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明显感觉到发表论文是越来越难,也越来越卷。一方面期刊的投稿量大幅度增长,主流期刊根本不缺稿源,论文在初审阶段被拒的概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并没有增加。导致了供过于求,所以期刊对稿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从年初,到现在所投稿的稿件被拒了很多,都快被拒麻木了。不过很幸运的是,前几天终于有一篇稿件被顶刊(CCF 推荐列表的A类期刊)录用了,总算是送了一口气,算是给了一个鼓励奖。
这篇稿件主要工作是做资源共享的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的划分调度,主要贡献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一个新的适用于多处理器非精确混合任务的资源共享协议,并且证明该协议不会发生死锁,且任务在各个模式访问资源最多只能被阻塞一次;第二,提出该协议的可调度分析条件;第三,提出一种新的任务分配算法提高系统的可调度比例,并且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所提出算的性能。
从选题与创新性的角度来看,基本符合顶刊的要求。原因如下:其一,目前基本没有其它课题组做过这个工作,其二,所提出的方法比现有存在的方法性能更高。
所以,论文在投稿之前,算是信心满满。但该稿件第一次投稿顶刊的时候,还是被拒稿了。审稿人的意见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一看就是小同行,主要原因是在考虑资源的时候,假设了任务的资源必须在其各个模式的执行时间之前完成访问,这与实际系统是不一致。所以,限制了其创新性。此外,还提了一些语言与论文写作动机的意见。
对于顶刊而言,一般有一个审稿人给出拒稿意见,基本上都会被拒稿。对于审稿人提出的拒稿理由,我也是比较认可。这个假设确实与实际系统符合,限制了方法的应用。
稿件被拒以后,通过努力,后来发现把这个假设去掉,也不会影响所提出的算法的性能。也就是说,这个假设完全是多余的,不应该存在。第一次的失误,确实是过于心急,太过急功近利,导致直接被拒稿了。
在我的研究方向,稿件被顶刊拒稿以后,不能修改后重投,也就是说一击不中的话,就算后面修改好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而一个研究方向的顶刊也就那么两三个,一旦都被拒了,就没机会。
所以,在稿件提交之前,认真的吸取了审稿人所提出的意见,从稿件的写作,组织结构以及实验等方面多了很多修改。然后,认真校对以后,投到另外一个顶刊上。不过这次的运气不错,找了四个审稿人,其中一个审稿人给了小修,另外三个审稿人给了大修。最后,编辑给了大修的机会。
针对审稿人的问题,认真对待,逐一给出合理,且让人信服的回复。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该稿件终于被顺利的录用,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完成了今年的论文目标。
这次稿件投稿的教训主要是太过心急,有点急功近利,没有把工作做得更好。经验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不要着急投稿,要认真消除稿件可能存在的问题,只要这样才能提高稿件的录用概率。
更多精彩见本人微信公众号,按三秒识别关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3 2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