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童年的玩具还是入墓的明器
热度 2 尤明庆 2023-9-24 09:43
墓葬常出土生活用物的模型,多认为是明器。不过,东吴晚期大墓 出土青瓷灶等,适用汉尺23.1 cm而不是吴尺24.8 cm,或许是墓主幼时的玩具,其童年经历尺度改制。 王志高, 马涛, 龚巨平, 周维林, 许长生, 周荣春, 崔世平, 董补顺, 王泉, 李永忠. 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发掘简报. 文物, 2008(12): 4-34+1 ...
147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2
杂说济南和青岛(1)相关名称的由来
热度 2 冯大诚 2023-9-24 08:38
济南和青岛是山东省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就像北京和上海是全国最重要的城市一样,济南像北京,而青岛像上海。 说济南像北京,不但是与青岛一起作为一对兄弟城市与北京、上海相似,作为单独的城市,在全国的各大城市中,比济南更神似北京的,恐怕也难找。 现在的各大城市名称,往往指很大的一片区域。但是人们实际 ...
873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云阳明日路,夜梦落奔牛(奔牛诗话之七十三)
张晓良 2023-9-24 08:02
【清】黄达《奔牛》:灯火沿堤市,风帆过闸舟。云阳明日路,夜梦落奔牛。 黄达,字上之,江南华亭人。清乾隆壬申(1752年)进士,官淮安教授。有《一楼集》。 《奔牛》前一首《惠山》,惠山在江苏无锡;后一首《吕城》,吕城镇在江苏镇江丹阳,与常州奔牛镇交界。奔牛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古镇,我的少年时期即在奔 ...
13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用体系思维读文章——从《素书》说起?
热度 1 牛广锋 2023-9-23 20:12
读书表面简单,实际上还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多进行直接阅读,吸取其中的信息。后来慢慢感受到,要想把书读好,就必须思考。 不妨从千古奇书《素书》说起,看看这些奇书讲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教益? 在《素书》的第五章道义篇,有下面一段话: 对手下的大将罚之过当,一定会有危险。怠慢应受尊重 ...
15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谈谈《坛经》的故事
赵冲 2023-9-22 22:51
着实忘记了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佛经,但肯定的是注意《坛经》早于《金刚经》,因为知道后者,是使六祖得悟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祖师的印象加深主要在高中语文的两段阅读理解,一段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另一段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不清楚哪位老师这么喜欢禅宗的这 ...
13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三国该有三个尺长呢(上):东吴尺度24.8 cm
尤明庆 2023-9-22 20:56
0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之乱而引起国家纷乱,归于鼎立之三国。魏 (220-265) 灭蜀 (221-263) ,其后为晋(265-420)所代;晋灭吴 (222-280) ,国家重获统一。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第十二章“三国时期的度量衡”、十三章“两晋时期的度量衡” ,对尺长的结论性意见是, 三国 (220 ...
179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要不要给人生状态贴标签?
热度 2 段含明 2023-9-22 20:19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标签”。比如给地方贴标签,说某地是暴力城市或网红城市等;给人贴标签,比如神童、五道杠少年等。有的标签不一定是故意添加上去,但是长期的、多数人共同的认知偏见,也会给一些人和事物打上标签或者烙印。比如苏轼的标签——豁达。 苏轼的性格只是豁达吗?天生就是豁达吗?我想如果我们用这个单一 ...
123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转载]周小明:稷下学宫——世界上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聂广 2023-9-22 16:50
资料来源:哲学园 2023-09-21 00:13发表于广东 简述: 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元前450左右,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因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而得名(注:柏拉图学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约前387年创立于于雅典城北方的学校) 。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 ...
10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副联语(读图偶拾280)
张晓良 2023-9-22 06:41
天下几人学杜甫;诗中自合爱陶潜。——梁启超 清代岑雨岩有《集苏轼诗联》近70副,其中有“天下几人学杜甫;诗中自合爱陶潜”。 梁启超书前人集句。 秋风古道题诗瘦;落日平原纵马高。——张大千 出处——刘可毅《赠某君联》:秋风古道题诗瘦;落日平原纵马豪。刘可毅,原名毓麟,字葆真,武进 ...
17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