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民科心声

已有 8224 次阅读 2007-11-5 15:26 |个人分类:明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是一篇迟到的文章,兼答老糊涂先生。

志东老师大作《从教员到考古大家》读来情真意切,让人感动,读完我久久说不出话来。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民科,科学爱好者应该算是的。心里埋藏了很久的话,不禁要喊出来。

一、        什么是民科和官科

自古以来,民-官相对,然而民科和官科并不是对立的。

Ghwu老师在志东老师文后回复道,“所谓"官科"大约是那些当了官的科学家吧”,我个人认为这只是十分狭义的“官科”。在“民科”们看来,“官科”的定义应该是官方承认的科学家,也就是说,其身份就是搞科学和学术工作的。比如高校教授、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科研、测绘等单位的工程师、专家们,等等。

而广义上的民科,应该是指不受官方认可(或者说正式职业不是科学工作),但自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学方面的研究和学习的人。有点像围棋的业余几段和专业几段的区别一样。我们知道,围棋业余五段的实力和专业五段的实力是根本不能比的,下番棋业余五段基本没有丝毫胜算。

而中国现阶段的民科,比较混乱。我个人的感觉是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1、              专业素养高,治学严谨,同时已经有一定建树的人。他们是真正的民间科学家,他们对科学进步有一定的贡献。但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民科”中,这种严格意义上的民间科学家是极少极少的;

2、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很不扎实,希望治学严谨,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建树。我愿意把自己放到这一类人当中去,严格上来说,这一类人不能称为科学家,只能称为民间科学爱好者。

3、              第三类人和第二类人在专业方面比较相像,不同的是,这一类人有一些“发现”,他们把自己的发现拔高到一定的高度(也许只是我理解不了他们的大作),宣称自己打败了“相对论”,宣称自己“发现了天机”,他们中不少人的作品还得以发表、出书(有时候是自费)。这一类人看起来和第一类人没有差别,不同的是第一类人都要低调一些,至少他们不去挑战相对论。说实话,我个人不太愿意把这类人放到民科里,他们大部分也只能算是爱好者(也许其中确有惊世之作,但我相信那只是极少的极少数)。

这其中只怕后两类多些,我们这里姑且把三类人都算作民科,好进行下一步讨论。

二、        当前中国民科的问题

从网上的信息看来,当前的民科们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我自己也存在的。

1、  专业知识不扎实,这一点志东老师已经说了,不再多说;

2、  好大喜功:很多民科动不动宣称自己发现了天机,动不动说相对论错了,这是个大问题,大胆假设可以,小心求证一定不能少。科学发展到今天,哪怕一个小细节的发现都足以让研究者为之获奖和骄傲,哪里能够凭一人之力,思辨10年,就能够找出人家几十人几十年专业研究都得不出的答案呢?爱因斯坦也是民科出生不假,那是一千年全世界才出一个的啊,为什么中国一下子就涌现了几百上千个呢?

3、  没有专业方向:大部分民科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所以都在表面上作文章,因此专业方向也不稳定,东一榔头西一棒棰。

4、  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包括急于被承认,急于把民科的身份转成“官科”。同志们,民科不是姨太太,正房还没死呢,就要去抢位置?正视自己民科的身份,既然是爱好科学,那就不要考虑名利,没错,业余时间学习和思考科学十分辛苦,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但是我们做学问不就是为了发现的乐趣么?如果为名利,真的不如做官和做商业,35岁就成百万富翁,以民科们的智商来说,并不是问题,至少难度远小于35岁成为官科。

5、  眼界太窄:民科英语十分好的不多,因此能够熟练读英文文献的,就更少了。民科极少参加学术会议--也许大部分会议是垃圾,但一年有一场让人长了见识,不也是长见识么?民科门读文献少,交流少,很多时候闭门造车,要走很多弯路。

民科们的优势诚如志东老师所讲“思想活跃、论点自由、无拘无束、创新性强”,但我个人认为,这些特点做一个砸牛顿的苹果是够了,要出真正的成果,还差得远。其实,官科一样可以做到和民科的思想一样活跃。

三、        什么使得官科的思想看起来不那么活跃?

之所以说“看起来”,是因为官科们的思想活跃不活跃,我作为民科,并没有评价的权利。不过既然说到民科“思想活跃、论点自由、无拘无束、创新性强”,我们姑且认为这是民科相对于官科的唯一“优势”,那么什么使得官科在这些方面看起来不那么活跃呢?

