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ying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iying03

博文

[转载]基因的动态变化表明,持续过表达的基因驱动了朱砂叶螨抗性的进化

已有 865 次阅读 2022-11-21 10:5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1.png

基因的动态变化表明,持续过表达的基因驱动了朱砂叶螨抗性的进化

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节肢动物对农药抗性的进化有关。在这项研究中,转录组测序在丁氟螨酯抗性品系 (YN-CyR) 的三种不同抗性水平(低,L;中,M;和高,H)下进行。共有1 685个基因,包括97个解毒酶基因,在所有三个水平都被上调,其中192个基因,包括11个解毒酶基因,表现出随着抗性增加(L到H)表达水平的持续增加。RNAi 实验表明,7 个基因(CYP392A1、TcGSTd05、CCE06、CYP389A1、TcGSTz01、CCE59 和 CYP389C2)参与了朱砂叶螨对苯氟嘧啶抗性的形成(图 1)。

2.png

图 1. 7个基因在不同抗性品系中的共表达网络分析

重组CYP392A1可有效代谢丁氟螨酯,而CCE06可在体外结合和螯合丁氟螨酯。我们比较了两种快速筛选耐药分子标记的方法,包括短期诱导和一次性高剂量选择。通过用丁氟螨酯的 LC20 诱导,两个解毒酶基因在田间易感品系 (YN-S) 中上调(图 2)。

3.png

图 2. 分别对三个阶段进行高剂量和LC20诱导后上调解毒酶基因的Venn图

然而,通过用丁氟螨酯的LC80一次性选择,16个解毒酶基因被上调。有趣的是,这 16 个基因在所有三个抗性阶段都过表达。这些结果表明,在L阶段上调的1 685个基因构成了丁氟螨酯抗性的基础,其中上调持续增加的192个基因是产生抗性的主要驱动力。此外,一次性高剂量选择是快速获得抗性相关基因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螨虫抗性标记的开发和抗性管理。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1744-7917.13151

关注我们:微信图片_20220808095039.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21522-1364653.html

上一篇:[转载]RNA干扰DcGSTe2和DcGSTd1可增加柑橘木虱对甲氰菊酯和噻虫嗪的敏感性
下一篇:[转载]通过在马铃薯质体中表达长的dsRNA来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危害
收藏 IP: 114.84.1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