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产盐,美食则以咸香特色的盐帮菜出名。
这次来自贡看灯会,先品尝了当地盐帮菜的肥肠兔。觉得不错。
作为一个吃货,自然还要瞻仰更多的当地美食。
在网上搜,发现一个叫“石沟大饭店”的吃饭地,好评很多。
于是,决定去石沟大饭店吃午饭。
网上查了一下,石沟大饭店离我们住的酒店,有7公里的车路。而且,据说慕名前去吃饭的人不少,一般是要等待30分钟或更久的。
我们在12点驾车出发,算上路途和等待时间,估计可能在1点左右能够就餐。按照导航路线行驶,车开出市区,进入郊区,然后转进一条村道,两边是田地、山林、堰塘或农居。村道弯多坡陡,路面不宽,只是一条单车道,对面来车是不易错车的。好在我们驾车时,对面没有来车。
按照导航,目的地快要到了。见到前方路边,是一个农居点。路的另一边是一口堰塘,堰塘边停了四五辆车。路边一间楼房前,聚了十几个人。到了!
看了看,已经没有停车的地方了。一问,说:往前开,前面有。于是,我们下车,小女驾车,继续前行,找停车的地方。
下得车来,有人指点:来吃饭的,先去店里面拿号,等到起。
于是,就上坎,进店。走过店堂,直到厨房前面。问:拿号在哪里拿?
一位服务员就在一个小本上,写了“18”,把那页纸撕下,递给我们。
店堂不大,有内外两间,共摆放七八张中等饭桌。我们去时,每桌都坐满了食客,都在专注地品尝美食。端的是座无虚席!
取号后出店,看见店门口的一块牌子上,贴有一张字纸。拜读时,写号的那位服务员走到门口,向门外大声喊:6号!
门外人群中,有人应声回答:来了!
几个人?
三个!
进来点菜!
6号的三人就进店里去了。
我们是18号,前面还有11位号在等着呢,不着急。就顺着车路,往前走了一会,看了看周边的乡村风光。道路下方的堰塘,仍然没有蓄水,塘底是一片干泥。去年大旱时,塘底干出的许多大裂缝,纵横交错,仍然清晰。堰塘上方的竹林和树林,也有不少是枯黄了的。看来,这里是夏秋冬连旱了。
走了一会,估计快要到我们的号了,回到店门口。看了看饭店全貌:石沟大饭店,是一座一楼一底的老旧建筑,坐落在车道上方的堡坎上头。目前的店堂,只开在底层。上面的第二层,外观仍然保持着老旧的模样。店门开在靠车道的一侧,食客们通过一条泥土坡道,上店门或下车道。在店门口和坎下的车道边,各立有一块牌子,上书:石沟大饭店。
听见店门口在喊15号了。
在等号时(这个等号,是等待到号,不是算术的等于符号啊),想起我享受到的第一次等号待遇。
第一次享受等号,是在帝都。2011年11月,学校一位朋友,去北京接受所申请项目的答辩,邀我一同前往。答辩后,偷闲去游了多年未去的天坛公园,在公园附近的全聚德店,吃了烤鸭。那天,在全聚德吃烤鸭的人多,饭店就发出等候卡。我们拿到的是92号,记得当时是很等了一阵子,才得以再次享用北京烤鸭的。
这次在石沟大饭店,是我享受到的第二次等号待遇了。
不一会儿,就喊到18号了。
服务员领我们仨进店,安排在一张小桌上。小女去点了菜:火爆腰花,火爆脆肠,红烧肉,豌豆尖汤。三菜一汤。
最先上桌的是红烧肉。一盘净肉,色泽红亮,入口软糯,咸甜得当,好吃!
然后,火爆腰花来了。腰花和葱段混炒,杂少许红椒,盘中是绿白相间。腰花嫩脆,咸香,是盐帮菜特色!
随后是火爆脆肠,肥肠出现在一大盘红海椒段里面。肥肠似乎是先油炸过的,外脆里嫩。肥肠清理得很干净,入口有一股肥肠特有的香味。头几口觉得好吃。但辣椒似乎放得多了,多吃几口,就感觉有点辣了。当然,喜欢辣的食客会很高兴的。
最后,是一锅豌豆尖汤。半大的一口锅子,盛半锅汤,上面浮着一层碧绿的豌豆尖,绿得养眼。汤一上桌,就闻到了豌豆尖的清香。夹起一筷碧绿的豌豆尖,放进嘴里,轻轻一咬,豌豆尖的清香就令人心醉。细看,汤里的豌豆尖,都是长着一个花苞和一两片嫩叶的独支,没有多余的老支老叶。拿汤匙舀半碗汤,在白色碗里,淡绿色的汤汁上面,漂着些许油珠。汤味清淡适口,一点不油腻。大素清淡的豌豆尖汤,与大油浓味的三个菜,正是绝配!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石沟大饭店,其貌不扬,来去不近,为何有如此多的食客蜂拥而去?盖因其菜美汤鲜也。
看时间,开车到店20分钟,等待50分钟,美餐25分钟。回程尚需20分钟。
为了美食,值!(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1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