就我粗浅的看法来说,大概有这几点:

1、             我们的科学教育严谨有余,创新不足。民科们大都不具有十分高的学历,也就是说,没有在国内国外受过非常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我个人从大二起开始先后在几个导师的带领下做点查资料、翻译、访问、分析等研究相关的初级事务,多多少少算是见过了猪跑,但我相信大部分民科较少在校时频繁参与研究,得到导师的言传身教。这样的好处是,虽然没有学到规范,但是也因此获得了一些思想自由。无可争议的是,我国的创造性教育做得不好,有可能在现在的官科中,因为受了过于呆板的教育,使得一些人失去了创造性。这只是我的猜测,不当请大家包涵。

2、             碍于官科的身份,不能乱说乱想。其实科学本来是可以瞎想,不许瞎说,但是一本正经久了,就失去了瞎想能力。民科没有什么身份,想到什么说什么,没什么可失去的,大不了被骂为伪科学,也不损失什么。当然,也有可能是官科们心里汹涌澎湃,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

3、             生活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官科是一直在象牙塔里呆着的。即使进研究所,生活也相对稳定而简单。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不是乱说的。如果民科思想活跃的话,很多思想肯定是来自于在生活的磨砺中的顿悟。虽然官科的生活不见得宽裕,但相对稳定是有的。官科也为经费奔忙过,但毕竟拿不到一两个经费死不了人,一点经费都拿不到,可能要质疑自己的水平和为人了。很多民科在职场摸爬滚打,练就了一番实战功夫,这一点有点像李云龙,没文化,乱出牌,有时候也能管点用。

所以我说,如果教育得当,加上官科们有意识的去弥补一些问题的话,民科的一点优势荡然无存。我这么说并不是妄自菲薄,大家要正视差距。正视差距的目的是奋起直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实民科和官科不但可以共存,还可以协作。

四、        民科和官科其实可以合作

民科和官科可以合作,如果民科不是那么在意是否因此获利的话。

民科的优势在于思维活跃,无拘无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官科在研究中的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盲点,有时候甚至找同行讨论都无法弥补这个盲点。在一些项目上,我相信民科如果能够参与官科的研究团队,一方面可以出些鬼点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眼界,把知识弄得扎实,学习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等。我认为是个三赢局面,一方面,官科可以得到来自另一种声音的信息,另一方面,民科自己的水平得以提高,最后,由于民科水平的提高,必然带动整个社会学术水平的提高。我不知道多少民科愿意跟官科合作,至少我个人愿意在我感兴趣的领域里,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免费的,不在论文中署名的参与研究。重要的不是姨太太的身份得到承认,重要的是要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我不知道多少官科愿意尝试这种模式,但我想这种模式起码不会给官科带来损害--如果大家先小人后君子,立协议把成果的责权分清楚的话。

五、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即便民科和官科无法合作--也许是因为双方的意愿,也许是因为客观原--中国的民科肯定还将继续存在。

作为民科,很多时候肯定有孤独感。官科毕竟有学生,有同事,有同行,很多民科仅仅是自己孤军作战。

选择了民科这条路,有时候是天意,有时候是无奈。怨天尤人,牢骚太盛,于事无补,徒增烦恼。

清楚自己的位置,甘当绿叶,可能更能享受民科的快乐。

n       民科中也许能够产生大师,但肯定大部分民科做不了大师甚至出不了什么像样的成果;

n       大师是大家公认的,不是自封的;

n       好的想法好的点子不等于已经有了好的成果;

n       为官科提供好的创意和思路,相对来说比我们自己得出好的成果,更容易一些;

n       即使是官科,也有90%的官科,名字不被后人记住;

n       好好享受知识、思考和发现带来的乐趣,尽管有人有钱,有人有名,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n       爱因斯坦的确伟大,但爱因斯坦的快乐不见得比我们要多。

民科可以去争取,可以去建立自己的体系,可以出成果,但我们首先要立足于做苹果,做砸中牛顿的苹果,也许在我们的观点和思想的启发下,某位官科因此获得诺贝尔奖,难道我们不可以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分享他的快乐和荣誉么?

如果真有一天,我无趣男扔出的苹果砸出一个诺贝尔奖来,甚至,只是一篇在国际学界引起关注的有水平的论文来,那此生已经无憾。

这是一个“民科”的心声,不知道能够得到多少“民科”的共鸣,最后以高适之诗《别董大》,送给所有民科: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10301.html

上一篇:月薪5000元能做什么?-解读白领新定义
下一篇:未有大师之前
收藏 IP: .*| 热度|

1 李宇斌

发表评论 评论 (5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8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