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我带着两个学生和国家林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的郭哥、张老师一起到西藏类乌齐县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工作。我们从重庆转机飞往西藏昌都,上午10:00左右到达海拔4300多米的昌都邦达机场,一下飞机就来到一片冰雪世界,寒冬腊月,高寒缺氧,我们的队员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高原反应。尽管我多次强调让学生们多带衣服,但是这些小伙子们还是过于高估自己抵御严寒的能力,刚下飞机就开始了“颤抖性产热”,这也是机体适应严寒的一个机制。邦达机场的防疫极为严格,要同时具备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核素检测证明才可以出机场。出了机场,我们五个人乘坐两辆越野车前往类乌齐县。类乌齐是藏语“大山”的意思,我们要到那里开展野外工作。
前几日昌都刚刚下过雪,路上是一片洁白的世界。苍翠的针叶林被积雪封盖,阳光出来,才偶见真容;山谷的小河虽然也被积雪压制,但是中间的河水潺潺流动,竟然在积雪中开辟出一条新航道;牧民的小木屋早已成为一片童话世界,只差白雪公主和她的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我们是看不见了,不过周围一群黑色的牦牛点缀在白色的“地毯”上,也别有一番韵味。公路旁的地山雀集体寻觅着积雪下面的食物,鼠兔们探头探脑在积雪融化的裸地上奔波,它们非常谨慎,从来不会离开巢穴太远,时刻注意着来自空中和地面的敌情。
在寒冷的世界,多数动物通过聚集的力量来抵御不利的自然条件。动物聚集究竟是如何帮助它们抵御严寒?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王德华研究员团队做个一个精妙的实验。王老师团队以活跃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布氏田鼠作为研究对象,将田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几只田鼠被关在4℃的房间里饲养,它们可以聚集取暖。对照组的田鼠则是单独关在23℃的房间里饲养。经过三周的实验,王老师团队分别从聚群和单独关押的田鼠中取出肠道细菌,然后把聚集田鼠的肠道细菌接种在单独关押的田鼠体内。猜猜看会发生什么?王老师团队发现:那些单独饲养的田鼠一旦接种了聚群田鼠的肠道菌群,它们的食物摄入量下降了15%,静止代谢率降低了20%。而代谢率降低是抵御严寒的一种方式,较低的代谢水平有利于动物节省能量。这意味着聚群行为改变了田鼠的肠道菌群,从而降低了宿主的代谢率,以此抵御严寒。
动物们通过聚集度过严寒的冬季,可是聚集也给它们的天敌提供了可趁之机,世间哪有双全法。正想着鼠类的天敌,透过车窗,我们看到一只狐狸形色匆匆,至于是哪一种,我一时无法鉴别,也在询问专家的路上。不知它是盯上了哪只猎物,还是在寻觅途中。一只狐狸行走在雪地,两旁都是白雪皑皑的大山,大有“雪山飞狐”的即视感!
狐狸是(中)小型食肉动物中的出色代表。之所以说它们出色,是因为它们强大的生存适应能力,成为食肉动物类群中的佼佼者。相比之下,那些大块头的豺狼虎豹却难觅踪迹了。鉴于此,我敢妄言,中国未来的荒野必是小型食肉动物的天堂。主要依据有:
其一,小型食肉动物领地需求小,自身适应强,繁殖力高,这就具备了打铁自身硬的条件,为种群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充分的条件;
其二,小型食肉动物食物来源广,食物充足,有充足的“干饭”资源;
其三,国家生态环保力度加大,老百姓生态环保意识加强。过去人们多猎杀狐狸等小型食肉动物作为衣服皮毛,现在这种现象依据非常少见。
没有了杀戮,加之小型食肉动物自身的素质,未来的高原,必是雪山飞狐的天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