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tuhy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jtuhyg

博文

《陕西诗词》创刊号与中华诗词继承创新

已有 4538 次阅读 2020-10-21 10:25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陕西诗词学会, 诗刊, 发展史, 霍松林

《陕西诗词》创刊号与中华诗词继承创新

霍有光

  不久以前,在八仙庵旧书市场淘到一本1995年8月1日创刊的《陕西诗词》,全书《发刊词》4页、目录2页、正文106页、彩色插图2页,封二刊登原省委书记周雅光先生题词“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诗集内容丰富,文采飞扬,信息量非常大,阅读之后,觉得陕西诗词学会及其会刊《陕西诗词》,在当代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古典诗词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与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陕西诗词学会成立于1988年4月15日,比《陕西诗词》创刊时间要早得多。据“雨中词室”撰文称:杨鸿章先生回忆筹备工作时说,“早在一九七八、七九年”,我们(筹委会成员)就“酝酿成立诗词组织的问题”了。同时他认为,1982年3月在古都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唐诗讨论会,“从一定意义上为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作了铺垫,更拉开了西安当代诗词的序幕”。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于1987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教授当选副会长。

  为庆贺陕西率先在全国成立省级诗词学会,霍松林先生专门写了《贺陕西省诗词学会暨长安诗社成立》,全诗是:

  

  春满关中万卉繁,群贤云集古长安。

  重光汉业心潮热,大振唐音视野宽。

  华岳莲开添壮丽,黄河浪涌助波澜。

  新人歌唱新时代,应有新诗胜杜韩。

  

  同年十月,受“群贤结社古长安,放眼神州气豪迈”鼓舞,霍松林先生又写了长篇歌行——《陕西诗词学会成立放歌》。全诗是:

  

  水潆傍,山屏障。

  太华终南气势雄,洪河泾渭波涛壮。

  钟灵毓秀出诗人,三秦处处歌声放。

  远源直溯《诗三百》,《豳风》《秦风》光万丈。

  大汉声威震四海,《西都》一赋传千载。

  况有《上林》与《甘泉》,《羽猎》《长杨》耀文彩①。

  吁嗟三国逮六朝,分疆裂土森戈矛。

  风土各殊民情异,南诗绮丽北雄豪。

  三唐复归大一统,国强民富慑天骄。

  南北融会结硕果,中外交流涌巨潮。

  春满西京百花艳,衣冠云集曲江畔。

  诗圣诗仙与诗佛,各舒彩笔干霄汉。

  当时岂仅唱旗亭,四裔普播腾光焰。

  至今万口赞唐诗,巨帙犹存九百卷。

  历史频换风俗图,赫赫唐都变古都。

  积年锁国忽开放,海客络绎夹道呼。

  休徒炫耀兵马俑,休徒艳羡子母蚨②。

  发扬传统拓新宇,世界文明探骊珠。

  振兴诗教复谁赖,李杜王白典型在。

  群贤结社古长安,放眼神州气豪迈。

  改革热浪已奔腾,四化宏图正描绘。

  诗境浩茫纳五洲,诗情漭瀁容九派。

  时代风云越汉唐,应有鸿篇凌百代。

  注释:

  ①班固《西都赋》、司马相如《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和《长杨赋》,皆描写长安及其附近地区。

  ②青蚨,虫名。昔人谓以其子母各若干置瓮中,埋墙下,三日后开瓮,以子母血各涂八十一钱,则子母相从。入市买物,用子留母,或用母留子,其钱自还,因称钱为青蚨。见《淮南子·万毕术》“青蚨还钱”注。

  

  王亚平先生评介说,这首“歌行”与其它几篇“论诗”,“驾驭鸿篇,得心应手,或论诗史,或谈诗艺,经史子集,信手拈来,北风南骚,炉锤共锻,展示出通古今而观之之宏伟气度”;“对雄强豪迈之秦陇诗传统予以明确之描述”,“对秦陇诗传统之自豪感,可谓洋溢于字里行间”。承前启后,期待陕西能够发挥诗词学会的作用,“诗境浩茫纳五洲,诗情漭瀁容九派。时代风云越汉唐,应有鸿篇凌百代”。

  

  七年之后,陕西诗词学会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的一件大事,即有了正式的出版物——《陕西诗词》。作为首期的《陕西诗词》创刊号(1995年8月1日),阅读其内容,饮水思源,信息量极大,在陕西诗词学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

  

