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中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认识都是从中学教科书中获得的,内容大致如下: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进行了3年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新中国是在帝国主义势力把战火烧到了家门口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其实这完全是扯淡,今天史学界已经有了定论,朝鲜战争的始作俑者是斯大林和金日成,金大胖要完成武力统一南北韩的大业,对南韩政府发动进攻。斯大林则趁机怂恿中、朝共同参战,为的是苏联的国家利益。最终大胖的宏伟蓝图还是成了泡影。苏联则狡猾地逃避了国际社会的政治压力,加强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日本借机摆脱了战后的经济困境,据此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倒霉的中国在伟大领袖的指引下,先后有297万名官兵以志愿军名义入朝,战争期间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开支达100亿美元,严重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当时我们向苏联借贷的13.4亿美元,大多数就是战争借款,后来中苏交恶,我们不得不在极度艰难中“勒紧裤带”还贷,“大饥荒”的爆发也有此一因。战时牺牲15万多人 (近些年因又有事后补报的因伤病死亡者,确认烈士为18万人)。这对国内内战刚结束,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奇葩的是,做出如此巨大的民族牺牲,打了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战争的中国,却成了愤青嘴里的“朝鲜战争中受益最大的国家”,据说是奠定了“大国地位”云云。似乎中国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得之于朝鲜战争中战胜了美帝,而不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真叫数以千万计的死者心寒。
其实愤青们所谓“大国地位”逻辑从根子上就充斥着无知。朝鲜战争充其量是打了个平手,越南战争中美帝的失败却是无可置疑;阿富汗战争苏联也输得十分彻底,甚至引发了联盟的解体,谁知道越南和阿富汗的大国地位在哪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克里姆林宫的红旗落地后,俄罗斯历史课本上关于朝鲜战争的描述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即由美、韩的蓄意挑衅变为大胖“南侵”。六十年过后,三八线两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金家王朝的“南侵”意愿。炸毁韩国客机,制造仰光爆炸事件,绑架日本渔民,制造核武器,最后发展到挑衅当年共同作战的“兄弟”,真为数以万计的志愿军英魂感到不值。
我觉得朝鲜战争最大的“价值”就是开创了愤青文化,当年太祖为了激励士气,抛出了很多类似【纸老虎】、【美帝是“铁多气少”,而我们是“铁少气多”】等在中国人中间口口相传的言论,今天中国所谓的鹰派和爱国者与太祖的路数并无区别,这种靠煽动来虚饰现代战争的残酷性的行为越来越缺少市场,是因为民众足够理性不吃这套了,该“价值”无疑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