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值得一看的葛云飞故居纪念馆、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

已有 2483 次阅读 2022-3-10 09:35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值得一看的葛云飞故居纪念馆、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0310日发布(第29508篇)

自上世纪末以来,近代反帝民族英雄葛云飞故居的修缮和纪念馆的落成和开放,一直为我们所关注,也期望革命烈士葛理庸、葛树滋的故居得到妥善保护, 我曾不止一次目睹葛云飞故居和葛理庸、葛树滋故居亟待修缮的状况。这不仅由于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故居是形象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献身精神的乡土教材,还鉴于葛云飞是吕启祥母亲葛华奠的叔祖族裔先人,葛理庸是葛华奠的叔父葛圭身之子, 葛树滋则是葛华奠的伯父葛葛陛华的孙子。

喜闻今年111日,葛云飞故居纪念馆、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在萧山区进化镇云飞村正式举行。进化镇云飞村堪称旅游、近代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于一身的可选目的地之一,值得推荐一看。

***********************

   独家发布:葛云飞宗谱的部分影印照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113日发布

1841年抗英民族英雄葛云飞是我们已故母亲葛华奠老人(1909-2004)的叔祖父,十年前,在萧山教研局老师陪同下,我由杭州去萧山(现在划归杭州)进化镇山头埠村,看望小姨母葛纪华(葛华奠老人的亲妹妹)老人,她亲手交给我由她保存的《山阴天乐葛氏宗谱》即吕启祥外祖的家谱等宝贵资料,其中就记载有葛云飞的珍贵文献档案。在山头埠村我还瞻仰了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的葛云飞故居和纪念葛云飞牌坊。

宫保第,建于清代,是葛云飞的诞生之地,现存建筑为面宽五间带两间厢房的二层楼屋。葛氏宗祠,建于清中晚期,是葛云飞的读书地,由门厅、正厅和厢楼组成。根据母亲在世时的回忆,她幼年也是在那里读书的。我目睹了葛氏宗祠得以历尽磨难,完整保存至今,实在不易,当时,我还在葛氏宗祠看到了不御赐葛云飞的“忠尽可风”牌匾。最近欣喜200812月,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葛云飞纪念馆落成。

现在萧山居住的葛云飞后裔及他们的亲友有太多的关于葛云飞的记忆和传闻,还有少量辗转留存的实物,这些实物和口碑资料辅以可靠的历史文献对于较为准确的还原历史真相十分重要,当然在进行过程中需要排除非学术因素。 

进化镇山头埠村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不仅养育了像葛云飞这样的民族英雄,而且还有像汤寿潜这样的近代工业实业家和社会知名贤达,山头埠村相对完整保留了近代江南的住宅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是座具有长期保留价值的不可多得历史文化小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67126.html

**********************

民族英雄葛云飞宗谱和葛纪华老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13日发布

说起1841年抗英民族英雄葛云飞,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他的英雄事迹写进了我们的教科书,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含有葛云飞重要文献家谱资料的《山阴天乐葛氏宗谱》得以保存至今和一位老人的名字不可分割,她就是今天上午去世的96岁老人葛纪华她是吕启祥母亲葛华奠的亲妹妹,葛云飞是我们已故母亲葛华奠老人(1009-2004)和葛纪华老人(1916-2012)的叔祖父。在文革浙江两派争斗极其严重的情况下,葛纪华老人将《山阴天乐葛氏宗谱》这件宝贵文献保存下来实在不易,90年代末她将《山阴天乐葛氏宗谱》献给了国家,仅存下少量亲人遗稿其中包含外祖父葛陛伦(字需生)传记的一册,今存北京我家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628933.html

*****************************

亟待加大对民族英雄葛云飞故居保护力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年7月16日发布

四年以后,我们将迎来我国近代历史开端的180周年(1840年以来)。176年前英国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我国的海防大门。定海总兵葛云飞用土枪大刀,身先士卒领导军民奋起抵抗,1841101日在著名的定海保卫中,英勇不惧,壮烈牺牲,成为近代最早抗击外国入侵的民族英雄之一。

四年以后的2020年,也将是我国开始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在这个时刻,我们尤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需要用全新的国防技术和全民防卫体制,保卫来之不易的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的难得机遇,保卫我们的万里海疆。

浙江杭州萧山区进步镇云飞村(原名山头埠村)是民族英雄葛云飞的出生地、居住地、读书地、家人与后裔所在地,迄今这里较为完整地保留着葛云飞故居、纪念碑、纪念馆、葛氏宗祠和葛氏家谱;保存着当年历史遗存的文化老街和文化习俗,是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和云飞村和萧山区在经费拮据的条件下,艰难而悉心地保护,是分不开的。

