

应定华:<<美国田纳西流域电力开发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能源研究与信息,1990年第2期。

蒋劲松: <<论新政至二战时期美国劳工运动社会化>>,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美国研究,1991年第1期。

刘绪贻:<<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性质、成就及其意义>>,美国研究,1991年第4期。

王洪慈:<<对罗斯福新政的再认识>>,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赵耀军:<<试论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改革>>,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朱传一:<<美国田纳西流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验考察>>,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11期。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与黑人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劳工运动与劳方,资方,国家间的关系>>,美国研究,1992年第2期。

蔡放波:<<美国行政管理的一个典范: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中国行政管理,1993年第4期。

黄安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世界历史,1993年第5期。

李冈原、丁贤勇:<<“新政”与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杭州师院学报,1993年第4期。

刘绪贻:<<读罗斯福“新政”史扎记之一——“新政”的评价>>,世界历史,1993年第1期。

刘绪贻:<<罗斯福是否有自己的经济理论——读罗斯福“新政”史扎记之二>>,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

黄安年:<<1935年社会保障法和美国现代化>>,<<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东方出版社,1994年。

李存训:<<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罗斯福“新政”>>,美国研究,1994年第1期。

李宣松:<<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特点与政策>>,青岛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万心蕙:<<罗斯福在四面楚歌中实施新政>>,九江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王家福:<<美国“新政”对当代市场经济的启迪>>,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胡国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经济措施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2年硕士论文。

马秋莎:<<罗斯福时期美国总统权力扩张刍议>>,北京师范大学1984年硕士论文。

孔凡保:<<试论罗斯福“新政”与进步运动的内在逻辑>>,河南大学1990年硕士论文。

张向东:<<从救济到保险:美国福利政策的转变>>,南京大学1990年硕士论文。

宫志民:<<论罗斯福新政对对美国南部经济的影响>>,洛阳外国语大学1994年硕士论文。

李莉文:<<“新政”中的实用主义>>,北京外国语大学1992年硕士论文。

鲁守博:<<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的经验>>,四川大学1992年硕士论文。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美国经济的相互关系>>,四川大学1993年硕士论文。

 

3.   关于三十年代反危机措施比较研究

黄安年:<<肯尼迪、约翰逊社会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兰州学刊,1986年专号。

周玉凤:<<罗斯福“新政”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比较观>>,昭乌达盟蒙族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吕万和:<<高桥财政与罗斯福新政>>,日本学刊, 1993年第2期。

黄安年:<<美国现代史上四次经济改革调整高潮及其特点>>,北京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黄安年撰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09129.html

上一篇:三十年代大危机和危机理论【主编张宏毅 1997.3】
下一篇: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学说【主编张宏毅 1997.3】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