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严谨?
什么是严谨?是不是就是静心凝神,深入细致地去研究,尽量做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好像之前并没有很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琢磨过这个词。于是在科学网搜寻了一下,还真有博主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
1.科学网-什么叫严谨?-李思恩的博文 (sciencenet.cn):
“昨天给学生改论文,改到很晚。之前给他打赌,发现一个错误,扣取积分一分,以示惩戒。学生欣然同意,把稿纸拿过来。之后我们边听边读边改,发现的错误,一个接一个,句子语病,逻辑不清晰,表达不精确,图表描述不准确。最后学生无言以对。我问他,你之前看了几遍,他说看了三遍。我说这些问题不难,你自己没发现吗?他无言以对。这让我想起,什么叫严谨。这也是我的导师一直给我们灌输的观念。做研究,要严谨求实。从读书到现在,我们也是在这种严格要求下,逐渐领略什么叫严谨,为什么要严谨。在我看来,严谨,是一种做事的风格,是一个人理想的追求,是一个人严于律己的表现,更是一个目标。要做到严谨,需要把心静的下来,沉得住气,对一些结果反复推敲。而论文,一旦发表,就需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写出一篇没有错误的论文,可真不是容易的事。戒骄除躁,始于足下!”
2.科学网—一位学风严谨的教授 - 刘庆生的博文 (sciencenet.cn)
“W教授信里除了对接受论文作者表示祝贺外,告诫所有成员(主要是组里的博士研究生),一定要重视提高学术论文质量,首先要下功夫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信里相关内容的原文照录如下: we need to take a close look at what is going on.More importantly, instead of blaming your reviewers and lack of luck, you needto learn from your mistakes and upgrade your standards/expectations. Sayingthat “my paper was unfairly treated” i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would never helpyou more forward。显然,邮件的核心意思非常明显,希望大家要正确对待拒稿,不要抱怨审稿人和运气,要从自己本身找问题,提升自己的学术品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自己论文中寻找不足,正如我的一篇博文所说:“做强自己是你唯一选择”。这充分显示了一个学术团队领袖应有的严谨和务实科学态度。这与我们一些人面对手稿正常被拒后的满腹牢骚、不理智和不淡定的表现形成鲜明对照,其实,“牢骚太盛防肠断”,你还是得该干什么干什么。”
3.饶毅:严谨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新闻—科学网 (sciencenet.cn)
“现代的科技工作,绝大多数与社会相关;现代的科技工作者,绝大多数与社会相连。科技工作者不仅通过自己的研究推进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通过教学培养下一代,也有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和文化发表看法和意见。有现代科技素养者,在发表公开看法和意见时,应该表现出基本的严谨素质”
比如:““人民”一词比较适用于一般性说法。在美国总统林肯的演说中曾被用得气宇轩昂,如脍炙人口的“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我国也有很多应用,毛主席也曾把“人民”一词用得大气磅礴,如“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公民”一词是为了法治建设,在我国缺乏法治的年代,公民没有实质意义。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一个清晰目标是建设法治社会,包括很多党政领导人和法学界人士,努力确定公民权益,广大人民也参与法治建设,公民的概念才不断加强,成为今天我国发展与和谐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让“人民”继续在一般语境中使用,而把“公民”作为严格定义的法律范畴,是要求严谨的自然结果。”
4.科学网—科学家严谨求是的精神激励我不懈进取 (sciencenet.cn)
“楼南泉院士对化物所的宣传报道要求非常严格,发现不当之处,都要打电话告知我,给予指正和帮助。1991年,我所有4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喜讯在所里传开,但名单尚未公开见报。大连某媒体记者在报道化物所的文章中抢先将楼南泉研究员写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楼南泉见到后,立即给我打电话,“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尚未公布的消息怎能报道出去,必须在报纸上予以更正。”我立即与该记者沟通,记者向楼南泉表达了歉意,并写成书面信,在所报《化物生活》上刊登出“重要更正”。”
“2003年3月,我采写的长篇专题报道《中国的神舟,大连的舵》,送给时任所长包信和审稿,他审阅后提出,将此稿送林励吾、张涛和实验室的科学家审改。林励吾院士审改后,语重心长地建议我将文章的标题改为《航天催化材料打造‘神舟’飞船之‘舵’》。他认为,原题有些“霸气”,“神舟”的“舵”不光是化物所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包括兄弟单位发动机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001年,沙国河院士住院期间,我到医院请他审阅《分子碰撞传能中的物质波干涉现象当选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稿,他不顾身体状况,逐字逐句阅改,并耐心地给我讲解稿子中深奥的前沿科学专业理论。后来又几次采访沙国河院士,都得到了他热心的支持和指点。”
5.老科学家手稿:传递严谨的治学之风—新闻—科学网 (sciencenet.cn)
“研究科学家的手稿,不仅能了解每一位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和师承关系,更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各领域的脉络,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藜说。
“作为马普机构之一的马普地外物理所(MPE)拥有自己的卫星、第一手的资料、顶尖的科学家,他们的很多项目确实堪称世界一流。”
“在马普,请首先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选择一个自己热衷的研究方向,然后再选择某个具体的研究点。这是马普包括其前身威廉皇帝学会一直坚持的信条。而这一信条可以简单地概括成两点:所有的研究项目,由科研人员自己选择;而科研负责人有权选择自己的团队成员。这一理念在整整100年中为马普的科学研究营造出一个“最自由、最佳的工作环境”。直到今天,马普依然坚信科学的魅力在于对科研真谛的理解:马普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让他们自己定义研究课题,马普则给予他们最好的研究环境。60多年来马普延续着自己的传统理念: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机构。
