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智库数据】2018年自然指数排名之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已有 2071 次阅读 2018-3-25 12: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智库数据】2018年自然指数排名之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近日, 自然出版集团公布了2018年最新的自然指数(统计时间节点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自然指数对于评价科研机构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依据各国或各科研机构对每年发表的约六万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既计算论文总数,又计算不同国家和机构在每篇论文上的相对贡献,对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四个学科进行排名。本文中对内地高校前300名和各学科进入前500的内地高校进行分析。


总体情况


        有内地高校60所进入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500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6所高校进入国际前50位;此外有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进入全球前100位,其中苏州大学、四川大学文章质量非常高,表现强势;进入前500位的60所高校中南方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西大学、深圳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常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8所非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地方高校表现突出。


化学


        84所内地高校进入全球机构前500,表现突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所高校进入前10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12所高校位于11-50位次;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9所高校位于51-100位次;进入前500的84所高校中19所为非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其中山东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进入前150位,表现非常优秀。


物理科学


        53所内地高校进入全球机构前50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所高校进入前20位;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6所高校位于41-100位;进入全球前500位的高校中有4所非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表现突出: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西大学、深圳大学。


生命科学


        30所内地高校进入全球机构前500。北京大学表现最佳,位于全球36位;另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4所高校也进入前100位;进入全球前500位的高校中有4所非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表现突出:南京医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地球和环境科学


       27所内地高校进入全球机构前500。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所内地高校进入前50位,表现突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6所高校进入51-100位;进入全球前500位的高校中有2所非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表现突出:南方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具体每个高校的表现见下表。数据由人工采集整理所得,如有遗漏或错误,敬请指正:



Nature Index如何进行计数和排名:

Nature Index有三种计数方法来追踪科研单位的论文发表情况,自然指数主要采用的是加权分数式计量方法。

1.论文计数 (article count/AC) - 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

2.分数式计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虑的是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一篇文章的FC总分值为1,在假定每人的贡献是相同的情况下,该分值由所有作者平等共享。例如,一篇论文有十个作 者,那每位作者的FC得分为0.1。如果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那其个人FC分值将在这些工作单位中再进行平均分配。

3.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 即为分数式计量增加权重,以调整占比过多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这两个学科有四种期刊入选Nature Index,其发表的论文量约占该领域国际期刊论文发表量的50%,大致相当于其它学科的五倍。因此,尽管其数据编制方法与其他学科相同,但这四种期刊上论文的权重为其他论文的1/5。


作者 | 佘仕凤,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数据分析专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105630.html

上一篇:【学科评估】人文社科哪家强? ──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对36所...
下一篇:【创新与创业】创业教育国际动态:让慕课提供“量身定制”的...
收藏 IP: 124.76.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