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系统学基础研究1:引言
本文内容源自:
吴超. 负系统学的创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3,33(3):1-10.
WU Chao. Negative systematology construction research [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23,33(3):1-10.
灾难是人类自身都不希望的共同事件。发生灾难的原因可归结为天灾和人祸及其复合3大类。按照灾难的大类划分,灾难有: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干旱、强台风、特大暴雨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各种瘟疫、各种恶性传染病等)、战乱(如侵略、恐袭、暴力等)、生活生产重大事故(如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火灾、爆炸、中毒、伤害等)等。上述灾难涉及的因素多、尺度大、受灾人数多、损失大、持续时间长,这些灾难的防控涉及非常复杂的方方面面因素,从整体研究视角观察,都属于系统科学的范畴,这个事实很早就有许多学者给予论述[1-4]。
长期以来,各种灾难的防控研究一直在不断进行,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也在上述几大块灾难的防控研究中得到应用,并逐渐发展出许多研究灾难的系统科学分支,如灾害学、传染病流行病学、军事学、公安学、安全学等[5-9]。但迄今为止,各大块灾难的防控研究,仍然缺乏足够的相互沟通和协同,相关研究的指导思想、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范式等,均处于相对分割的状态。显然,这种研究状态不利于各大块灾难研究理论的相互借鉴和相互推动,也不利于各种灾难防控水平的提升和安全科学的发展。
从灾难的赋存空间看,现代人类面临的灾难赋存空间有自然空间、人造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以及各种空间的交集空间[10],但迄今为止,基于各种空间所赋存的灾难研究,同样也基本处于分割状态,相关的理论、方法、原理、模型等也基本各不相通,这种状态同样不利于各种灾难的综合防控和安全科学的推动。
从各种灾难的共性特征和科学基础看,一方面,由于各种灾难都属于安全范畴,具有负面的特征;另一方面,各种灾难都是复杂问题,各种灾难的防控都涉及多方面因素,各种灾难的影响因素都相互关联,各种灾难后果都可以相互转化,即都具有系统的特征。因而,也可以说,各种灾难的研究是负面的系统科学问题。
在100多年前从工业生产安全研究萌发的安全科学,如今已经拓展到涉及安全的各个领域[11-15],也发展了安全系统学分支[16]。然而,现有安全系统学更多的是借鉴系统科学的思维,并没有发展出比系统学有明显深化的自身理论体系,迄今,其学科基础理论并没有完全形成[17],而且,安全系统学大部分实践研究内容是事故灾难等工程负面问题,而不是直接从安全上入手。安全系统学的“安全”一词尽管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和囊括性,但安全一词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美好的愿望,在研究实践中仍然是以贴近灾难的系统问题为主导,因而安全系统学的发展仍需要找到新的深化切入点,以便构建更为完整的安全系统学的学科基础理论。
近一二十年来,国外一些安全理论研究者基于安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公共安全与生产安全(故意事故与无意事故)一体化概念(security & safety integration)[14,18],并得到了世界安全界的认同和广泛研究;国内也有类似的提法,如“大安全”一词也为安全界所熟悉和经常使用[10]。上述发展情况也反映出一种多种灾难集合的趋势,但现有相关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依靠枚举实例说明问题的阶段,例如通过枚举一些可以解释或表达多种灾难致因机制的安全模型例子,来证明不同学科的安全成果可以相互通用。然而,从系统基础理论上去构建各种灾难的统一理论仍然为空白。
综上,基于各种灾难对于人类都是负面的事件和均属于系统问题,以及现有安全系统学存在的问题,创立负系统学是非常有意义的,负系统学可以增进各类灾难理论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对于灾难研究,负系统学比系统学更具针对性,可以作为系统学的一门新分支;负系统学在研究实践上,比安全系统学更加容易结合实际,而与负系统学对应的正系统学可能更加符合安全系统学的愿景,不过这是笔者未来研究内容。
现今,科学理论的研究趋势向于两极发展,一是朝着能够解释或概括更多存在现象或事实的趋势发展,二是朝着不断细化和深化揭示未知现象或事实的趋势发展。“负系统学”属于前者的范畴。笔者旨在以俯瞰人类主要灾难的更大视阈,研究负系统学的学科基础理论和构建负系统学的学科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申曙光.灾害系统论[J].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5, 3(1):102-106,110.
SHEN Shuguang. On calamity system[J]. Journal of Systematic Dialectics, 1995, 3(1):102-106,110.
[2]苗东升.灾害研究与复杂性科学[J]. 河池学院学报, 2009, 29(1):1-7.
MIAO Dongsheng. Catastrophology and complexity science[J]. Journal of Hechi University, 2009, 29(1):1-7.
[3]袁大祥,柯丹丹.事故的系统论[J].系统工程学报, 2004, 19(2):183-187.
YUAN Daxiang, KE Dandan. System theory of accident[J].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2004, 19(2): 183-187.
[4]南希. 莱文森. 基于系统思维构筑安全系统[M]. 唐涛,牛儒,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15:2-33.
LEVESON N. Engineering a safer world: Systems thinking applied to safety [M].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15: 2-33.
[5]马宗晋,张业成,高庆华,等. 灾害学导论[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135.
[6]董晨,张欢,莫兴波. 传染病流行病学[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8: 1.
[7]王锐华, 战晓苏. 军事系统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8, 32(3):77-80.
WANG Ruihua, ZHAN Xiaosu.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systems science discipline[J]. 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18, 32(3):77-80.
[8]程琳. 公安学通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4: 181-196.
[9]罗云. 安全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 1-12.
LUO Yun. Safety scienc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5: 1-12.
[10]王秉.安全4.0时代的重大安全科学问题展望[J].灾害学, 2022,37(2): 6-11.
WANG Bing. Prospect on major issues of safety & security science in the age of safety & security 4.0[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22, 37(2): 6-11.
[11]AVEN T. What is safety science?[J]. Safety Science, 2014, 67:15-20.
[12]LE COZE J C. Ideas for the future of safety science[J]. Safety Science, 2020, 132: 104966. https://doi.org/10.1016/j.ssci.2020.104966
[13]HOLLNAGEL E. Is safety a subject for science? [J]. Safety Science, 2014, 67: 21-24.
[14]WU Chao, WANG Bing. Safety science research: Global research trends[J]. Chem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2019, 77:
1015-1020.
[15]SWUSTE P, Groeneweg J, Van-Gulijk C, et al. The future of safety science[J]. Safety Science, 2020, 125: 104593. https://doi.org/10.1016/j.ssci.2019.104593
[16]王凯全. 安全系统学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9: 1-32.
[17]吴超.国内《安全系统工程》教材的评述与展望[J].安全, 2022,43(1):36-40.
WU Chao. Review and prospect on Chinese textbooks of safety systems engineering[J]. Safety & Security, 2022,43(1):36-40.
[18] BOUSTRAS G, WARING A. Towards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afety and security, their interactions, and policy requirements in a 21st century context[J]. Safety Science, 2020, 132, 104942. https://doi.org/10.1016/j.ssci.2020.10494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