葛云飞,不仅是云飞村和萧山人的荣光,葛云飞也是全杭州的、全浙江的和全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只有一个葛云飞,我们需要精心保护好民族英雄葛云飞的相关历史遗存。这种保护仅仅依靠云飞村和萧山区是不够的,还需要我国文物保护部门和浙江省地方加大对于葛云飞遗存的文物保护投入的力度,首先提升文物保护的级别,同时给予足够的文物保护资金投入。

7月13日早晨,在云飞村治保委员葛晓永的陪同下,我来到葛云飞的出身地即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参观,发现这里还住着一家人家,整个院子总共有七八家门牌号码,出身地疏于管理,无足够财力维护,出身地前景堪忧,亟待上级文物部门加大投入和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和维护葛云飞遗存。

照片11张是7月13日随机拍摄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91017.html

***************************

民族英雄葛云飞居住地摇摇欲坠,亟待维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年7月17日发布

昨天的博文《亟待加大对民族英雄葛云飞故居保护力度》谈到,浙江杭州萧山区进步镇云飞村(原名山头埠村)是民族英雄葛云飞的出生地、居住地、读书地、家人与后裔所在地,迄今这里较为完整地保留着葛云飞故居、纪念碑、纪念馆、葛氏宗祠和葛氏家谱;保存着当年历史遗存的文化老街和文化习俗,是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月13日早晨,在云飞村治保委员葛晓永的陪同下,我来到葛云飞的出身地即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参观,接着又看了葛云飞的居住地。不仅看到葛云飞的出身地疏于管理,前景堪忧;而且看到葛云飞的居住地摇摇欲坠,如不及时维修,恐怕难以经受暴雨袭击而倒塌。亟待上级文物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和需要有文物管理部门的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并维护葛云飞遗存。

笔者再次重申:葛云飞,不仅是云飞村和萧山人的荣光,葛云飞也是全杭州的、全浙江的和全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只有一个葛云飞,我们需要精心保护好民族英雄葛云飞的相关历史遗存。这种保护仅仅依靠云飞村和萧山区是不够的,还需要我国文物保护部门和浙江省地方加大对于葛云飞遗存的文物保护投入的力度,首先提升文物保护的级别,同时给予足够的文物保护资金投入。

照片6张是7月13日随机拍摄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91198.html

***********************

葛云飞故居纪念馆、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正式开馆

杭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1-11 15:20杭州日报官方帐号

 “一部近代史,一门三英烈。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侵略、为国捐躯的定海总兵葛云飞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在近代萧山革命史上,有这样一对叔侄烈士值得铭记。他们同为民族英雄葛云飞后代,叔葛理庸积极投身抗战救亡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在解放战争初期壮烈牺牲,侄葛树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入伍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叔侄两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壮歌。111日,葛云飞故居纪念馆、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在萧山区进化镇云飞村举行。

DSCN4744.JPG

纪念馆的建成,弘扬和传承葛氏三烈士守疆卫国、忠荩可风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更加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涵。2021年以来,进化镇投资300万元,分别在葛云飞的诞生地——宫保第和葛理庸葛树滋烈士故居建立了葛云飞故居纪念馆和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同时进化镇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广泛征集和整理了三位英烈的相关档案文献、照片、实物等,并在两个纪念馆全面展示云飞村葛氏英烈的爱国事迹。

DSCN4734.JPG

DSCN4736.JPG

葛云飞纪念馆,以民族英雄葛云飞事迹为主体,全面展示云飞村葛氏英烈的爱国事迹,展馆分少年立志、精忠报国,守疆卫土、靖海安民,定海危机、赴任镇海,三镇同心、共守定海,以身殉国、忠勇壮节,叔侄烈士、保家卫国六个展区。

DSCN4740.JPG

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分身处乱世、心怀天下,投身抗战、立志报国,转战各地、救亡图存,打入敌后、虎口脱险,重回组织、英勇献身五个展区。

DSCN4733.JPG

DSCN4745.JPG

https://pics2.baidu.com/feed/b7003af33a87e950ee9e9bbe60c7e54af9f2b464.jpeg?token=b8a5dfc30552395972395c1687fcbc85

两大纪念馆的建成开馆,是进化镇全力推动文化振兴的缩影。近年来,进化镇以高水平建设历史文化名镇休闲旅游新城为目标定位,始终重视文物保护和利用,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进行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先后打造了汤寿潜故居陈列馆、欢潭村史馆、进化乡贤馆、葛云飞故居纪念馆等文化场馆,并完成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主体建设。当前,葛云飞文化、汤寿潜文化、欢潭五义文化,一个个流传于进化大地的文化精神正在为乡村振兴铸魂,也成为了进化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642874956819393

