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浙大教授经费问题受审。不由得感叹道:重大项目害死人啊!联想到笔者这几年一直在批评所谓的重大项目,借机还是啰嗦两句。这篇报道中有一句话很有趣:“陈英旭是2008年正式接手苕溪课题,课题的实施期为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但其中国拨经费2009年4月才到位,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更是迟迟未能完全落实。”(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7/280498-1.shtm)这句话很有技术含量,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经费拨款时间与项目时间的严重滞后,并且政策规定到指定时间经费用不完收回。这项政策很歹毒,由此衍生出突击花钱的特色游戏;其二,很多项目的所谓地方或企业配套,大多是假的。国家本意是调动国家与地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科研,从而形成收益与风险共担局面,然而实践证明,这项政策彻底失灵,无它,地方也没有多少钱(有也不舍得用在这),大家都在争抢国家那点钱。
篇报道中看到陈教授也是各类荣誉称号等身的人,相信是非常杰出的人才,可惜这么优秀的人才被重大专项这个所谓的重大项目给害了。不客气地说,现在所谓的重大专项,很多就是同领域大佬们一起照照镜子、洗洗澡、排排坐、分分果子的游戏。以前曾调侃道谁应该对这个国家的科研颜面负责?那是那些重大项目获得者应该反省的事情。联想到每年十月以后,中国人就开始处于诺奖发情期,各种声音不断,总要折腾个把月,其实大可不必,只要看看我们的重大项目做出了什么就可以了。相信,此刻,陈教授肠子都悔青了,趟那趟浑水干什么呢?可惜悔之晚矣,我们只能替他惋惜!希望,以后如有机会踏踏实实地做点事,为国为民,更为自己的荣誉!(我不是很同意对于此类人一棍子打死,今年曾组织学生讨论学术不端事件的违规者是否还有资格从事科研的话题)
这几年重大项目之所以如火如荼,据笔者分析,其原因有三:其一,国家科技投入增加了,而经费分配模式在基本层面上没有实质性改动,无法跟上这个脚步,重大项目恰好是一个不错的化解分配难题的方法;其二,管理部门的政绩取向(当下官员考核模式,无解)每个管理者都期望在自己的任期内有所突破,彪炳后世;其三,科研评价体系的暗中配合,导致科研人员被引领到申报的行列中,一旦获得,好处多多。笔者多年前曾向朋友聊过一个中国庸俗成功学的发展路径(科研系统):博士(海外最好,土博最好老板人脉很广)、发表几篇高影响因子博文、面上基金、职称上来,然后获得杰青、接下来搞到长江(现在称号较多,最好这个级别的)、获得重大项目、再获得国家的三大科学奖项其中之一(排名前两名),最后就是通向院士宝座之路(这里包括运气成分),这一路走来,不知有多少浅滩与暗礁,呵呵呵,早看透,早不痛苦,早解脱。哈哈哈哈
最后给科技管理部门提几点建议:1、大量压缩这些大而无当的所谓重大项目,对于科研人员提供保障性科研经费支持,成绩突出者直接支持(数年前,据报道有一个浙大博士生解决了重大数学问题,笔者曾撰文指出,国家应该立马支持该学生一项杰青,让有才华的人安心学问,别过早踏入这些充满陷阱的竞争行列中,也不知这事是否有结果);2、科研经费由于发放时间的滞后,不能采取到时收走的馊主意,以此鼓励科研人员的节俭精神和维系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毕竟科研申报有丰年也有歉收时期,这样有助于缓解科研歉收时期的科研活动得以继续(其实,中国大多科研人员都是从过穷日子开始起家的,原本会过日子,硬是被这些垃圾政策逼迫成了贪污犯);3、管理部门组织力量,做一项测评,大体给出一个学科支持力度边界,即科研经费的可能性边界,超过这边界一律不准申报,不论何种牛人都不允许,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谋子给铁道部拍的那部破片子,竟然要价1850万,如此不正常行为不能再科技界重演)。为了减轻科技管理部门的资金发放压力和逐渐递增的申报工作量,笔者再次建议:减少重大项目的立项(重大瘦身),中、小项目扩容,同时大范围增加科研人员的保障性科研经费投入(这是由水桶短板理论决定的,当中国科技界由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必然会带来实质性的能力飞跃,正所谓:缘木求鱼,不如退而结网)。
2013-7-30于南方闷热中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