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wd3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wd301

博文

健康表征及其相关技术

已有 2604 次阅读 2017-9-6 14:58 |个人分类:健康工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健康表征及其相关技术

健康表征及其相关技术

【摘要】健康如何表征,如何辨识健康,健康的内涵是什么,众说纷纭,很难统一。本文对此做出初步探索,以期盼给出一个客观定量的表述,并能够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健康概念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关键词】健康、表征、辨识、调控、干预


一、健康的内涵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亦指身处社会中的人类个体具有身体的生理、精神的心理、社交的行为的良好的统一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WHO 1948.)。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统一。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包含着人类的智慧。

二、健康的表征

健康的外延就是疾病,疾病的表征往往比健康的表征容易的多。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它是通过疾病来表征健康的外延。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而从它的内涵来挖掘健康的固有特征。所以,健康的表征是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健康、心灵健康、行为健康、社会健康。本质上讲,健康是指人体所处的特定的状态,以区别社会人的身心与行为的病态。因此,关于健康状态所涉及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表达和辨别健康状态,即科学、客观地衡量人体是健康与否。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10项基本标准:

(1)精力充沛,无慢性疲劳状况,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精神状态正常。无慢性疼痛状况,没有抑郁,焦虑,恐惧发作等症状。

(3)善于休息,无睡眠障碍,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肌轻松,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上述衡量健康与否的10项标准,是定性的概念,将之客观化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装置的综合,总称为健康的表征。类似的术语还有健康辨识、健康感知、健康传感、健康状态辨识等。因此,健康状态辨识的关键技术之一,客观评价慢性疲劳(慢性疲劳综合症)及其疲劳恢复能力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之二,客观分析睡眠结构和评价睡眠质量和障碍(睡眠障碍综合症)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之三,客观慢性疼痛检测、精神障碍检测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之四,客观评价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等等。

以客观评价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为例,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主要依据病人主诉和量表评价的方法,如何根据客观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来定量评价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程度,并鉴别相关的影响因素,尚有许多基本理论、关键技术、评价方法亟待解决。比如,如何根据心电、脑电和呼吸评价疲劳程度,建立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张力的疲劳评价模型等,如图1所示。

1基于生理和运动参数的健康状态表达的理论和方法

三、健康表征与中医理论

上述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衡量是否健康的10项标准,其本质上与中国传统医学关于人体健康概念是一致的。即与精、气、神、形、卫、荣的大致一致,即精力充沛(对应第1条)、体气正常,即无睡眠紊乱等生理障碍(对应于第3条,中医的气是活的人体功能,是人体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神智清楚,即无痛苦和精神问题(对应第2条)、神、形、行的统一,即适应能力强(对应第4条)、抵御疾病的能力(对应第5条)、中医的望诊,即人体外观表现为中医的荣(对应于5-10条)。其中,中医的,即免疫能力,的客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是健康状态辨识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医的,即营养与外形的关系,如何通过人体的身材、站姿、)眼睛、牙齿、口舌、发质、肌肉、皮肤来客观评价人体的营养是健康辨识的又一关键技术。可以说,中医理论包含了WHO的健康理论。

综上所述,WHO与中医的健康概念是一致的,其涉及到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客观评价慢性疲劳,即慢性疲劳综合症及其疲劳恢复能力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该研究方向就是要发现人体及其健康科学中的疲劳及其恢复相关的本体,以及疲劳恢复的人体维持健康的固有机制;之二,客观分析睡眠结构和评价睡眠质量和障碍,即睡眠障碍综合症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该研究方向就是要发现人体及其健康科学中的与睡眠相关的疾病本体,以及睡眠干预对疾病治疗和人体健康的机理;之三,客观慢性疼痛检测、精神障碍检测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该研究方向就是要发现疼痛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之四,客观评价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置,这是行为心理学与健康科学中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五,客观评价人体的免疫能力和生理功能的方法和技术,如何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来客观地评价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来调节并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之六,如何通过人体的身材、站姿、眼睛、牙齿、口舌、发质、肌肉、皮肤等来客观评价人体的营养是健康状态辨识的又一关键技术。

