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xguang

博文

Publication Bias发表偏倚一例 - 挑战美国政府和工业界 精选

已有 11975 次阅读 2013-5-7 00:5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美国政府, publication, 发表偏倚, Bias, 儿童安全椅

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主要指阳性(统计显著)结果论文较阴性结果论文更容易发表的现象,也指有些与之前相悖的结果很难被发表的现象。虽然这个概念我一直了解,可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之后才更加体会深刻。

我和美国阿拉巴马伯明翰分校、浙大和其他单位几个领域内大牛合作了一篇文章,文章利用美国国家车祸数据库分析了过去十多年的车祸受伤和死亡数据,发现美国法律规定的4到7岁儿童使用的booster(安全坐垫)相比单单使用成人安全带在预防车祸伤害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颈部和胸部损伤(轻度损伤)中,安全坐垫反而比仅仅使用成人安全带更危险!当然,安全坐垫和安全带的组合比不系安全带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不过这个并不是我们文章的重点。

美国法律规定,在车辆行驶中,小于1岁婴儿应该坐在脸部朝后的儿童安全座椅,1-3岁儿童坐在脸部朝前的安全座椅中,而4-7岁儿童坐在一个安全坐垫(booster)上系成人安全带,8岁以上可以直接使用安全带,12岁以下所有儿童必须坐在后排。如下图。

但是我们的结果发现4-7岁这组使用安全坐垫+安全带,相比仅仅使用安全带并没有保护作用,反而在有些部分有损伤作用!而已经发表的文献,数据是很薄弱的,仅仅一个小组2003年JAMA发表的一个文章和后续几个更新文章证明安全坐垫的有效性,而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基于一个电话调查数据!美国政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广了安全坐垫的使用!

我们的文章最早投了JAMA(美国医学学会杂志,顶尖的医学杂志,2011影响因子30),编辑部很重视,但是很快拒稿了,说他们承认文章的重要性,但是鉴于我们部分数据样本量不是特别大,他们建议我们投JAMA旗下的一个儿童杂志(以前叫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这两年改名叫JAMA Pediatrics,在儿科杂志排名第3,影响因子大约5),但是我们不甘心,于是转投CMAJ(加拿大医学学会杂志,影响因子将近9)。CMAJ送出去peer review了,一个月后结果回来拒稿了。我们通读了三个reviewer的评论,其中一个reviewer不相信我们的结果,说的话特别苛刻刁难,一个reviewer比较中立,最搞笑的是最后一个reviewer,理由是“这是一个美国的研究,为什么要在加拿大杂志发?”我们无语了,作为一个顶尖的医学杂志的审稿人竟然能说出这样的理由。于是我们又尝试了PLOS Medicine(2010年我们组曾经在上面发表过一篇车祸与肥胖的文章,影响因子16),时间很短就拒稿了,理由也是说我们的数据不够solid。后来想着快点发吧,就投到PLOS One(影响因子5),本来以为肯定没有问题,但是review了一个多月回来让修改(我竟然发现负责的editor竟然是我在港大时候的co-supervisor!不过考虑到一直没有什么联系和公平性,也就没有单独联系),我们认真改了,再投,review了一个月竟然把我们拒了!理论上我们已经解答了reviewer的全部问题,最后拒稿的原因大致也是跟之前研究结果不一样数据不够solid之类的。我们最终选择了Academic Emergency Medicne,是美国急诊协会的会刊,我们之前也在上面发过一篇类似的文章(不过是讲其他年龄组儿童安全椅的),经过2个月的审稿和2次修改,终于算是被接受了。

平心而论,我们的文章质量真的不错,我们先后用了两种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而且数据都是美国全国代表性的,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是目前能用的最好的数据了。我们唯一的问题是在某些部位的损伤中,尤其是严重损伤,样本量不大,毕竟美国全年因为车祸死亡或者严重受伤的儿童数也就那么多,分到各组就少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文章辗转了1年多才被一个小杂志接受的主要问题就是publication bias。想去挑战政府的权威,工业界的权威,有时候科研工作者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

也许文章发出来之后会引起媒体和工业界的重视,我们欢迎所有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众,不管结果是大家想听的,还是不想听的。我很欣赏AEM杂志的勇气,虽然是小杂志,但是敢于发表就值得尊敬!

鉴于文章还未出版,因此不便在这里公布具体的细节。等文章出版后,我再在博文中更新。这里提供个我们先前发在AEM的文章链接供大家参考吧。点击这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9908-687336.html

上一篇:论文写作技巧(本硕博三阶段)
下一篇:Delta Omege Society 入会典礼
收藏 IP: 129.252.2.*| 热度|

3 曹聪 赵福国 陈冬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