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闻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here

博文

最后项目中的小发现:有关钱学森综合集成方法论1

已有 1913 次阅读 2022-11-16 12: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如果说博士毕业论文是博士研究生“点”创新能力的写照,那么项目或许就是“面”创新能力的缩影。这也是为什么在毕业前,我还接受了项目工作。


说一说我昨天的小发现:


第一个发现:如果从方法过程结构1的视角出发,在阅读钱学森提供的公开案例2后,你会惊讶的发现: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前计算机时代,人力版本的机器学习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者,我觉得补充前缀可以更好的理解,这样描述:基于‘增强’专家法的,特征工程的,人力版本机器学习模型。


体会:如果采用理解性阅读技巧3,在当前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角交融的基础上去理解这一段科学史,我们可以把看作一个科学史东西方“双轨”进展的科学史案例。就像中国古代科学家发现勾三股四的技巧,但西方发明了勾股定律;中国古代科学家发现了火药配方,西方发明了现代化学。这确实与东方文明的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学者总是面向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相较于西方,差那么一点点抽象。

当然,这个结论,是“为什么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方,不是东方”,其标准答案中的一部分,该问题往往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有关课程的第一个问题4


第二个发现:中国当代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可以全部还原到钱学森的“人-机结合”构想上...

1668570454336.png

这是我2022.11.16临时作的说明图片5

钱学森等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是钱学森倡导的“思维科学”中的一个应用技术6。而“思维科学”的实质是将人脑的创造思维优势,与计算机的逻辑思维优势联结起来,通过“人-机结合”,增强人类的创造性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


“专家系统”由一个“知识库”和构成软件系统的“推理发动机”组成,“知识库”包括事实数据库和规则数据库。“推理发动机”专门负责执行逻辑步骤的运算,把用户的提问于“知识库”中的事实和规则数据库加以练习,检索出事实后,把答案“告诉”用户,如果没有答案,“推理发动机”将自动推论新的事实。----80年代的语境7


在当时语境中,中国学者通过“规则数据库”+“事实数据库”+“推理发动机”来践行钱学森“人-机结合”总设计。我惊讶的发现,当代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研究内容,原初都可以溯源(还原)到“人-机结合”的构思上。


(注意:我用的是全称命题,全部都可以,虽然暂时还没有逐一检查)


作为方法论的研究者,这个小发现的意义:

  1. 从中国特色的角度出发,这可以很好的解释中西方图书情报的差异(这也是我目前项目工作的一个点)

  2. 这张图,是一个特定域的“学术发展根须示意图",我们是可以总结一些科学发展规律的

  3. 某种程度上,这是”将钱学森视作行业供奉“的依据(笑),严肃的说,科学社会学角度,“祖师爷供奉”对那些历史较短的学科,非常重要,某种“法理依据”。


注释:

1我的个人提法,字面理解即可,相关论文已录用。

2案例指:在钱论文中经常能看到的“财政补贴、价格、工资综合研究”,案例细节可以在钱学森的《创建系统学》中看到,方法过程结构概述为:先定性,邀请全国相关领域专家会诊,讨论变量,从最初上万变量,讨论到四大类变量,其中仅反应国民收入分配和零售市场的,就凝练为115个变量和方程描述;随后定量,在建立的模型中,专家在迭代中不断调整参数,最后该模型误差控制在3%以内。

3托马斯库恩称为“诠释性的读书方法”

4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课程,我听过很多,往往以“李约瑟之问”开始,“钱学森之问”结束:老师在梳理科学史的时候,一般会在引言就提出这个思考问题。伴随着梳理,不断哲学反思李约瑟之问。在结课时,让大家考虑钱学森之问(笑,很狡猾,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老师,他们很狡黠,有机会说,他们不容易)

5我当时一时激动,把草图画在了《专家挖掘与综合集成方法》上了...这是图书馆的书...惭愧

6钱学森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合作者,如此表述。

7可以CNKI检索“专家系统”,上世纪关于“专家系统”的构想,大致如此







PS:学术分包和社会上的工程分包,不一样。不同于工程分包,比如土方工程,人人都能做。但学术分包,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没有经济利益,基础理论问题出成果很难的),能接包的必然有一定把握,没有把握的根本不会接,其实是个自组织过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5429-1363976.html

上一篇:引言:记录即将结束的博士生涯,留给后代的数字记忆
下一篇: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事实型数据+专用方法工具+专家智慧”方法论是否中国原创?还是借鉴第四范式?
收藏 IP: 218.2.15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