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韩国新任总统文在寅指示国防部重新对“萨德”用地进行适当的环评。随后,其国防部相关人士表态已着手开展相关工作,并将在与青瓦台沟通后制定出新的环评方案。据悉,国防部已着手准备重新启动环评程序,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战略环评。按以往经验,完成一个大规模的战略环评可能需要一年时间或以上。这样看来,萨德系统的进一步部署工作也将因此推迟或暂停。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际目光聚焦的这样一个重大国际问题,“环评”这一环境政策工具突然进入了人们视野,并给了环评能否成为文在寅翻盘萨德底牌的猜测和期待。
就萨德本身环境与生态影响和风险而言,无论其占地面积,还是X波段雷达(AN/TPY-2)运行可能造成的辐射性污染,尤其是土地使用功能由高尔夫球场转变为军事基地,都可能给周边地区和居民带来的战争风险及相应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的风险以及生态与环境危害无疑是显著的。这也是萨德系统一直以来被韩国民众尤其是基地周边居民普遍的、坚决反对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韩国《环境·交通·人口等的影响评价法》(简称“综合影响评价法”)中第4条规定,项目面积在33万平方米以上需开展战略环评,33万平方米以下按项目环评管理。而去年萨德启动时,韩国国防部将整体项目面积(70万平方米)分为两个阶段使用,其中第一阶段的供地面积约为32平方米,这样就将每一块供地面积“圈”在了开发项目的环评范围,貌似有意“规避”战略环评。显然,这种通过分块用地、分期供给的做法实质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所谓小规模环评难以科学、客观的预估萨德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及风险,更无法消除民众顾虑和反对。而按照韩国环评制度和相关程序,必须先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后才能进行“环评报告编制”及后续审查环节。甚至可以说,居民意见在韩国环评程序中作用巨大。因此,作为刚刚经历选举大战的新任总统,文在寅是否意欲借环评中的“民意”来顺势解决棘手的“萨德”问题?这一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据悉,韩国国防部甚至考虑回到决策“原点”,对部署萨德相关决策进行战略环评,而大规模的战略环评将耗时一年多,情况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根据韩国环评制度,凡涉及较大规模土地利用的开发活动,都需要进行所谓“事前环境审查”,即需要充分开展环评并获得环境行政许可,方可进行项目策划与实施。这意味着萨德系统部署涉及改变土地用途因而变得更加复杂,这至少将拖延萨德系统部署的时间。
评价是一种权力。美国环境政治学者博伊斯将购买权力、决策权力、议程权力、评估权力和事件权力视为应对环境问题的5个权力。着眼于为决策提供咨询的战略环评,至少包含了决策权和评价权两个方面。当下,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伦理及道德问题或者政治问题的范畴,而呈现综合性与复杂性。因而,战略环评也就具有超越上述领域问题的“权力”属性。环评不仅可以作为一项预防不良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还可以作为调解国际政治敏感话题、处理棘手国际关系的一项政策工具。因此,通过环评,可以延缓、暂定直至中止“萨德”系统部署,甚至撤消已经部署的雷达和发射车。
但是,环评毕竟还只是一项服务于特定政策目的工具和手段。萨德背后国际关系因素复杂,牵涉的利益纠葛杂乱。韩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影响关注也会让位于其对国际关系与半岛形势的研判,技术语境的“胳膊”也终究很难拧过政治语境的“大腿”。
总之,将环评作为左右“萨德”的支点,关键在于究竟是真心想发挥环评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假借环评体现的“民意”顺梯而下解决掉萨德这一“烫手山芋”?还是文在寅既不想得罪中俄和国内民众、又不至于弄僵同美国军事关系的“缓兵之计”?尚待进一步观察。
最后还得补充一下,环评也只是一项环境管理手段、政策工具,还只是一个程序。文在寅欲通过“环评”翻盘“萨德”,是否是他的底牌,还是取决于文在寅政府与美国关系的亲疏,这恐怕才是底牌背后的考量吧。
此文以《萨德用地环评有何玄机》为题刊于2017年6月10日《环球时报》: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7-06/10812455.html
附图:
图1 2017年6月9日晚10点,央视新闻频道相关报道截图
图2 国内该领域首部学术专著《战略环境评价导论》(基于本人的博士学位论文),科学出版社,2003
图3 《环球时报》本文截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