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是一个默默的理想主义者。
从大学开始就是,或者说从小就是。一直以来做老师是我的理想,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班主任觉得我填报师范院校有点大材小用,就对我说,非师范类院校也可以留校当老师的,而且是大学老师。但是那个时候大学老师压根就没有出现在我的概念中,直到高中毕业后的十年,我才知道大学老师的生活远不是我所看到的我的师长们的生活。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SCI的影响力逐渐体现,硕士时候的工作头一回写成了全英文的文章,并且发表,让我受宠若惊,对于英文一直不太好的我来说,发表SCI论文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接下去的博士阶段,就在做实验和写文章的日子里面度过,因为要留校就必须有足够的资本。所以真的留校做了老师之后才发现,大学老师并不是单纯的一个走上讲台的教书匠。
当别人都在努力的写SCI,整理博士阶段论文的时候,我在努力的看教材,上网看授课视频,做教学笔记,参加试讲,做ppt,写教案。我还记得第一次上讲台时候的紧张,听课的老师和善的说,你讲话的语速太快了,而且你一点没有笑容,谁知道我当时大脑里面都是空白呢,教鞭拿起来放下去了好多次。
教学真的是需要积累的,一个好的老师也是在经过很多学生之后才能成为好老师的。
当我再抬起头的时候,我发现周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了。课堂上我们会一起讨论一些学术或者非学术的问题;实验室里面,会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喋喋不休的争论;为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开设了设计性实验,一遍遍的沟通指导。课后他们也会来找我聊天,他们会叫我大叔,他们会和我吐槽,他们会哭着打电话,也会笑着报告好消息。他们毕业,我去车站送他们,上海站的夜晚,还记得他们在车厢里面哭成了泪人。
我的高中同学大学士在东北片某校任大学老师,他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仅使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学长,所以我们怀着更加深厚的感情,学校不是依靠老师的成绩,而是在这些年复一年的学生的装扮下,才显得精彩”。
是啊,作为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学长,从他们的角度去设计大学课堂,以他们的发展为教学的中心,不断的提高自己,更好的帮助他们。
昨天教学检查时候一个老师看了我的青年师资培养,问起了职称的问题,其实职称是优中选优,而我这样一个有点“偏科”的青椒,除了达到基本要求外,离副高还差很远。朋友们都说,上课过得去就行了,但是我却最不爱听这句话。做事没有什么是过得去就行的,不努力就不会有回报,科研如此,教学也如此。
我总是自嘲自己是一个资深讲师,我也乐得做一个资深讲师,我并没有放弃我的科研或者我的教学,只是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去不断平衡,寻求突破,做一个默默的理想主义者。
这学期的课程结束了,从最早的时候看孩子们对课程的那种莫名与无聊的感觉,到最后的设计性实验中的努力和认真,这就足够了。当我可以放手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的时候,就足够了。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还有方法和运用,还有关心身边的事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作为青椒的我还有很多要去学习和积累。
很感谢这些孩子,让我依然坚持着最初的理想,默默的与他们一起前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