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到曹聪博士的博文,提到某专家拥有亿元重大专项项目,如今涉嫌违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671-710545.html ),处于被调查中。这个话题突然勾起俺的一些兴趣,这几年来一直在批判国家的所谓大项目举措,认为这些所谓的重大项目对于当下的科技界来说弊大于利,并且造成三个大的弊端:其一,资源利用效率存在严重问题,加剧了总体经费紧张的局面;其二,这些项目的设立助长了科技界的歪风邪气,破坏了有效竞争机制;其三,重大的认定充满主观性,其中暗藏了许多不透明的寻租空间,裁判员与运动员可以玩变脸游戏。笔者一直认为:在中国整体科技水平有待提升的背景下,真正的前沿研究并不是很多,此时应该严格限制所谓的重大项目,给中、小项目扩容,以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中国科技的整体实力,形成水涨船高的局面,然后再适度扩展重大项目不迟。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并稳住科技界,塑造踏实与安静的学术氛围,加大政府的保障性科研投入,合格者以中小项目的形式被连续资助,以五年为一个考评期,合格者继续支持,或者选择退出保障性支持参与项目申报,这相当于科技能力的孵化期,它的好处是可以降噪,减少不必要的申报,并且养成安静的学术氛围。可惜被强大政绩动机驱动的管理部门,为了政绩只争朝夕。所有这一切,仅仅依据一个很成问题的预设前提:大项目与大产出的简单线性关系。所以如今科技界普遍形成了一种很势利、很荒谬的有色眼镜:有钱(项目)的人就有学问、有能力;没钱的人你什么都不是。这很具有中国特色,如今我们已经知道科技界产生了一些项目牛人,只是不知这份成绩单与投入是否匹配。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容易产生科技富翁的项目类型,按项目大小排序:
1、重大专项(亿元数量级,已经催生出亿元牛人,类似于金融大鳄)
2、973、863(千万元数量级,通常973项目的资助额度3000万,千万俱乐部成员类似于CEO)
3、杰青、重点、重大等(百万元数量级,类似于市场中的老板)
4、NSFC等(数十万元级,这是目前科技界的骨干与工兵,类似于白领)
5、省市、部委项目(二十万元以下的科技蚁族,类似于工薪阶层)
6、自筹经费型(科技界的流浪汉、屌丝,靠打短工与当麦客为生)
有兴趣者,请参与遴选中国科技界拥有科技经费前二十名的科学家?
2013-7-23于南方临屏涂鸦(明天有课,未完待续)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