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猪肉涉及民生,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它当成大事来抓,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确保猪肉供应平稳肉价,相信不久我们就能见到成效。
而在此次舆论对肉价的热烈讨论中,有一个观点值得注意——有人将猪肉价格上涨与环保联系起来,认为是环保标准过高、执行过硬,导致了生猪养殖企业难以维持,进而催高了肉价。这个观点在较大范围内传播,并获得不少人的认同。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是比较偏颇的。
首先,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是季节性因素,通常夏天猪肉价格会出现下降,天冷后会有一定上涨。眼下正处于贴秋膘时节,猪肉需求量增大。
第二是“猪周期”现象。也就是说,猪肉便宜了养殖户会相应缩小养殖规模,但这个价格传导有一定滞后性,等到养殖户的猪要出栏时由于生猪供应量小,猪肉价格则会上涨。于是养殖户又会扩大规模,使得猪肉价格总是处于波动状态。
第三是猪粮比影响。养猪的主要饲料是粮食,猪肉价格和粮食价格息息相关。粮食价格贵了,猪肉价格自然也就跟着上涨。第四受国际市场影响,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每年都会进口相当部分的猪肉。第五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会有一定的储备肉,在猪肉价格便宜时储存,价格高时候再放出来平抑物价,这也是对市民和养殖户的一种保护。
今年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非洲猪瘟。这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同时也是突发性的。在上述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猪肉价格上涨。其中,环境整治的因素不能完全排除,但并非主导性的,且这是我们消费猪肉应该付出的环境成本。
几千年来,中国农村都是用传统的方式养猪,大规模的养殖场还是最近几十年出现的,需要一个规范化、现代化的过程。过去,我们习惯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牺牲环境来降低成本的做法,生猪养殖业也是如此。这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种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驱使下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影响了我们的实际生活水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
环保是不能打折扣的,环保标准也是不可逆的。就生猪养殖业来说,必须对原来不规范的养猪方式及养猪废弃物处理进行整治和处理。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值得的。实际上,国家对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从几年前就开始了,猪肉价格并没有因此就大幅度上涨。
过去人们常说环保没有牙齿,所以缺少执行力,没有多少人把它当回事,正因为此,中国的环境污染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这两年,中央政府连续出台强有力的措施,为环保装上牙齿。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央保护环境的决心。这是中国发展模式整体的脱胎换骨,这个过程不可能是轻松的,要承受疼痛要付出成本,但决不能因此就走回头路。
对环境的整治,常常要做痛苦的取舍。这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理解的声音,尤其是受到直接影响的企业及产业,它们容易有抵触心理。但社会作为整体需要对孰轻孰重有清醒的认知,政府需要做好平衡。拿这次猪肉价格来说,政府一方面要尽快采取措施稳定猪肉价格,另一方面可对养猪业进行补贴,帮助养猪户降低养殖成本和畜禽废物污染治理成本,加大畜禽养殖中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一方面可以减轻污染,另一方面也可带来一定的受益补贴成本。
从长远看,养猪业和污染治理一定是相辅相成的。既能吃上美味健康价格适中的猪肉,同时又享受青山绿水的环境,这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
本文以《猪肉价格上涨,莫怪到环保头上》为题,刊于今日(2019-9-4)《环球时报》:http://opinion.huanqiu.com/hqpl/2019-09/15404233.html?agt=1543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