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老师,
前几天你提到了陈向明+王富伟(2020)一文【简称:陈+王(2020)】(ref.)。几个月前我已在群里对该文进行了点评和讨论(ref.)(见附件)。
我也和你再次进行了确认,是否知晓这个阵营的立场——没有所谓多个版本的扎根理论(ref.)。你给我的答复是,你是清楚的(ref.)。你也应该在群里的讨论中以及和我私底下的交流中知晓这一立场(ref.)。
在陈+王(2020)一文中,他们为了所谓的“本土化”从而指出,“实际上,三种版本对其主张的修辞辩护都不需太过认真对待。”(p.10)真的有所谓“三个版本”的扎根理论吗?就连提出所谓其它版本的科宾(ref.)也书面承认了,从最初的扎根理论演变成为不同的、扎根于材料的理论建构方式。陈+王(2020)倒好,连这些都不顾,就提出了所谓的扎根理论“本土化”。是的,在陈+王(2020)看来,这些统统“都不需太过认真对待”。这种做法还是学术性的做法吗?正是因为“都不需太过认真对待”,所以会出现类似“人到中年为何还来北大读研”这样的研究问题(陈向明,2015),以及把理论性编码解释成为对理论进行编码(陈向明,2000)等错误。更多类似的错误,参考过去群里的讨论(ref.)。
从老师的角度,我们应该鼓励学习这一方法的同事们深度了解最初的扎根理论以及从其演变而来的,不同的、扎根于材料的理论建构方式(ref.),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ref.),而不是陈+王(2020)的“都不需太过认真对待”(p.10)。
XXX老师,既然你选择认同陈+王(2020)的上述观点,那么我就要和你保持距离/甚至切断任何联系,因为我绝对无法接受陈+王(2020)的这些胡说八道。我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除了捍卫这一阵营的立场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为了让那些正在“认真对待”扎根理论的同事们(很多就在群里)的时间没有白花,泪水没有白流,压力没有白白承受。
XXX老师,非常坦率地说,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尤其你和我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交集。但是,为了扎根理论,我必须六亲不认。
祝好运,
费小冬,2020/11/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901-1261520.html
上一篇:
扎根理论的“不足”和“本土化的调适”?下一篇:
微信群讨论记录(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