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与中秋
今年的秋分连着中秋节。9月23日秋分,24日即是中秋。
前两天,全国的各大媒体全都发表了这样一条消息: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9月23日9时54分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进入秋季。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在赤道上,即昼夜平分,故称“秋分”。这是个农作物成熟、收获的节气,今年“秋分日”这天,还是我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新华社的消息。大家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当然都十分高兴。教师有教师节,医师有医师节,中国农民理所当然地应当有农民的节日。这里先不说农民丰收节的盛况,先说上述消息中的一个另外的问题。
有人问,消息中说:秋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而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中秋意味着秋已经过去一半了。这个问题应当怎么认识?
人们认识秋,毫无疑问首先是从自然界的变化开始的。春天植物发芽生长,小虫子活动。秋天树木落叶、草类结籽、昆虫死亡。人们首先认识的,就是这春秋。春种秋收,是中国农业社会的规矩。所以,春字,最早就是写成草木发芽的萅字,而秋就是写成小虫子样子的龝字,或者写成从火从禾的会意字秋,意味着秋天收割庄稼以后放火烧荒以备耕种。
从春秋到夏冬。人们认识了一年四季。又认识了一年十二个月,于是,把十二个月三等分。一季三个月,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于是八月十五就称为中秋。
但是,问题是,要把一年分十二个月,就出来了一个问题。
首先,所谓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约365.24天,称一个太阳年。我们把一周的360度作24等分,每一个分点为一个节气。这样,所谓24节气是安在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产生的“太阳历”简称“阳历”的框架之内的。
所谓一月,就是指月球绕地球一周。平均转一周的时间是二十九天半多一点。如果取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29.5天,那么这样的一年就只有354天,比365天少了11天。3年就差了一个多月。如果一开始把新年摆在大冬天,十六年以后,就要在大夏天过年了。这种历法,就是真正的阴历,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社会绝对是不能容忍的(如果我们不是农业社会,不靠种田吃饭,那还好一点,阿拉伯历就是这种真正的阴历)。
我们的祖先想出来一个改进的办法,就是设立闰月。既然,阴历与阳历之间,每三年差了33天,那就多加一个月,称闰月。这样还不够,就19年加7个闰月,那就凑得差不多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这是一种阴历向阳历妥协的结果,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阴阳合历。这对于古代的农业生产也马马虎虎可以使用了,所以,称为农历也还可以。
所谓中秋,即这种阴阳合历中的八月十五日。
但是,这样的历法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一,并不回到太阳年的起点,只是在这个起点周围来回变动。
我们把阳历年作为一个框架。农历年又是一个框架。这两个框架并不一致。阳历一年365或366天,变动的范围很小,农历一年354天到384天之间。变动的范围很大。如果我们固定阳历这个框架,那么。农历这个框架就在阳历的框架附近作振动,来回晃动。虽然从很多年来看,例如十九年一看,其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实际上农历中的每一天,对应的阳历是不同的(顺便说一句,各位的农历生日与阳历生日可能每年不相同,但是,19岁、38岁等19倍数岁生日与真正的生日是基本重合的,最多差一天)。例如,近19年来,即从2000年到2018年间,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所对应的阳历日期是(小数点前后分别为月、日):
9.12;10.1;9.21;9.11;9.28;9.18;10.6;9.25;9.14;10.3;9.22;9.12;9.30;9.19;9.8;9.27;9.15;10.4;9.24
可以看到,中秋节最早的日期是2014年9月8日,那天正好白露。最晚的日期是2006年10月6日,再过两天就是那年的寒露。中秋节就是以19年为周期,在9月8日与10月6日之间来回震荡。换句话说,中秋节就在白露与接近寒露之间来回震荡,秋分差不多就是在它们中间处。1981年到1999年,1962到1980年等等,每19年间中秋节的阳历日期也如此变化。
中国传统的立法中,往往以“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端。这样的做法,与最冷为冬季、最热为夏季,间于其中的为春、秋即我们身体的冷热感觉并不相同。“四立”往往只是感觉的开始,即,立春是开始要暖和了,立夏是开始要炎热了,立秋是开始要凉快了,立冬是开始要寒冷了。而真正的暖和、炎热、凉快和寒冷的到来则要到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这样,如果我们要以暖和、炎热、凉快和寒冷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标志,那么,还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他们的开端比较合适。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下面的两点:
第一,中秋节是农历框架下的概念。而季节是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它基本上固定在阳历框架下,所以,中秋节总是在白露与接近寒露之间震荡,这样,“中秋”并不是真正寒暑意义上秋季的中点。
第二,即使在阳历的框架下,传统的四季开端即“四立”只是一种倾向的标志,即要暖和了、要炎热了、要凉快了和要寒冷了。而真正暖和、炎热、凉快和寒冷则要由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开端。
这样,我们就搞清楚了,在以暖和、炎热、凉快和寒冷为四季标志的话语概念里,中秋节并不是秋季的中点,而秋分则象征着真正秋天的到来。
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昨天已经是秋分,又是农民丰收节,祝大家很好地欣赏这秋高气爽的大好秋光,享受各种农作物丰收的喜悦,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的秋天。
潘学峰同志认为,“中秋”是“秋收中”的意思。
答潘学峰同志的质疑:
对于中秋两个字的解释,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宋吴自牧《梦粱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2.下图是民国年间的小学课本
至于天文学上的“秋分”,详见本人博文《此秋并不等同彼秋》2015-8-12 07:2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1240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