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地理和民族特征对西方绘画风格的影响
——以法国、英国为例
这个题目想了很久,经过资料搜集后发现,仅能找到一篇关于分析中国美术的地域性对中国美术作品风格的影响:《浅谈美术地理的地域空间性》,于是觉得讨论西方国家地理情况和民族的特征对西方美术风格的影响很有必要,特别是在上课之后,这点印象很深。
文中对美术地理和地域性描述如下:“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地域内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稳定的文化群体,而受这种一定地域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美术就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相似性,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这种风格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法国的布歇说“风格即人”,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风格不仅是人,同样也是社会”。美术作为艺术文化的一种,它的艺术风格的确折射着其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文化类型。”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对法国和英国的地理特征和民族特征,以及相应的不同画派的总体的风格(本文只针对整体的风格,不排除特例)进行分析,说明地理和民族特征是怎样影响到其绘画风格的。
1 法国 1.1 地理特征位于欧洲西部,三边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
法国西北部濒临大西洋,受西风影响较大,冬暖夏凉,气温年差较小,终年湿润多雨,云雾多,日照弱。法国东部距海较远,受大陆影响较强,冬季寒冷,夏季较热,雨量显著集中夏季,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法国南部,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法国中部高原介于前三个气候区之间,特点是气温较低,温差较大,雨量较多。
1.2 民族特征法国人的标新立异、个性鲜明、浪漫热情,那是世界闻名的法兰西民族性格。这种性格造就了法国的社会和国家特征。法国人的性格和情感,因为习惯于不加掩饰的热情和真情,他们也爱各种表现表演。
1.3 法国绘画风格从古典主义开始,法国的浪漫主义风格开始慢慢萌芽,由于民族的浪漫情怀,“浪漫”两字几乎成了法国人的写照。浪漫主义强调人的情感的表达,画面可以充满幻想,色彩丰富。在安格尔的《泉》之后,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引起了一片哗然,正是法国人不加掩饰的本性使得绘画对现实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本人很喜欢萌芽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米勒的《拾穗者》和《晚钟》曾让我非常着迷,米勒把人物的心理全然刻画在了风景里,风景和任务融为一体,无论是否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这种写实风格无疑也是法国人性格的体现。浪漫和幻想在印象派的画家身上则体现的淋漓尽致,莫奈的《印象日出》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到光线和色彩产生的视觉效果,莫奈的一组《池塘睡莲》更是让我喜欢不已,正是法国的这种充沛的降雨的气候,使得法国风景拥有如此的变幻的特点。这样的南北部的气候差异,让梵高也在法国南部沐浴着日光,疗养伤病,即便是荷兰人,但是他的绘画风格或许可以说是代表了法国了,《阿尔的吊桥》在法国南部,是那么宁静祥和,《星月夜》中变幻的星空,摇曳的树干,宁静中的躁动体现了绘画的热情,狂野!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是这种地理特点和民族天生的本性才使得法国绘画如此浪漫和真实。
同时,法国位于地中海西北部,同时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接壤,与英国隔海相望,这也促成了其美术传播与繁荣的中心地位。
2 英国 2.1 地理特征英国位于欧洲,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
英国处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是个气候温和的国家。全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雾气较重,主要是岛国的潮气所致。英国天气变化无常。一日之内,时晴时雨。多变的天气也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的话题,在英国无论男女老少,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欢谈论天气。
