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四川青年的痛苦和愤怒 精选

已有 6900 次阅读 2007-11-4 17:28 |个人分类:自言自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四川青年的痛苦和愤怒


2007.11.04


对号入座问题


刚从杭州回到北京,就看到勤恳老实的郑卫军博士在我的博客的评论上对号入座,还和别人吵起来了,大乐。


其实今天我在飞机上一直就在思考是不是要对号入座的问题,因为我在飞机上读到刚在杭州机场买的檀作文博士的《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中说:


“大凡自负的人都爱说这句话:什么世道啊,阿猫阿狗都能成名,我这样的天才却被埋没了。这是四川青年李白的痛苦和愤怒。作为一个四川青年,要想成名太不容易了。李白考虑的始终只有一个问题:我怎样成名?并且成为这个时代最闪亮的一颗明星?” (檀书第15页)


作为一个有才的四川青年,檀博士的这句话不就是明明就是在说我吗?我的那些痛苦和愤怒,不正是典型的四川青年的痛苦和愤怒吗?


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


四川青年的痛苦和愤怒


其实,四川青年并没有比别地的青年有更多的痛苦和愤怒。


首先,拿我来说,我也许觉得自己还有一点天赋,但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是天才。自己好歹也算是年纪轻轻就中过举的,没有觉得自己被埋没。我经常提醒自己的就是不要因为年轻时候比较顺利,就自以为是地荒废自己。很多人会不信,会觉得象我这么狂的人,在这里是在说假话,我也懒得辩白。不过我早就说过自己算是幸运的,我很明白虽然自己也算是是不错的有些才能的人,不过比我有才但混得比我背运的大有人在。


其次,四川青年好像并没有比其它地方的青年更不容易成名。成名对谁都不容易,成了名还能名副其实就更难。檀作文博士的这个说法,我个人觉得是一种夸张式的调侃,或者对太白先生内心的一种臆测。全中国的青年或多或少都会想如何成名的问题,历史上四川青年通过炒作成名的并不比其它地方的多。起码我在杭州几天,丝毫没有觉得江浙人想成名少于四川,而四川人其实大部分时候是被人抱怨安于盆地而懒于成名的。


檀作文博士是安徽人,北大博士。他出于安徽青年和北大青年的痛苦和愤怒,写出这本颇有意思的《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已经在网上媒体上引起很多争论。我个人倒是觉得那些愤怒有些过头了,因为檀博士这本书其实还是蛮有趣和让人思考的。不过,关于所谓四川青年特别的痛苦和愤怒问题,我不太以为然。四川青年其实是比较实在的,要是他们对名利真那样看重,我倒是会觉得奇怪。当然,我并不认为檀博士贬低了四川青年,能够贬低他们的,只能是他们自己。这个道理我倒是经常给学生讲。


(10分钟后要出去应酬,就先写到这里,其实也说得差不多了。)


《书读完了》


这次出门,还随身带了一本书是金克木先生的文集《书读完了》,是前不久和一个学生去逛书店的时候买的。我看书一般是比较快的,但这本书因为内容和思想丰富,有很多内容的背景需要仔细琢磨才能有所领会,再加上又没有整块的时间,所以看得很慢。


以前读过金克木先生的一些文章,但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断断续续读了《书读完了》中的一些文章,总的感觉是世界上的大智慧是没有的,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于历史和思想的细枝末节中,每个人都只是在提供自己的见证而已。从这个角度讲,读太多的书和做好手头的事情相比,的确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学问大的人,如果不能做很好的老师,的确是可惜了。


书是读不完的,就像世界上的风景总也看不完。所以,有很多书是不必读的,有很多风景也不必看。看到了想到了,就把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说出来或表述下来。后来的人们很可怜,因为他们主要是通过前人的记录和著述来看世界和事物的。前人的记录和著述汗牛充栋,后人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金克木先生说“怎样对付这无穷无尽的书籍是个大问题。”这就又回到读书如何选择经典的问题上来了。


总之,我一直对这些问题是否有明确的答案是感到迷惑的。人生中迷惑总是多于痛苦和愤怒,这是我越来越肯定的事情。痛苦和愤怒往往只是掩盖迷惑的姿态。


正确的读书态度,恐怕是读到哪里就算读完到哪里,否则肯定总是没个完。所以,虽然《书读完了》我才只读了不到三分之一,其实我已经读完了它。也许那里面还有很多大智慧我还没有读到,不过就算读到了,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自己过去几十年里面已经形成的思想和逻辑呢?


当我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时候,能读的书的确已经都读完了。痛苦和愤怒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不能够被解脱的其实只是那些永恒存在的迷惑。对待迷惑的良方,是从来没有的。所以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是某种类型的一醉方休。


胡乱地写到这里,已经没词儿了,只好停下来等着别人来跟我唱反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10241.html

上一篇:西溪偷闲见苍鹭 鸿飞哪复计东西
下一篇:专业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
收藏 IP: 71.94.219.*| 热度|

1 王志杰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