  一、栏目设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求新求美,很有特色,作者广布全国各地

  创刊号设置的栏目有:贺词选粹,纪念专辑,华夏山河,三秦风光,骚客情怀,吟坛唱和,题咏赠挽,海天情思,吊古抒怀,乐府采风,别体新裁,雏凤新声,随感杂吟,诗论诗话,诗集评介,写作丛话,诗坛信息等。譬如:“贺词选粹”栏目发表了李曙初等21位作者祝贺陕西诗词学会成立以及《陕西诗词》创刊的诗词佳作;“纪念专辑”栏目发表了张开政等16位作者有关纪念抗日战争五十周年的作品;“华夏山河”栏目发表了林从龙等23位作者的作品;“三秦风光”栏目发表了周笃文等26位作者的作品;“骚客情怀”栏目发表了李汝伦等21位作者的作品。

  “诗坛信息”栏目发布《寒梅阁吟章》、《太乙楼吟草》、《毡房诗词选》等书讯消息6则,《长岭杯诗词大赛征稿启事》等消息2则。

  可以看出,作者队伍庞大,广布全国各地。在创刊号上发表作品著名诗人有:霍松林、李汝伦、林从龙、周笃文、王国钦、羊春秋、丁芒、林家英、蔡厚示、袁第锐、刘梦芙、武复兴等。他们中许多人是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二、霍松林先生撰写精彩《发刊词》并为期刊题写刊名

  霍松林的《发刊词》精要总结了中华诗词的历史地位与发展史,而陕西是中华诗词的故乡。《陕西诗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反映广阔现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篇章,为振兴中华,振兴中华诗词做出应有的贡献。全文内容如下:

  中华诗歌,源远流长,光芒四射,乃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精华所在。中华诗歌中的无数优秀作品,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中华诗歌的突出特点是“声情并茂”、“音韵悠扬”,因而易读易记,最能以“声”、“情”感人。所以凡是具有中学以上文化教养的中国人,大都能够背诵若干古典诗歌,而他能够背诵的这些诗歌,不管他自觉还是不自觉,实际上经常给他以审美享受和精神滋养,终身受用无穷。比如他远离家乡,甚至到了国外,一旦想家,便会背诵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他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就在反复吟诵这首小诗的同时,不断升华。这,就是中华诗歌的文化精神。这,就是中华诗歌的艺术魅力

  “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华传统诗词被划归“旧文学”而受到排斥。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用形式主义的方法看问题,影响了这个运动的发展,当然也影响了中华诗歌的发展。

  只要稍微回顾一下中华诗歌的发展史,便不难看出,第一,从《诗经》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新体诗;第二,每一种新体诗的出现,只给诗歌的百花园里增添光彩,而不取代尚有生命里的任何诗体;相反,原有的其他诗体,也在适应反映新的社会生活的要求,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比如,唐代,包括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等在内的一整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开出了灿烂的艺术之花,争奇斗丽;而原有的古体诗、乐府诗的创作,也盛况空前。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和思考:唐代的大诗人,都兼擅古今各种诗体。李白擅长七绝,但他又是写古体诗、乐府诗的圣手。他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名篇,至今脍炙人口。杜甫擅长五律、七律,而他的《兵车行》、《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姜村三首》等数不清的杰作,又是用原有的古体诗、乐府诗的体裁创作的。有了写古体诗、乐府诗的深厚修养,就可以把新体诗写得更好;有写新体诗的创新精神,就可以在古体诗的创作中求变、求新,开拓新领域。不难设想,在唐诗的百花园里如果没有今体诗,唐诗将大为减色;也不难设想,在唐诗的百花园里如果没有像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的《桃源行》,高适的《燕歌行》,曾参的《轮台歌》、《走马川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以及前面提到的李白、杜甫的那许多古体诗、乐府诗,唐诗也同样大为减色。

  五四以来,新诗处于主宰地位,被认为“旧体”的诗词创作陷入低谷,这是违反百花齐放规律的不正常状况。改变这种状况的,首先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以辉煌的创作实绩,向人们显示了中华诗词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特别是1957年毛泽东诗词18首在《诗刊》发表,使人们认识到运用传统诗词形式,可以创作出前无古人的艺术杰作,从而在实际上改变了不少排斥“旧体诗”的偏见。即使在“四人帮”毁灭文化的“文革”时期,毛泽东诗词也家喻户晓,许多人学写诗词,是从学习毛泽东诗词入手的。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全国兴起了诗词热,诗会、诗社、诗刊,有如雨后春笋,遍及神州大地。从十多年来全国的情况看,第一,诗词作者愈来愈多,老、中、青三代相衔接,而且在青年中不断涌现出才华横溢的诗人,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第二,诗词创作的质量愈来愈高,读各省的诗刊,经常会发现既符合格律,又完美地反映新现实的佳作,令人欢欣鼓舞。

