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在招生、招聘中几乎是必走的程序。研究生招生面试的时间大约每人15-20分钟,尽管我的同事中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认为时间太短,但这不是我和其他几个人能改变的。所以我只能在自行组织的面试中,尽量做到充分交流和仔细考察。
我组里的招聘面试都会超过1小时,常常要花2小时甚至更长。有时不止一个人参加面试,为了控制时间可能一个人1.5小时就只能终止了。面试能看出不少问题,而这些情况用发表记录、毕业院校等可以量化的指标是无法衡量的。有些简历中背景不错的应试者,在面试中的表现却让我感到意外。举几例说明:
1. 国内知名大学博士毕业的应聘者,虽然是有机化学背景但做过药化、并且在药化领域的杂志上发表过论文。我问TA是否能例举出药化领域的一些前沿热点或者概念?结果是尴尬的沉默。我试图打破沉默,问TA平时是否只关注和自己课题所做的某类分子有关的文献?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对此我也只能一声叹息,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2. 国内某知名研究所博士毕业、国外一流大学博士后,要看发表文章杂志的IF还是很可观的,数量也不少。我问你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工作是什么?TA举出一个,然后我问这里面你做了什么有价值的内容,结果答不上来。我又问这个课题当初文献里做到什么程度了?你是怎么考虑做这些工作的?结果只得到一些绕来绕去却文不对题的回答。
3. 国外某顶尖大学生化博士,课题是某种细菌中的转运蛋白。除了询问TA课题的相关内容,我问如何看待近期研究活跃的quorum sensing (QS),而TA竟然对此一无所知。最后没有录用TA,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不过TA这种知识结构还是挺让我诧异的。我没做过抗菌,只是作为看客知道有这回事;而TA就算说不出自己的看法,至少应该知道QS吧。
如果说前两个例子更多折射出国内博士培养中“光拉车不看路”的问题,那么第三个例子似乎可以让大家心里好受些,国外大学而且是顶尖大学似乎也一样有问题。当然,这可能主要与个人的努力不够有关(不好用做批判国内或国外博士教育的材料),但是导师缺乏督促学生学习和思考、关注学科前沿,大概也是不争的事实吧。从这点上来说,就算能在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教授,在培养学生方面还需要改进或者说更上心吧。
至于我自己培养学生,曾一再要求他们关注相关领域的前沿和进展。至于效果嘛,坦率地说并不理想。除了有些自身就很努力的人(我不敢掠美,把他们用功说成是我督促的结果),不少学生表现出的惰性或者对学科前沿“事不关己”的态度,让我感到束手无策。我想如果他们毕业后不做科研也就罢了,要是继续走科研这条路,也许早晚会后悔当初的惰性。
中国的导师培养学生的人数普遍较多,所以无论成品率高低,总能有一些出色的,作为导师能培养出好学生的证明。不过其他学生要继续捧科研这个饭碗恐怕就有点问题了,即使是那些“出身”很好的。
话说到这儿,觉得会不会有人批判我:你自己水平不怎么样,为啥对助手和学生的要求却很高?无论如何,我接受批判,但请轻拍,我怕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