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的十年与科学界公共领域的形成
李侠
春节前接到张其瑶老师的微信,问我是否有时间就科学网的十年写点文字,当时爽快地答应了,原因有二:其一,我与科学网共同走过了这十年,有很多真切的个人感受在心底激荡;其二,科学网日益成为中国社会中颇具影响力的科学界的公共领域,其对中国未来的引领作用将愈加凸显。
我是2007年进入科学网的,具体获准进入的日期,由于雅虎邮箱的停掉,已经无从可考。记得开博后由于上课等杂事的羁绊,过了几个月才开始在博客上发文,从现在可以查找到的最早博文来看,是2007年底的事情,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应该算科学网早期的参与者之一,而且不久有幸见到科学网的第一任主编赵彦先生。那一年我40岁,而今,科学网已经10岁了,我也到了知天命的50岁。抛开个人情感不谈,仅就科学网的社会功能而言,其意义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与挖掘。
科学网的十年所带来的最大意义在于,为科技界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所谓公共领域原本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意指一个具有批判功能的意见自由表达空间。简单来说,它的特点有如下几个:公开、自由、平等、独立与具有批判精神等。而这些特质对一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前曾说:考察一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只要看看它的公共领域发展状况就可做出初步判断:大凡公共领域比较发达的行业其发展往往比较健康,反之亦然,比如各级行政机构,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强制力遏制公共领域的发展,导致其“状态-结构-绩效”往往很糟糕。
众所周知,科学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从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之后,其发展模式与传统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它的发展日益离不开诸多社会资源的支撑,否则它一天都无法存活,同时,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越发依赖科学,在这种共生关系中,有效的反馈与互动就是一种必要的双向约束。仅就中国科技界而言,其体量已经很大了,如2016年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4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710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24万人。从这组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科技界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合理配置好这些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率与效能就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来支撑与监督,否则,一旦出现严重政策偏差,其危害非常巨大,甚至大到需要几十年才能消除的地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网构建了一个有远见的平台,它为科技界提供了一种基于共享、交流与反馈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达到交流和理解的前提下,那些具有共性的科技界话题通常由某个不经意的时间节点和个人表达涌现出来,然后就是热议、争论与反驳,最后形成共识,而这种共识又通过多个渠道散播到远方,从而形成对科技界的存在方式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方式的影响与改变。诚如哲学家怀特海所言:观念冲突不是灾难,而是一个机会。
时至今日,任何科技界的重要话题:如政策的制定、人才的承认机制、资源分配、奖惩的颁布以及科技评价体系等诸多科技界的核心话题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高度的关注与反思,所有这些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型塑中国科技界的精气神。坦率地说,今天任何科技政策的出台都无法绕过科学网的来自众多独立博主的评判,这也无形中促使决策者审慎决策并尽量吸收来自科学网的声音,从而最大限度上遏制政策制定者的傲慢与短视,并无形中促使政策直质量的提升,所有这一切都源于科学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只有公共领域的存在,科技共同体才能从虚拟变为现实。我曾在多个场合说过:中国科技界是中国所有行业中效率最高、表现最好的领域。之所以有如此相对出色的表现,皆源于它的传统以及存在多个相对开放的公共领域,这些公共领域以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全天候监督与反馈,让一切违规行为的运行都增加了难度,以及相关者的心理成本,从而使普遍的监督与激励成为可能。试问今天中国还有哪个领域可以用占GDP仅仅为2%的投入就取得如此杰出的成绩呢?这一切皆源于诸多规模不等的公共领域在有效发挥功能,显然科学网就是其中成长最快、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公共领域。其引领作用不可小觑,这也应了英国哲学家迈克尔•罗森的观点:正确的行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表达。
这十年来,我在科学网博客上写了各类文字有1000余篇,其中对于科技领域的诸多话题都以在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是否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起到些许作用,我无从知道,但是,其中有两件事我印象深刻:其一,2011年开春的时候,在博文中曾粗略提出过建设科学网大学的设想,那时朱清时的南方科技大学以及后来的国科大、上科大都还没有建立起来,有很多科学网友热情跟进,很是热闹一番。虽然那是一个虚幻的念想,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当下的大学办得很不理想,必须改革,但到底怎么改并没有一个定势,大家在一个念想的召唤下,分别提出了自己心中对于大学改革的设想与渴望。其二,2013年春节过后,关于院士年龄分布的小博文曾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后来院士制度终于有了微小变化。不论如何,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变总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这期间还有一段趣事,一次张杰院士在学校举行的一次会议的间歇,还特意与我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我们的草稿进行了细致的修改与建议,他希望我们能对此做一些更为深入的研究,并有意促成一些潜在的合作,后来考虑到获得相关信息的困难以及我自己的时间原因,放弃了这番美意,最后以一篇学术文章结束此事,不过这段往事和情谊回忆起来还是很令人感念的。
科学网作为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平台,拥有众多的人才与知识优势,理应走到时代与公众的前面。一则,可以促成科学共同体的交流与进步研究纲领的重建。以此打破科技界根深蒂固的教条主义的桎梏;二则,由于其独特的知识优势也承担了启蒙民智与引领社会的职责。前者就是通过科学传播(科学普及)来实现的;后者则是通过公共领域的批判功能,使科技界处于自律主导的有尊严状态,使之时刻保持在高效与高质量的发展轨道上,并为整个社会构建新的“状态-结构-绩效”认知模式,以此荣耀我们的理性与自豪,并倒逼其他那些令人气馁的停滞与僵化的领域发生深刻的认知上的改变。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科学网仍需加大投入力度,最大限度上吸纳人才和知识,不论风云如何变换,谁拥有了这些资源,谁就拥有了力量、权力、责任和未来。祝科学网越办越好!
2017-2-3于南方
【博主跋】这是春节期间应张老师之邀而写的小文章,刚才打听已经刊出,发表在《科学新闻》2017(2)上(应该是这期)。时间真快,一晃十余年的时间过去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诚哉斯言。合作愉快,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1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