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窗外云起云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hao1960

博文

胃里的爱国主义 精选

已有 4512 次阅读 2008-11-25 23:14 |个人分类:屐痕处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作别了东升的旭日和彩云,登上返回西安的航班。机上早餐竟然还有一盒热气腾腾的白粥,心中一热,长时间对境外航空公司的不满,一下子被软化被稀释,化成热气,蒸发得不见了。

人的胃真是贱骨头,所谓吃了人的嘴软,其实不是嘴软,是心软了,化成了柔柔的棉花糖。记得几年前也是从境外回来,由虹桥机场入境,首先在候机楼餐厅要了一碗酸汤面,虽然像所有大陆机场一样,食品价格高得离谱,机制挂面也委实不敢恭维,但毕竟是面条,是朝思暮想的酸汤面。人对食物的思念不是基于神圣的信仰,也不是亢奋的情感,而是从胃粘膜传导出的火辣辣的信息。据说胃粘膜是有记忆和选择功能的,儿时的嗜好,故乡的口味,会被长久地积淀保留下来的。

 

多年前在网上看到一篇《床上的爱国主义》的文章,乍看题目颇有些愤愤然。但文中拉出李香君、羊脂球、赛金花、小凤仙等说事,还真让人感到上床不上床,与谁上床,并不仅仅是私情,还关乎爱国的大事体。而胃与爱国也还真有联系,这里有几条现成的硬材料。东吴人张翰见秋风起而思故乡的莼菜鲈鱼,辞了晋朝的官回家,是爱国兼爱乡。更早的伯夷叔齐俩兄弟,宁愿挖山中绿色食品蕨菜也不肯食周粟,是爱国主义的经典文本。可以类比的还有朱自清教授不吃美国面粉,是爱国主义的现代教材。生理上的胃粘膜蠕动与否,竟然与伦理学和政治学上的气节有牵连,看来形而下与形而上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的。

胃的需求既然与爱国事体相关,所以饮食之事绝非小事。我们常把国家贫困形容为吃不饱穿不暖,“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人们从胃的角度对暴政的抨击。于是,菜蓝子、米袋子就成了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而解决十三亿人的温饱问题也成了我们政府最引以自豪的卓越贡献。这样看来,在鸡蛋中添苏丹红,在牛奶中加三聚氰胺,表面上是作贱形而下的胃,实际上是仇视形而上的爱国主义。千里长堤,溃于蚁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上纲上线,而确实是此中消息互通,密切相关。

弘扬爱国主义其实不必悬空抽象,让大家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热爱故乡的一粥一饭,都是切切实实的爱国。韩国人为了让国民选购本国产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到处张贴着“身土不二”的广告,爱国与商业促销共赢。

有人说,聪明的女人要勾住男人的心,先勾住男人的胃。这话可以稍加扩大,要凝聚国民的爱国感情,首先保障国民胃的健康、安全。

爱国主义,从胃做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488-48368.html

上一篇:大学与大楼
下一篇:旅美散墨
收藏 IP: .*| 热度|

3 周可真 武夷山 阎建民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