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鸟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yuniaoguo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文

大美新疆行(三)火焰山的由来 精选

已有 14143 次阅读 2014-10-12 16:20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

大美新疆行(三)火焰山的由来

书接上回!从魔鬼城出来,我们来到了吐鲁番,此季(6月初)虽不是享受哈密瓜,游览葡萄沟的时节,不过确是探寻火焰山的最佳时机。

一提火焰山,大家首先想起的可能是《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大闹天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火炭从天而落,便在吐鲁番形成了“八百里火焰,周围寸草不生”的火焰山。传说归传说,火焰山真正的形成原因是地壳运动。

火焰山整体为一倒转背斜,核部被风化剥蚀,地貌上形成大型单面山,北侧平缓、南部陡峭。背斜是火焰山形成的空间格架。燕山运动期,区内发生隆起,使下、上白垩纪间呈假整合接触。至白垩纪末期,区内发生了规模较大的褶皱,导致白垩纪、古近系和新近系间不整合接触,使火焰山隆起基本形成,为火焰山地貌景观的形成搭建了空间格架。风蚀和水蚀是火焰山形成的外动力。火焰山整个山体,全部由桔红、褐红色砂岩和泥岩组成,这些砂岩和泥岩由早白垩纪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当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铁元素经高温氧化,雨水淋漓,形成大量红色氧化铁,构成火红色火焰山山体(如下图)。

(王占和等,2011)

而它所位于的吐鲁番盆地,在自然环境方面占有几个中国之最:最低(有仅次于约旦死海的世界第二低地艾丁湖,湖面低于海拔154.43米)、最热(最高温度曾达到49.6摄氏度)、最干(年平均降雨量仅16毫米)。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全长100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为8317米。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

在烈日艳阳的照射下,地面上热气沸腾,焰云笼罩,赤褐色的山体反射着灼热的阳光,砂岩熠熠闪光,红艳如火,整座火焰山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火焰山与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滩相映对照,红色的山体分外醒目。

虽然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从而也造就了这一带的生命。在火焰山南部,也有大面积的绿洲。你如果看谷歌地球,能看到火焰山被几条南北向的断层切过,形成穿过山体的负地形或者说是峡谷,而山南的绿洲,都在这些断层的南口。这些断裂带,提供了地下水(也有些地表的季节性水流)穿过火焰山的通道,使山南也能得到天山下来的水,成为绿洲(孟津,2014)

参考文献

陈凤来, 漆万珍. 2006. 火焰山断裂带构造特征分析. 吐哈油气, 11(3): 205-208.

王占和,陈德斌,付晶. 2011. 吐鲁番火焰山地质遗迹特征与形成机制. 新疆地质, 29(2): 231-23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835069.html

上一篇:大美新疆行(二)魔鬼出没的地方
下一篇:恩师指点迷津:博士路在脚下
收藏 IP: 222.66.117.*| 热度|

28 齐国臣 武夷山 王德华 张叔勇 许培扬 黄永义 唐凌峰 戴德昌 赵美娣 夏伟 韦玉程 韩枫 杨正瓴 李贤伟 孟津 李土荣 刘光银 蔡庆华 曾新林 赵斌 侯成亚 biofans anran123 ljxm ddsers shenlu eastHL2008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