“马普相信那些有价值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学成果的出现是一个漫长而艰难地过程。科学无法速成,而是需要长期积累,慢慢耕耘,重大的科研发现往往都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实际上,科研是很‘优雅’的事情,做科学应该从容而有品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卢方军提到。科学品位,代表着一个人科学理念的高度和做学问的境界。”
“虽然马普大部分经费是由政府提供的,但其业务顾问却由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担任,同时还有舆论界等第三方人士参与监察小组的工作,以保证资金真正被用于支持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新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研究项目。另外,马普还注重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转移。通过马普附属机构马普创新股份有限公司,马普成功地将其科研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马普的创新成果不仅带来了专利,也帮助创立了一系列新的企业,从1979年开始,技术转移企业协助了超过3000项发明和1700项许可证交易,在过去的20年里,为研发者,研究所和马普带来了近20亿欧元的效益。多元的资金来源保证了马普创造世界顶尖的研究条件,给予那些精挑细选出的具有良好前景的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雄厚的资金支持。Gruss指出,马普正是利用灵活的研究理念和组织制度,以及安全有力的资金保障,吸引了世界一流科研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加盟。实际上,马普一直格外关注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7.科学网—学术严谨性的认识误区 - 刘长秋的博文 (sciencenet.cn)
“严谨的学术作风是任何学者从事学术研究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为此,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理应多问一些为什么。然而,多问一些为什么却并不是要求研究者们对任何事情都刨根究底,更不是希望研究者们学会钻牛角尖。以此为基点,笔者以为,当前我国的学术界中不少学者都对学术的严谨性存在认识方面的误区,澄清这些误区,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及促进学术研究的繁荣,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广三教授把学术研究比作一个苹果,把学术研究者比作人。他认为,对于人来讲,其应当做的最为有意义的事应当是把苹果吃下去(至于他吃苹果的方式或习惯则大可不必去在意,他既可以一口吞下去,也可以一口口地慢慢品尝;既可以削皮之后再吃,也可以带这个皮一块往嘴里送),从而知道它有什么样的味道或营养,而不是去界定什么是苹果或者探讨苹果可以被怎样的主体去吃。对于后面两类问题,不仅没有探讨的现实意义,且事实上也根本就无法探究清楚。因为苹果事实上只是一种名称而已,它既可以代表“国光”,也可以代表“红星”,既可以用来指“红富士”,还可以用来指“印度青”……;而相应地,它既可以被张三吃,也可以被李四吃,还可以被王五吃,甚至连猴子、大象也可以来吃。而假如吃苹果的人每每吃一个苹果前都要先界定一下苹果的概念或者衡量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吃这个苹果,甚至于要拿出些不达目的誓不吃苹果的“宏伟”气概的话,恐怕这个世界上人都不用再吃苹果了!”
8.科学网—没有训练就没有严谨 - 王善勇的博文 (sciencenet.cn)
“国内的文章太不严谨,这里并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的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文章的参考文献,很多中国学生搞不太清有些老外的名和姓的前后顺序,而是随便乱用,这其实情有可原,很多老外也搞不太清中国人的名和姓的顺序。另外关于英文期刊的缩写,也是想怎么缩就怎么缩,完全没个规矩。其实只要你用google搜一下,也就是几分钟的事。就这么简单的事你都不严谨,谁还敢相信你正文里数据的真实,分析的精准性到底有多大水分。”
“教授再次强调,对学生有什么水平的训练,学生就会有什么水平的严谨程度。我觉着老前辈说的还是很有道理,于是,把我那个学生叫过来,一句一句地帮他修改论文,直到无论从逻辑上还是语言上读起来很舒服了,翻来覆去一共改了七次。看着学生如释重负的样子,我也尽力了。”
9. 科学传播:要通俗也要严谨—新闻—科学网 (sciencenet.cn)
“专业知识科普化,为了让普通公众都能接受而讲得太直白,这可能会损失一部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比如说举一些例子、打一些比喻等等。尤其在一些特别专业的领域,这种情况时常发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增一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底线。
“刘立介绍,科学传播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小同行之间的传播,这主要依靠原始文献的阅读;第二,是对重要的科学成果和论文进行的科学报道。这些科学报道主要在大同行之间进行传播,“外行人”阅读和理解起来也比较吃力;第三是在接受过中等及以上教育的人群中的传播;第四是对接受过中等以下教育的公众的传播。“科学传播要根据受众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
“李大光认为,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偏低,与科普是有关系的,而科普做得不好,又与科学家参与少、不积极是有关系的。“中国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程度比公民科学素养较高国家的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程度低很多。我们很多情况下把科普都交给了各级的行政干部。而西方国家大多是科学家来做科普,除此之外就是科学记者,而且这些科学记者往往有很长时间的科学报道写作经验,对某个重大科学发现的研究过程跟踪了很多年,对该项研究非常了解。这两个群体都有可能把科学研究成果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真正满足公众了解科研成果的渴求和愿望,推动科研成果通俗解读、科普推广,少不了媒体的努力,也少不了公众科学素养的积累提升、对科研规律的深入认识。
“公众一定要有批判思维,不要以为科学家和科学传播者说的都是对的,要在证据的基础上来理解,有限度地相信科普作品。而不是科学杂志和媒体说什么就信什么。这与公民科学素养的积累提升有关,只有当公民的科学素养积累到一定程度,他(她)才能形成这种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刘立强调,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综上所述,严谨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表面上看是“严肃谨慎”、“细致完美”、“严以律己”、“循规蹈矩”、其内核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时间)的考验”。
具体如何修炼?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选择一个自己热衷的研究方向,然后再选择某个具体的研究点。实事求是,严以律己,长期积累,慢慢耕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