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了赶上这个本专业最高水平的年会之一,我选定了后半年出国,可喜的是,今年的年会就在华盛顿开。可是临近的时候,还踌躇了,因为没有报名注册,怕去了被人撵出来。
还好,前来开会的学生告诉我,没有人把门,你去吧。我战战兢兢的和我的老板去了。
还好,大大方方地坐下,聆听思索,真是受益匪浅。10年前在奥兰多参加会议的时候,啥也听不懂,就是看个热闹,感受一下而已,既有语言的因素,更有专业的因素。如今听起来,即使语言上有不通的,意思也是懂得,背后是什么伎俩心里都有数。连续听了两天,和10年前哥伦比亚医学信息系的老朋友打了招呼,让他们别忘了我,其中很多是美国医学信息学界的大腕。惭愧的是除了记住面孔和名字,没有专业上的papers让他们联想。感触颇多,顺手举出两个最重要的:
感受:题目不在多高,认真就行。既然能听懂内容,就是说没有太深奥的东西,但是老外无论多么小的题目,都做得很细,前言啊,背景啊,引经据典;未来方向也是思维奔逸,让人叹服。
启迪: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打开一扇窗子,把他们好的东西引进来,更重要的是把我们做的东西介绍给外面的世界。如果能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战略上的转移,也算不虚此行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196-46408.html
上一篇:
专业发展乱弹下一篇:
发现论文作者之间的协作水平,改善转化研究[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