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junappl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junapple 喜欢上课并且不断钻研如何上课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博文

我教本科生写论文 精选

已有 10313 次阅读 2017-6-5 00:1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科生毕业论文要不要存在,每年毕业的时候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声音。存在,因为这是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术写作,也是科研实践表达的一种方式和媒介,这种训练对于学生今后的相关写作是很有帮助的。相反的声音,可能会觉得很多时候本科生实习见不到人,最后半个月东拼西凑一个论文,一点训练效果都没有,何必在继续呢?但是不可否认,在大学教育中,学术写作的内容是很重要的,这是学习对实验研究的数据整理、科学表达、总结提炼,学习文献查阅、比较与综述,学习表达的一个必要的环节。

我一共带过三个本科生,幸运的是,这些本科生都自己完成了实验研究,虽然一开始有很多磕磕碰碰,但是在老师不断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学习到实验技能,完成实验,分析数据,直到撰写论文。当然论文一开始会很稚嫩,但是经过不断的修改和磨合,最终还是会呈现一个很好的版本。

作为理工科,教写论文的很关键一点就是有实验数据,也就是实验要设计好,数据至少要完整。所以从一开始带学生实习,我就要求学生实验数据必须记录下来,并且要在实验的时候就按照论文上数据处理的模板,画表格填数据。对于一些别人论文上没有的模板,就要自己想,再和我讨论。

在有数据的基础上,先是让学生将自己做了什么重复一下,然后列一个提纲,在这个提纲下,再把论文充实完整。每一个部分其实就和一些期刊论文内容类似,我就会要求学生做模仿,先模范写。一般模仿写很容易出现就是抄袭。诚然,一些溶液的配制或者仪器、试剂等,写作有套路,我对学生要求就是规范即可。但是对于结果、讨论、总结等,则是要求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这就进入了第二个步骤,总结与改写。

对于每一个结论或者讨论,有些是与学生交流时候跟学生说的,有些是学生模仿的。这部分最大的内容不是雷同,而是没有逻辑性。因此在模仿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并改写相应的文字,达到让自己的讨论或者总结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也不失科学性和阅读性。先是总结自己的结果,一般多为递进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所以先理出思路;再是按照思路将话语排列,中间加上相应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然后;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所以;因此;由此可见等等,将要说的话变的有逻辑性。这样,即便是模仿了别人文章的一些句子,经过这样的分解与组合,也就自然而然变成自己的话在被写了下来。当然,参考了别人的研究工作,一定要加上引用,并且我曾经还要求过,将引用的文字在原文献上标注下来,然后再看怎么加入自己的文章中,而不是照抄加引用,这样也是没有思考的。所以这个过程就是写作训练的过程,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仅仅是自己埋头猛写的话,不说是不是抄了别人的文字,就连自己的实验结果,也是不能很好的表达的。

学生的稿子自然是要老师修改的,所以第三步就是改稿。一般我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学生面对面的修改,就和上面那种一样,修改即是教;一种就是用word的修订模式改稿,改完了,还需要再边上做批注,告诉学生为什么要修改,大到整个段落的顺序,小到标点符号,一一说明,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修改稿件的过程,也是对他自己以后改稿能力的提升。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要在学生与老师配合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肯学,老师也肯教。所以我说,我是幸运的,我遇见的学生都是愿意自己独立做实验,独立写论文的,当然这样也常常会拖到很晚,很多人早就交了论文了,而他们还在跟我一稿、二稿、三稿、四稿的来回。可是我仍然坚信,这样的指导是有效且必须的,并且这种指导应该在本科阶段就开始,而不是到大学四年级实习后才开始,应该尽早的让学生掌握阅读科学文献和学术写作的能力,锻炼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提炼和总结。

本科生中很多人将来也许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研究,但是大学里科研实践的过程,对于他们今后来说却是一笔很有价值的经验,当然取决于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投入的多少。我们不仅仅是要培养一个会做实验的,会考试的学生,还应该是一个会表达,会思考的学生,这种思维能力,他们将一生受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3127-1059069.html

上一篇:做导师or做研究生
下一篇:细微处见真知——微课制作的感受
收藏 IP: 180.170.24.*| 热度|

10 蒋永华 梁洪泽 郝秀东 虞左俊 杨小军 姚伟 李曙 李哲林 王林平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