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M1988012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ZM19880124

博文

警惕,高校科研的“脱实向虚” 精选

已有 15366 次阅读 2020-2-4 12:57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成果;论文;评价

警惕,高校科研的“脱实向虚”

 

一场史无前例的肺炎疫情会告诉你,发表10篇医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不一定能够救活1个重症肺炎患者。

日前,科技部紧急发布通知,明确要求各科研单位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突然下发的通知,再次将“论文”与“科研”的争论拉进了大家的视野。其实这样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自此次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的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已经在《柳叶刀》等世界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而在短时期内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多篇英文论文,似有只重抢时间发表科研成果、未专注于本职工作之嫌。而这些论文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未及时传递给公众。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一、高校的科研工作要避免“脱实向虚”

据我所观察,目前的高校的科研工作确实也存在这样的隐忧。广东某位教授曾惊呼“不少医生会发论文却不会看病,现在新毕业的医学博士,30%不敢独立做手术。” 国家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但期刊上却见不到指导临床实践的文章。当然,除了医学领域以外,现在的其他领域的科研工作同样也一定程度的存在着追求“高精尖”“唯热点”“唯时髦”的问题,不太注重长期积累和深入研究的风气亟需改变。对于某些应用型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如果不能够与社会经济民生接轨,如果不能够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仅仅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精尖”又有什么意义呢?高校不仅要处理好“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同样也应该处理好科研领域“脱实向虚”问题。

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不能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记得我在读研究生期间,导师毛老师曾跟我们说,“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其实并不容易,科研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实验进行科研论证,有些人可能需要十年才能够产出一个不错的科研成果,论文只是你科研成果的外显而已”。当时觉得导师是个“老古板”。现在细细想来他的教导,深以为然。如果一个工科的研究生告诉我,他研究生期间发表了数十篇的学术论文,我反而并不羡慕,我很想问问他,写论文的时间是不是已经超过了他做实验的时间。

不少高校存在高校技术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在高校工作的缘故,之前也听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某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其创设之初主要是服务于国家某项重大科研生产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其最终的科研成果却因为“过于先进”而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没有很好的与行业生产需要衔接而最终被搁置。或许任何脱离实际需要而存在的科学研究都不会太成功。近年来,一些城市在着力建设国家级或者区域级科创中心,也需要警惕“脱实向虚”,不可急功近利的将实体经济“转型”为虚拟经济。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当然,我并不否认,某些基础研究领域(比如空间探索、深地勘探、理论物理等等领域)确实需要一批科研力量要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做好储备。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有人科研人员都要朝着“未来”的科学研究去努力。当下的问题,谁来解决呢?现实的困境,谁来化解呢?毕竟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富裕到,能够为所有“遥不可及的梦想”埋单的时候。太多的社会民生问题需要我们一个个科研工作者去努力。还没有学会走路,就想着起飞,为时尚早。高校的管理者需要对此有所权衡。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要避免“脱实向虚”

除了科学研究工作以外,高校的人才培养也需要有所警惕。高校需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注重有助于实体经济增长的科技研发工作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企业生产需要和高校人才培养之间是存在一些衔接不畅的问题的。一边是企业招工难,另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老问题谈了很多年,何时能够解决,今后是否依然存在这样的困境?

问问马上要高考的家长就知道。孩子要学什么专业?现在什么最热门?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倾向于学习金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时下热门的专业方向。殊不知,这些方向的师资队伍其实未必能跟得上学生们的现实需要,一些学生盲目选择热门专业,一些高校盲目的开设热门专业,未来很有可能会培养出“低水准、过剩”的人才。

卡脖子”问题有的迫在眉睫,有的是心腹之患。中兴芯片事件、华为危机曾掀起过一轮中国技术创新瓶颈反思潮仍在持续。之前,清华大学某位教授曾说,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尽管质量过硬,但在学科间的分布已经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某些国家发展需要的领域,比如微电子等领域,报名学生数量开始不足,而且其中还有相当比例在毕业后会从事金融、互联网、公务员等其他领域的工作,进行基础技术性研究的人才趋少,高级专业人才短缺的背后是人才的“脱实向虚”倾向。其实,即使是比较热门的数字行业,也存在明显失衡的现象。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煜波的研究显示,90%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领域,而在大数据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领域的人才则严重不足。这意味着产品经理众多,但底层技术研发人才不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脱实向虚’的问题?这种趋势与热门岗位的投资回报率息息相关,因为‘虚’收入高、压力小、前景乐观、可以落户。

要改变这一“脱实向虚”倾向,需要在人才培养、职务激励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力度,让科研的正向激励力量不断加大。

三、高校的人才引进也要避免“脱实向虚”

据我所了解,很多高校的学科建设都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引进教师是更注重科研还是更注重教学?更注重高端大气还是要更注重现实需要?如何衡量又如何操作,困扰不少高校。对于农林地矿油纺铁等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更是如此,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不少权衡的问题。

现实中,不少高校的学术评价导向更加注重“纵向科研”项目,而轻视“横向科研项目”,在师资队伍的引进上,很看重具有国外经历的科研人员、很看重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人员,而缺乏对于自身学科发展的正确定位、忽视对于行业企业需求发展的有效对接。最终导致,引进的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很多,研究水平很高,发论文水平也很高,但是对接行业企业、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很弱。一些多年和行业企业打交道的老教授们在担心,新的科研力量很难传承好老一辈的精神。行业特色型的高校,如果科研不能够与行业深度结合,那么高校自身的发展就缺乏依靠,也将后劲不足。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存在重论文、轻应用等现象,高校切实要完善配套措施和政策,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前些年,国家出台了政策文件,主张要破除“四唯”(不能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来评价人才),当然“不唯论文”的主张很好,摒弃“唯论文”,并非认为论文不重要,要辩证的看待论文对于科研的价值,如何让“不唯论文”的政策落实落地,高校还需要拿出可行的措施办法,更好的衡量学术成果评价机制的问题,学术权威的问题。

如果说个人需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想对于一个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校承担的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多项职责,任重而道远。每一项工作都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为了更好的解决“脱实向虚”的问题,高校管理者需要推进学术评价的“结构性改革”,根据不同类型学术活动特点,从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出发,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积极调整科研资源配置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竞争性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人才培养的引导机制,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也需要有所倾斜。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时代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有勇,潜心研究,助力脱贫攻坚一线,谋划澜沧未来的发展,把科技论文写在云岭山水间,让老百姓受益,让生态环境受益。这样的科研事迹更值得学习。科研工作只有扎根祖国大地,将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的福祉相结合,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其科研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价值,其为之奋斗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大意义上的成功。一场史无前例的肺炎疫情会告诉你,发表10篇医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不一定能够救活1个重症肺炎患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7328-1216912.html

上一篇:是谁让我们变的无所适从?
下一篇:即使都待在家里,你与别人的差距也在拉大
收藏 IP: 202.120.146.*| 热度|

40 贾玉玺 郑永军 刘庆彬 曹俊兴 周健 高友鹤 王安良 曾跃勤 张成岗 卜令泽 毛善成 黄永义 牛凤岐 孙德伟 姚伟 梁洪泽 任文龙 徐耀 黄健 季丹 吴明火 王晨 王崇臣 苏盛 吕洪波 陈波 李东风 刘浔江 杨顺楷 蒋刚彪 檀成龙 苏德辰 丁克强 晏成和 强天鹏 彭振华 杨正瓴 陈白杨 曹家樅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