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工业技术的发展没有捷径 精选

已有 15943 次阅读 2018-11-25 11:16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工业技术, 贸易战

  制裁与否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打好内功,以静制动。但是在中国当前很浮躁,同时带有一定的骄傲自满情绪的条件下,还是要认清一个问题,工业技术的进步没有捷径。我们不能期望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象互联网或者房地产一样突飞猛进,因为工业技术进步的逻辑与前者完全不同。

首先,工业技术需要积累;

工业技术的大多数领域都不是原理性的,并不是某一个公式或者原理的突破,依然是在大家都掌握的原理上的一种实现,但是即便如此,技术的进步依然非常困难。在很多领先的工业技术产品中,有无数技术上的创新,更有跟产品实现相配套的技术,这些创新有很多甚至写不成论文,但是对于产品的实现就非常关键。当我们只能看到产品,而看不到背后的技术创新,我们只能自己摸索,直到我们也重现了那个技术创新。德国的工业技术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状态(当然不是全部领域,至少在机械制造领域如此),就是因为德国很多公司在自己的领域耕耘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加上德国人的敬业精神和科学修养,我们不能否认那些看似很贵的产品背后没有很多不容易想到的技巧存在。

工业技术进步还需要产业配套的积累。没有一家公司的产品是完全自主的,从原料,设备,配件等各方面都需要其他企业的参与,任何一个环节的欠缺,产品就不能实现。因此,要想实现工业技术的进步,整个产业链的整体进步非常关键,一两个点的突破都不足以影响整个产业。我们国家也走在类似的路上,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关键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软件还自己不能自给,这正是未来需要不断发展的。

其次,工业技术人才需要培养;

   发展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人才的积累。有几个很高的高手对一个国家的产业来说微不足道,要的是成千上万个拥有类似能力的熟练技术工人才是整个产业的福音。我们国家在工业技术教育上还比较落后,很多领域甚至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正如华为前段时间公布的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计划中,强调人才的欠缺困扰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工业技术的进步需要的人才体量是巨大的,那些从生产线上被赶走的低技术工人需要尽快的转化为可以从事更高层工作的高级产业工人,可以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的职业教育会大大发展,至少可以向德国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而我们国家职业教育部分的实力有待提高。

再次,工业技术的成功与商业紧密相关;

  在很多领域,比如半导体,并不是中国什么都做不出来,有些是可以做的,遗憾是的都是落后一两代的产品,其实这些能力已经很了不起,但是在很多领域,不能形成成功的商业,技术的进步将失去持续的支持。我们国家的核高基项目中的很多项目技术上也许达到了目标,但是,由于商业上不能成功,短暂的达标很快就变成了历史,这也导致我们国家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科研支持形成了反复支持,反复落后的尴尬。当然,即使没有形成商业,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给社会积累了一些经验。事实上,相对于科技部的支持力度,很多领域的支持要求要大的多得多。我们国家半导体工业的落后就是由于没有配套商业的支持导致不能有持续性的进步,并不是从业人员不努力,而是投入不足,时机未到。

最后,工业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不断成熟紧密相关

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的发展有赖于这个社会的文化基因,不同文化基因导致不同的发展路线,这从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的身上表现非常明显。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不重视科学技术,技术的传承有保守的倾向,社会不重视技工等一系列的文化特点,其中有些更是阻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当明星,也不能每个人都去当科学家,更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当领导,那么社会的竞争将使得更多人理性的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正如德国,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读大学,而去进入技校,最后一样能够得到富足幸福的人生。

总的来说,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中国的一个瓶颈期,内外部情况都不随自己的意志在发生变化,任何的情绪化的思维都不能解决问题,努力认清一些问题,不断的解决实际问题。少点忽悠,扎实的解决工业领域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正是今天的相关学科的科学家们需要做的事情。也许还需要很多年的发展,中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谁又能在三十多年前还饿着肚子的情况下预测到今天中国的强大与富强呢?我们的未来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不能依赖任何人的施舍,事实上,所有的施舍都不是那么高尚的。

 

silong.peng@ia.ac.cn

2018.11.2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1148123.html

上一篇:创新需要哲学--贺CCCF 150期随笔
下一篇:生命动力系统遐想
收藏 IP: 159.226.20.*| 热度|

5 郑永军 叶春浓 王中任 陆泽橼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