************************

21岁牺牲!萧山这位抗美援朝烈士的家书令人动容

2020-10-30 08:10:00   编辑:陆玲玲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有约19万人牺牲,其中浙江牺牲3361人,据萧山区党史办统计,萧山牺牲97人,进化牺牲9人,其中有位山头埠人葛树滋烈士,195223日在朝鲜前线牺牲,年仅21岁。

DSCN4746.JPG

葛树滋烈士

葛树滋烈士所在的山头埠村,即今萧山区进化镇云飞村,清代属山阴县天乐乡,民国属绍兴县天乐乡,为清代著名抗英民族英雄葛云飞故里。村中溪边老街有一个门额气抱中和的老墙门,俗称乌墙门,为葛云飞同族近支裔孙岁贡生葛简青(1839-1912)于光绪末年所建。葛简青生陛华(恒生)、陛纶(需生)、圭身(癸生)三子。葛圭身子葛理庸,为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葛陛华子葛利金,葛利金生三子,次子即葛树滋。

 

DSCN4742.JPG


DSCN4743.JPG

葛树滋烈士故居

葛树滋(1931-1952),优秀的共青团员,时任进化乡武装部队主任兼民兵排长。19515月,为了抗美援朝,响应政府号召,党团员起带头模范作用,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104日跨过鸭绿江,1029日到达目的地。先分属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师27314班,后在朝鲜前线86部队3大队工兵营337班服役,再改87部队,当时发给家属证明书编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革命军人军字第85543号。195223日,在朝鲜前线,被敌弹片击中腰部抢救未及而牺牲。

葛树滋烈士自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到牺牲为止,前后给家中父母写过数封家书,今择其一释读,既为缅怀烈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更为探究烈士不平凡的家国情怀。信中,烈士对父母、对亲戚成员的关切之情,信后附有给小弟的一番淳淳教诲,跃然纸上,烈士之孝悌忠信,足为后世楷模,读烈士家书,仰烈士精神,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原信释读附下

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久不奉禀,时在挂念。近想二大人福体康泰、合家迪吉为祝。儿于九月二十二日寄上人民币四万元及前后几信,想可收到?至今不见大人的回信。儿于十月四日离开祖国,跨过鸭绿江,于廿九号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一路的行军,途中顺(甚)为平安,请勿悬念。家中大小想都平安,田稻想都可收进。豆麦不知有否下落?今年的收成好否?农业税有无征出?不知我家今年要多少?比去年有无轻些?大哥在外好吗?金岳哥之病有否转好?永美哥全家寓杭平安否?小叔祖父母大人及小姑母身体健康吗?我们部队于30号正式编制是装甲师坦克三团工兵营三连三排七班。此地离前线只有四十里路。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很好,吃的都是大米,这米都是我们南方运来的,袋皮上都是浙江肖山粮(食)局临浦正元米厂的字号。此地住的都是防空洞,我们现在还住在家里,大概在这几天内我们也要去挖,因为住在家里,飞机非常的危险,每天有经过的。现在的上级对待我们比从前古城的老干部还要好,大人在家请不必顾虑。小儿只要你二大人在家保重身体,不要过量的出力。农会里若没有来帮助,请你多叫几工短工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大人身体康泰,叫几工人是无所为(谓)的。儿到美帝打败、革命成功最(再)凯旋回家,再来服待(侍)你二大人,就可以过着太平安乐的日子了。以后接到你大人回信后最(再)写信奉告。

肃此     敬请   福安!

小儿树滋叩 11.2

 

小弟手足:自从那天于(与)你张家桥辞别,不觉已有四月多了,近想你身体健康为祝。兄在外身体很好,请你不必挂念。你在家请你多多的帮助父亲,工作和学习农业的事情,不要三心两意,也不要最(再)同王祥去讲,要他介绍地方,他是一个骗人的人。你只要在家听从双亲的命令,不要违反双亲就是。大哥在外,我又在外,双亲面前只有你一个,我要求你须要孝敬,父母又这样的年老,兄到抗美援朝胜利后,再回来和你一块工作,不多谈了,下次再谈吧。

此祝 进步!

兄树滋上    11.2

回信寄: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前线八六部队三大队工兵营三连三排七班可也。

 

DSCN4747.JPG

DSCN4748.JPG


DSCN4749.JPG

葛树滋烈士原信

http://www.xianghunet.com/news/detail/7884653?ivk_sa=1024320u

来源:萧山文化遗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28787.html

上一篇:痛悼郭小湄老友
下一篇:吕启祥的外祖父葛需生先生传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