2.2 民族特征这个先后被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等多个民族占领的岛屿,其特殊的气候条件,阴晴无定的天气特点,也正是塑造不列颠人处变不惊、沉着应对这一民族特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列颠人含蓄、幽默、彬彬有礼、不偏不激、善于折衷、言行谨慎等等,这些民族特性都与不列颠的地理与气候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3 英国绘画风格
由于上课内容鲜有涉及英国美术,上课之际恰逢中华世纪坛的“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的画展,便前去观看,听了讲座。关于英国美术略知一二,之后发现英国的风景画题材,以及人物肖像画的内容跟其地理,民族的特点很是相符。
英国美术因为缺乏强大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发展缓慢。尽管文艺复兴运动给英国文坛带来了繁荣生机,出现了莎士比亚这样的人物,但美术方面,18世纪以前,英国画坛一直被外国画家垄断,英国的美术处于启蒙阶段,本土艺术家大部分模仿欧洲大陆的艺术。文艺复兴以来,德国的小汉斯·荷尔拜因曾把肖像艺术带到英国,使肖像艺术成为英国惟一的艺术形式;17世纪,鲁本斯及凡·代克来到英国成为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家,影响了英国画坛近200年。英国绘画经历了近两个世纪追随模仿的艺术道路而逐渐走向成熟。到18世纪上半叶,英国绘画终于显露出自身独立的艺术魅力,涌现出一批代表民族风格的本土画家,如荷加斯、雷诺兹、庚斯博罗,他们取代了外国画家在英国的地位,在肖像画、风俗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英国美术开始繁荣发展,在西方美术史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英国从狭隘的岛国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所以应该说,现代英国艺术所走的道路既是民族的,又是国际的。——引自“中华世纪坛官网”
下面通过两幅画来说明:
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
(乔治·克劳森 1881年 摘自中华世纪坛官网)
乔治·克劳森是绘制风景和农民生活的最重要的现代画家之一,他认为,光是风景画真正的主角,作品擅长渲染阳光投射在物体上的斑点。我想,这幅画是18世纪风行的肖像画和风景画的融合,画中描绘了一条从伦敦中心缓缓向上,通向一度是其郊区的汉普斯特德镇的道路,在这条设计简洁、优美的大道两旁,排列着19世纪下半叶修建的宽敞大宅。汉普斯特德就是由伦敦郊区变为的富人区的地方之一。
下面是我的理解,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景的一个妇女和女孩,红红的脸颊衬托着这个春天的早晨即将迎来阳光的温暖,夫人脸上的神态从容坚定,温文尔雅,穿着打扮更是将其贵族的气息烘托无疑,尽快其出身并未交代。孩子粉扑扑的脸颊和穿着俨然也是一个“小贵族”范儿,无论场景如何,这种贵族的含蓄内敛的气息消磨不去
。
人物特写(本人摄于美术展)
画作细节(本人摄于中华世纪坛)
背景画面是春冬交际的树枝和别墅,最引人瞩目的是树枝背后的天空,给人的感觉雾气朦胧,众所周知,英国为一岛国,受四面水汽交换的影响,雾气较重,主要是岛国的潮气所致。这使得英国的风景绘画中多数北京都是雾气朦胧的。这种绘画风格同时体现在下面这幅画中:
浅水处的加莱海滩:渔民捡拾鱼饵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 1830年作 本人摄于中华世纪坛)
特纳在国际性的浪漫主义绘画艺术中加入具有英国历史和环境特有的品格,显示出英国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气质。这幅特纳的早期作品,将海平面与天空融为一体,透纳注重描画在水面的光线、天空和火焰,而逐渐放弃描画实物和细部,为印象派的理论开辟了道路。这幅作品中不容忽视的是,尽管画面整体感觉有点印象派,但是对于天空的刻画还是显得很细致,在英国的气候条件下,摆脱不了这种氤氲缠绵的气息,总是显得浓郁,浑厚,同时,这也对当时英国肖像和风景画交融的画作有一定影响,化作中人物多是温文尔雅,含蓄绅士带点沉默的气息。
3 总结其实,还有一些其它国家有着很独特的绘画和建筑风格,典型的比如德国的哥特式建筑,以及相应的人物画,无论画面的内容如何,我觉得,多数都能在当中找到冷峻的风格,这根德国,典型的日耳曼人的严谨和纪律性放在何处都是挥之不去的,当然还有意大利有别于法国的浪漫主义情怀。
一个民族有着民族自己的文化特点,尽管欧洲多国的民族是各种民族的混合,但是这并不影响其独特绘画风格的产生,因为,当一个国家形成以后,其所在的地理区域以及其后条件是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这必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画家也不例外,他们除了简单的描绘祖国的独特风景以外,还会将一种特殊的情怀画进画中,这种情怀便是民族性格。
所以,经过了课程学习和自己的了解之后,我发现,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对各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和地理等相关背景知识的研究是很难达到一定高度的。仅以此文表达地理和民族特征对西方绘画风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