四、健康状态辨识与健康促进

   健康状态辨识的目的就是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睡眠、营养以及心肺等功能对健康的影响因素,然后调整这些因素已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类似的概念有健康状态调整、健康管理等。通常影响健康因素分成五大类:生理、心理、行为、营养、环境等,其中生理包括人体功能、体内生化微环境、体内微生物环境等,行为包括生活方式、社会交往、饮食习惯等。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达到改变健康状态的目的。因此,研究生理、心理、行为、营养和环境对健康不良影响因素,即健康危险因子识别技术是调节健康状态的基础。

   功能改善、睡眠干预、心理调节、行为干预、营养干预、菌群调节、运动干预、物理干预等健康促进技术是健康状态调节的核心技术,将产生多样性、个性化的健康促进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装置。

   以行为干预的健康促进技术为例,要实现行为干预首先要发展行为监测技术,获得个性化的行为数据,然后在发展行为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行为干预,进一步开发干预行为的产品,以实现行为干预,并形成闭环监测,反馈跟踪,以实现促进健康的作用。本质上讲,行为干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身养性、调节身心,融于社会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颐养天年的目的。关于行为干预的健康促进技术尚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不仅要建立理论和方法,而且重要的是产品支撑。

五、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医学模式

在战胜疾病和保持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发展了一系列处理疾病的医学模式,也称范式(Pattern),这些医学模式是随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以及人体自身认识而不断演变完善,逐步趋于普遍认同,并被广泛积极实践。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自身认知、生态环境社会等不断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模式经历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正在向健康医学模式发展,三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成为未来医学模式发展的显著特征。

传统医学模式的形式包括,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和机械论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一种原始的医学模式,由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局限于直觉观察,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只能是超自然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辩证的特点,出现朴素的辩证的整体医学观念。如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的病理学说和外因“六淫”、内因“七情”等病因学说。机械论医学模式把医学的任务分“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倡研究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把医学引向实验医学时代,对医学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的形式包括,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环境健康医学模式是指环境、遗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产生疾病的四大因素。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是指,卫生服务和政策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系统论述疾病流行病学与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包含了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包括疾病的生理(生物医学因素),还包括病人(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的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和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医疗服务因素)。

医学模式的演变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潮流,人们应当从现代观念、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健康需求,去把握医学的时代特征,把握住医学发展的方向。纵观医学模式,不难看出,人类传统和现代医学模式都是以处理疾病为目的的被动健康模式,即并未认识到人类保持健康的人体内在机制,尚未充分挖掘人体自身具有的自我修复保持健康的巨大潜能。这就是,所谓的医学模式正在从对抗疾病的医学模式向促进健康的医学模式方向发展,即所谓的健康医学模式。

健康医学模式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围绕人体的生理监测-状态辨识-功能调节、菌群微生态改善、心理与行为干预、增强体质健身运动、环境污染危害预防等开展健康重建的工程技术、创新产品和重大装备的开发,及其相关的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健全新型的健康医学模式和健康管理服务及其技术规范和标准。

健康医学模式亟待解决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主要包括:1. 研发不完全依赖药物的高血压、睡眠障碍、糖尿病、癌症等慢病的健康重建的工程技术和产品;2. 研发微生物组分析、调控与重构以及基于人体菌群微生态改善的健康重建关键技术和产品;3. 研发环境污染生物作用模式-效应图谱检测分析以及健康损害效应防控的关键技术和产品;4. 研发面向生活起居、饮食营养、身心活动、健身锻炼等的行为干预技术及健康管理服务产品;5. 开发健康相关的创新的可穿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产品。

六、结束语

WHO21世纪挑战》报告强调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以人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将为被动的疾病诊治的医学模式向主动的健康重建的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技术和装备支撑,以应对呈现井喷趋势慢病的挑战,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是人体与健康科学、技术和工程的终极目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584-1074535.html

上一篇:大脑皮层的神经编码理论与类脑计算方法(六)
收藏 IP: 106.39.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