  陕西是周、秦、汉、唐的京都所在地,从诗经中的《秦风》、《豳风》以来,在这里创作出无数优秀诗篇。唐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而我们西安,则被誉为唐诗的故乡。但应该看到,也应该承认,在十多年的全国诗词大发展中,陕西处于落后地位。我们必须急起直追,在扩大我省诗词创作队伍、提高我省诗词创作的质量方面花大力气,练硬功夫,争取尽快赶上全国先进水平。和各兄弟省的诗友们一起,反映改革开放,反映经济腾飞,反映人民的心灵世界。反腐倡廉,除恶扬善,唱出新时代的最强音。振兴中华诗词,再现盛唐风韵。

  秦山欢笑,渭水高歌,盼望已久的《陕西诗词》终于创刊了!团结省内外诗人,培养中青年作者,扩大创作队伍,提高创作质量,在坚持“二为”、“双百”的前提下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在继承优秀传统、反映广阔现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篇章。……这一切,当然需要从各方面做许多工作,但是最终得在这本刊物上体现出来。从这一意义上说,《陕西诗词》的任务是光荣的,也是十分艰巨的。祝愿它出色地完成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越办越好,为振兴中华,振兴中华诗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首次以会刊形式向社会公布了《陕西诗词学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1)名誉会长:周雅光,牟玲生,徐山林,范明,刘力贞,毛生铣,王巨才。

  (2)顾问(姓氏笔画为序):王家广,王愚,邓剑,毛□,文建国,田奇,叶浓,冯家臻,孙平,刘迈,刘自椟,李尤白,李若冰,李宗阳,李振东,宋桂嘉,陈忠实,陈泽秦,张石秋,张过,张越,杨吉荣,杨春霖,鱼讯,周鹏飞,胡采,胡征,侯天岚,宫葆诚,梁山,郝延寿,高元白,翁维谦,崔志文,黄克礼,董丁诚,甄瑞麟,霍绍亮,魏岭南,骞国政。

  (3)会长:霍松林

  (4)副会长:杨鸿章,常曾刚,武复兴,惠世武,吴尊文。

  (5)秘书长:姚平

  (6)常务理事(姓氏笔画为序):弓保安,马建勋,王亦群,卢愚,权海帆,苏育生,吴尊文,杨鸿章,张庆臣,张登第,宋治清,武复兴,郑孝武,赵仲才,姚平,高建群,常曾刚,肖维琦,惠世武,霍松林。

  (7)副秘书长:张庆臣,李明声,高兆鸿。

  (8)理事(姓氏笔画为序):刁水泉,马占军,王复忱,王新民,白浪,田长山,卢吟菊,刘明矫,刘启哲,刘粤基,刘继鹏,刘新中,孙迟,冯福宽,师长泰,朱英杰,张杰,孙悦光,陈继春,陈绪万,杨乾坤,扬忠麟,周万山,沈静坤,李国桢,李明声,李逢春,罗杰,罗国士,孟霞,茹桂,姜斌,赵文友,赵发元,赵纪堂,贺开秦,钟明善,徐义生,徐志诚,高峡,高兆鸿,党永庵,郭振亚,郭建民,贾湘云,商子雍,曹谷溪,黄锡林,谢辉,董学武,焦闻频,裴智,熊朝元,谭秋帆,薛铸,魏义友,魏经邦。

  (9)办公室主任:李明声。



  四、刊登陕西诗词杂志编委会的《本刊征稿启事》

  《本刊征稿启事》向广大诗词爱好者,说明了办刊宗旨、题材、体裁、投稿规范等,全文如下:

  陕西诗词学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出版《陕西诗词》(季刊),欢迎省内外作者踊跃惠稿,有关事项,相约如下:

  1.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与题材多样化的相结合,凡反映时代风貌、河山胜概、现实生活及历史题材等作品,无论律诗、绝句、古风、词或散曲,亦所欢迎。

  2.凡诗话、词话、曲话、随笔、名篇赏析及诗学理论、美学探讨等文章,亦所欢迎。因篇幅限制,篇幅每篇,请勿超过三千字。

  3.诗词曲作品要求符合格律,提倡用今韵,亦可沿用传统诗词曲韵。

  4.来稿编者有修改权,如果不愿修改者,请在稿上注明。

  5.来稿请用18开稿纸,用规范化简体字正楷横写,一纸一首。诗,两句一行;词不分行,上下片空两格。

  6.来稿且写明真实的姓名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并请自留底稿(本刊一般不退稿)。投稿半年未见刊出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7.来稿刊用后,暂寄本刊当期以代稿酬。

