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fan

博文

学术专著写作,编辑有话说 精选

已有 12463 次阅读 2020-7-2 13: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专著, 出版

今年,因为疫情蔓延,出版行业也受到了冲击。

最直接的是,图书出版和销售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先是出版社不能正常上班,传统出版流程的编辑、校对、排版因为大家不能见面而受到迟滞;接着疫情影响各行各业不能正常开工,尤其是高等院校不能开学,比较依赖图书馆馆配的学术图书滞销厉害。

然而,不管生活的路有多难走,都必须继续咬牙坚持往前走。

就算上半年过得再难,也要对下半年满怀希望。

所以,编辑们为了下半年的幸福生活,一直在加班加点出书,希望下半年一切正常后,读者们会欣喜地发现:哦,原来我在家里想看的那本书,已经出版了!

 

因为疫情的关系,出差组稿、参加学术会议都被取消,编辑们也都只能宅家里出书。

说真的,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不得不说,作为以出书为主业的编辑,能够沉下心好好看稿子,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尤其是看到一些作者写得认真、内容又好的书稿,编辑真的是非常喜悦的!

但是,完美的书稿也是比较难得的,总会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小瑕疵,这样就越发显出编辑的重要性了!

前些日子,我在看稿子的时候,想到最近看稿子时遇到的一些共性的细节问题,总结了几点,顺手写在一本稿子的扉页上,后来怕忘记了,又用手机拍了下来。

果然,今天我想跟一个作者说注意事项的时候,就忘记是哪几点了,翻找手机才找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诚不欺我啊!

我今天就把这几点详细记录下来,这样就不会再忘记了。

 

我是工科学术专著编辑,所以,在我这篇文章里所谓的学术专著,也是指的是工科类研究或者应用的学术著作,和人文社科的学术著作一点关系没有。

并且,这类图书也和基础专业教材有很大的区别,有一些内容重合,但是一定要比专业教材更高更深更难。

因此,撰写学术专著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太基础的内容,不要写。

有的作者比较细致,在写书的过程中,也希望面面俱到,恨不得把自己要写的核心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在自己的书里都写一遍。

比如有的作者写关于太阳能的著作,把太阳辐照角的计算方法详细讲解,甚至天赤道的知识讲一遍。

我跟作者交流,这样写作的作者认为,他写得越细致,读者越能由浅入深,更好理解。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这样其实是很多余的!

一本书的容量有限,花太多的篇幅写这些哪里都可以读到,甚至教材里也有的知识,势必对自己原创性的核心内容部分造成影响,篇幅会缩水,深度也会打折扣。

读者买你的书,想了解的是作者独创性的成果,而不是花钱买哪里都有的重复性知识。

并且,由于术业有专攻,做好自己研究的学者,讲解这些基础知识,真的未必能比经典教材或者科普书讲得更准确透彻,万一有纰漏,反而得不偿失。

 

第二,重要的事情,也只要说一遍。

我在看稿子的时候,发现一个写作习惯的问题。

在章节内容安排上,有些作者习惯先概述,再总结,如果是一章这样子,也还可以接受,最让我抓狂的是,有些作者甚至一节也是这样的写作方式,更更过分的事情是,小结和概述的描述语句,还一模一样。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除了把重复部分都删掉,还能怎么办?

我在一次审稿的时候,想到这个问题,就跟一个作者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个作者写作习惯很好,稿子里基本没有重复的内容。他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写学术论文的习惯没改过来,习惯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论文里不断强调关键的观点和理论,所以写书的时候就带过来了。

真的,图书里最忌讳的其中一点就是重复啰嗦。

图书不同于论文,图书里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全书要贯穿一条主线,主要的事情要讲清楚,条分缕析,细枝末节完全没必要反复强调。

就算是一章,我也建议引言(或者概述)和小结,二选一,没必要反复洗脑式讲述,读者要了解的是作者的整体学术思想,而不是某个技术细节。

再说,如果真的是读者关心的重要内容,他完全可以自己看三遍,不需要你写三遍。

 

第三,太陈旧的文献,不要引。

参考文献是学术著作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本学术著作,如果其中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不严谨,这本著作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但是,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并不是摘到篮里就都是菜,要有取舍,有区分。

曾经听说过一本比较夸张的书稿,整本书稿不到二百页,其中文献就占了30页,并且,作者不肯删除,把编辑为难得想撞墙。

什么文献都放进著作中,跟什么文献都没放,其实是一样的。

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权威的最新的文献,太陈旧的文献,不要引到著作里。

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

以前的技术革新以年计算,现在则是以月甚至以日,发展太快,很多陈旧文献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内核可能还是差不多,但是技术手段早已变化。

我曾经看到过书稿里引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文献,我让作者把文献的要素规范一下,他说已经找不到原始文献的出处了。

既然是找不到的文献,列进著作里,又有什么意义呢?列举文献,不就是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吗?

 

第四,能用表格的内容,别用文字。

工科类学术著作比较偏向于应用,就算是理论著作,也势必会有一些应用的支撑,所以数据信息、不同理论和技术之间比较等内容必不可少。

有的时候,比较的内容简单,文字描述一下也能清清楚楚,但是这种比较一旦内容繁杂,其用文字描述的难度也会指数级增加。

我在看稿子的时候,看到这种大段描述某个理论或者方法各种不同的应用、优缺点的时候,就特别头晕,觉得太不好理解。

尤其是很多时候句子结构看起来都差不多,只改变了一下中心词,读者的阅读体验就更差了,很容易就会理解错误或者漏掉关键信息。

这种情况,改用表格,就非常清晰。

一张设计科学清晰的表格,能胜过几千字的描述,并且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也会让著作更干净有力。

最关键的是,读者能一目了然,阅读体验加倍地好。

 

第五,技术有不同,研究无高低。

这世界没有同样的两片叶子,而做学术研究,也没有学术思想和方法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就算是师徒传承,也会不一样。

不一样怎么办?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尤其是在我们工科类的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手段,各有不同,真的没有完全的优劣和对错之分。

因此,我们的作者在著作中,可以详尽地讲解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方法、理论,也可以将不同的方法加以客观的比较。

但是,不要随意抨击他人的研究。

工科类学术著作,不同于人文社科类,我们的学术著作都建立在踏踏实实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科技研究之上,而不是形而上的思辨。

所以,就算是不同于己的观点和方法,也需要客观对待,求同存异,而不能在自己的书中加以批判,硬币都有两面,不能你看到了一面,就说看到另一面的人不对。

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这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

 

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需要作者做更科学的图书大框架设计,并且在内容上精益求精,但是魔鬼藏在细节中,打败大象的是一只蚂蚁,让读者对一本书失去好印象的,也往往是作者没想到的细节。

细节也做得更好的著作,才是更优秀的著作。


原文刊载于《出版与印刷》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8hukANbZcdXNr4D63AJhU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8-1240319.html

上一篇:老屋的记忆
下一篇:2021年科技部出版基金,有哪些变化?
收藏 IP: 124.64.19.*| 热度|

37 刘立 黄永义 张士宏 郑永军 晏成和 张启峰 康建 王安良 王启云 许培扬 徐耀 王恪铭 杨正瓴 史晓雷 鲍海飞 曹俊兴 王崇臣 李陶 姚伟 刘峰 周少祥 孙宝玺 马浩 王彤彤 武夷山 汤茂林 杨小军 李宝宝 周健 聂广 马鸣 马德义 雒运强 蒋金和 籍利平 吕健 李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