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商贾奇才胡雪岩

已有 4509 次阅读 2013-6-24 08:28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胡雪岩, 商人, 晚清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但由于中国历来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商人是少之又少。我听说过的著名商人有陶朱公、沈万三、胡雪岩。现在流传一个说法,说为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可见胡雪岩的地位非同一般,那么胡雪岩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能够红极一时?为什么能够在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带着这些问题我拜读了潘强恩所著的《商贾奇才胡雪岩》。

胡雪岩,1823年出生于安徽绩溪人,父亲早逝,自幼家贫,开始时以帮人放牛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捡到一包金银珠宝,他没有见钱眼开,而是将东西还给失主,失主感恩给他提供的一个工作机会。他在钱庄当学徒时,勤奋好学,做事极认真,深受东家赏识。后挪用东家白银500两,资助王有龄捐官。王有龄发达之后,知恩图报为他经商提供了诸多便利。于是,他创办了阜康钱庄,开启了辉煌的商海生涯。此后,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方开启财路,涉足钱庄、生丝、典当、房地产、军火、国际贸易等领域,终于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富。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回起义,为其筹措军饷,获二品顶戴,赏黄马褂,赐紫禁城骑马的殊荣,成为晚清唯一的一名红顶商人。同时,他还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创办了“胡庆余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后期陷入李鸿章和左宗棠之间的政治斗争,再加上洋商的排挤,终于于1884年破产,一代商界巨星陨落。

诚信是他成功的最基本条件。胡雪岩作为一个商人,深知诚信是商人的立足之本。在创办胡庆余堂时,就指定了“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方针。在开办阜康钱庄不久,绿营军官将一万两千两白银存在他的钱庄,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他根据当时的利息为他办理了存折。罗尚德死后托老乡来取钱,老乡认为无凭无据可能会空手而归,但胡雪岩确定了身份后,就爽快的把钱给他们。

善于抓住商机、把握机遇,是他成功的另外一个条件。他总是能够做常人之不敢做、做常人之不敢想的事情,认真分析情势后敢于冒险。在他开办钱庄之初,他启动资金不足,通过分析自己的情形,通过借鸡下蛋的方式顺利的创办了钱庄。此后,他抓住商机,敢于冒险在生丝生意、军火生意、房地产生意,都取得了成功。

机智果敢、处变不惊是他成功的保证。在阜康挤兑风潮波及杭州时,杭州主事的螺丝太太,被突来的变故弄的不知所措。他回到杭州正遇上店里开饭,居然有闲情逸致去看伙计们的饭桌,然后还和他们一起吃火锅。在天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他做出吸收太平军官兵存款的决定,为自己融资。此事风险极大,弄不好破产不说,而且可能需要掉脑袋,他在细致的考虑后,凭过人的胆识与气魄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放权。阜康钱庄的生意由刘庆生为他打点。生丝洋庄的生意几乎有古应春为他打点。

能够因人致用,人尽其才。胡庆余堂一采购人员误将豹骨当虎骨买回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他经过了解后,发现这一采购人员非常可靠,就原谅了他,并将打小报告的员工辞退。刘三才是他的舅子,但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整天无所事事,将自己的产业败光了,但胡雪岩并不因为他的劣迹而否认他的长处。后来在他的引导下,刘三才成为了他的心腹,并为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他具有豪侠气概、讲义气,交友广泛,能处处为朋友着想。在解决漕运粮食问题时,虽然漕帮乐意帮忙,但他发现漕帮也有自己的难处,就主动为他们解决困难,因此与漕帮的尤五成为好友。在第一次做生丝生意,虽然账面上盈利十八万两,但实际还存在亏空,他总是照顾朋友的利益,自己承担损失。

善于笼络人心,待人以诚。他总是能够急人之所急,为别人解决迫在眉睫的事情,然后让其对他感激涕零,自愿为他做事。

乐善好施,树立品牌效应。在胡庆余堂创办之初,他出资雇佣轮船免费为游客摆渡,制药免费发给穷人,进京赶考的书生,还捐巨资给灾区。这样的做法,不仅给他赢来了乐善好施的名声,而且为他树立了品牌效应。

善于感情投资,寻找靠山。在非常穷困时就将钱投资到王有龄身上,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后又将小妾送给江苏学政,最后又投靠左宗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702187.html

上一篇:中国的乌托邦在哪儿?
下一篇:百合花开
收藏 IP: 210.72.128.*| 热度|

6 朱晓刚 张全成 邓昌义 徐大彬 郭鸿 zywsy20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