  8.来稿请寄:西安市太一路33号高兆鸿收,邮编710054。

  五、刊登《陕西诗词》组成人员名单

  主编:霍松林

  副主编:杨鸿章,常曾刚,武复兴,惠世武,弓保安,郭尔康。

  常务副主编:吴尊文。

  编委会(姓氏笔画为序):弓保安,马建勋,王亦群,王志敏,卢愚,权海帆,苏育生,吴尊文,杨鸿章,张庆臣,张登第,宋治清,武复兴,郑孝武,赵仲才,姚平,高兆鸿,高建群,徐志诚,常曾刚,郭尔康,谢辉,萧维琦,惠世武,霍松林。

  执行编辑:赵仲才,姚平,徐志诚。

  出版发行:陕西诗词学会《陕西诗词》编辑部

  地址:西安市南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印刷:二千册。工本费:2元。

  《陕西诗词》(创刊号)值得介绍的作品很多,花絮纷呈,这里仅谈一谈霍松林先生在“吟坛唱和”栏目里的两件诗词作品。

  一件作品是《中国杜甫研究会在巩义市成立,喜赋七律二首》,作于1984年11月。中国杜甫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和中国杜甫诗书画院笔会,于1994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杜甫的家乡——河南省巩义市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黑龙江、甘肃、山东、安徽、辽宁、河北、河南和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的一百多位代表出席了大会。海内外著名学者程千帆、缪钺、詹瑛、傅旋琮、叶嘉莹等,纷纷来信或来电表示庆贺。老将军肖克应聘为研究会名誉会长,强晓初、韩劲草等被聘为顾问,霍松林教授当选为会长,廖仲安、张仲纲、邓绍基、林从龙等当选为副会长,大会一致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为记其盛事,霍先生“喜赋七律二首”。先后有蔡厚示、羊春秋、周笃文、李曙初、刘人寿、杨杰等先生唱和。霍先生后来将其收入本人的《诗词集》中有多处改动,这里照录《陕西诗词》(创刊号)发表时的原貌:

  

  其一

  莽荡黄河溉旱田,巍峨嵩岳柱青天。

  中原浩气锺诗圣,薄海仁风启后贤。

  目悸诛求朝忍泪,心惊烽火夜难眠。

  一生忧国忧民意,化作诗声万代传。

  其二

  劫灰扫尽育春芽,开放新潮泛彩霞。

  经济腾飞鹏展翼,人文蔚起锦添花。

  扶贫毋吝除贪暴,致富尤须爱国家。

  济济群贤兴杜学,能无高咏壮中华!


  

  另一件作品是《参加广州“李杜杯”诗词大赛颁奖喜赋》,作于1984年12月。起因是:“李杜杯”中华诗词大赛1993年11月至1994年7月在广州举行,参赛者2万多人,地域遍及国内所有省区、海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作品达3万余首。评奖之后,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专门编辑出版了《李杜杯诗词大赛作品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霍松林先生的这首七律,是为主持大赛终评评奖并为获奖者颁奖,专门记其盛事而作,有王澍、羊春秋、刘梦芙、刘人寿、吴尊文等先生唱和。霍先生原作是:

  

  放眼羊城景若何?摩天巨厦壮星河。

  三江舶满新潮阔,万树花繁好雨多。

  应献华章扶众美,更挥健笔荡群魔。

  从来国运通文运,吟纛高扬起浩歌。

  

  陕西省诗词学会自1988年创建,至今已有32年了;《陕西诗词》自1995年8月创刊,至今办刊已有25年,作为季刊已出版发行近100期。据现任陕西诗词学会会长孟建国先生回顾:“目前,全省各级各类诗词组织有一千多个,有会员、社员和诗词写作者五万多人,每年产生诗词曲赋作品数十万首。人数众多,作品数量巨大,其中不乏在全国全省崭露头角的诗人、网红,写出了大量优秀诗作,许多人的作品在全国全省性诗词大赛大会中获奖,出过诗词作品专辑的作者每年有数百人。省诗词学会目前有会员两千三百余人,会员每年在《陕西诗词》杂志和全国各地诗词类刊物上发表作品在万首以上。”可以说,这正是霍松林先生在创刊号《发刊词》中希望看到的,“振兴中华诗词,再现盛唐风韵”,陕西诗词学会及学刊团结了省内外诗人,培养中青年作者,扩大创作队伍,提高创作质量,坚持“二为”、“双百”方针,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继承优秀传统、反映现实,勇于创新,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1255178.html

上一篇:[转载]著名书法家钟明善为其师唐吟阁主霍松林先生诗赠郑朝阳作品题记
下一篇:西安“中国唐苑”公园
收藏 IP: 219.245.142.*|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