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hidag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shidaguan

博文

大学生不妨多读点“烧脑”的书

已有 4349 次阅读 2017-5-8 10:59 |个人分类:教育视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生, 阅读, 经典, 烧脑

近日,据媒体报道,西安部分高校的借阅数据显示,除专业书籍外,文学类、哲学类图书的借阅率最高,其中超过六成大学生读过四大名著,但不超过三成完全读完原著,多以影视作品和简本替代。同时,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平时的阅读主要满足消遣和应试两种需求,最喜欢读各类小说。


虽说闲暇里读不读书,读什么类型的书,是个人的权利,但所谓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的阅读数量和层次关涉国人的精神文化涵养,马虎不得。有调研数据显示,高校大多数学生平均每天课余阅读时间为1至3小时,一半左右选择利用零碎时间读书,且阅读电子书多于纸质书。这说明在快节奏、碎片化的社会环境里,零散式和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不用担心大学生读书的数量,而要关心他们阅读的质量,即是否敢于读一些费时、“烧脑”的作品,以此提升阅读品味,磨砺阅读心性,培养批判思维。


当前信息爆炸、电子终端设备普及和个性独立等时代发展因素,使得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方式及时间分配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与大学生休闲、专业发展、兴趣养成等方面的需求相适应,对大学生的有利性不必赘言,但其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来,无论是消遣还是应试性阅读,都不应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二来,大学生基于互联网的浅阅读应有限度。要知道工具性阅读和网络阅读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在零散时间里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但很容易让人浮躁和片面,不仅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错把信息当知识,更错把知识当智慧,缺乏系统的逻辑体系和对认知对象的评判性思考。


近年来,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和政府对文创产业的大力支持,使文创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一些网络小说通过电视剧改编收获了不少年轻读者,但大量有内涵的经典作品还有待开发,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对于经典著作和纸质作品研读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国外发达国家的阅读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市民阅读存在回归纸质图书的潮流,电子书的销售放缓,而纸质图书的销售稳步增长。二是欧美知名高校认识到经典名著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养成的重要性,而强调学生的经典研读。


所以,我们必须形成一个阅读共识,即不仅要利用零碎时间读一些有乐趣、易读的轻松读物,而且要花整块时间读一些枯燥、难读的经典作品。因为轻松读物虽然易懂、好读、不用动脑,不少却缺乏营养,艰涩作品虽然难懂、费劲、耗脑细胞,却不乏精品佳作,尤其是经典作品。没有这种基本的阅读观,敢于阅读“烧脑”作品的勇气和静心研读经典“烧脑”作品的实践,我们的阅读面和思维层次就会在原地打转,难以提高。


作家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说:“我认为脑子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可疑之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则认为,在一个意见领袖时代甚至网红时代,“讲理”者越来越少,阅读纸质书籍与名著越发重要,因为这是促进自我启蒙、培养理性的最佳方式。阅读“烧脑”的书,过程是痛苦的,但却是攀登思想高峰的必经之路,也是无限接近于“思维的乐趣”的体验。相较于“娱乐至死”带来的快乐,思维的乐趣和理性精神的培育更应该成为大学生乃至每个读书人的追求。(肖纲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373-1053630.html

上一篇:重磅:事业编人员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啦!
下一篇: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
收藏 IP: 140.207.35.*| 热度|

4 冯大诚 张海权 王启云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