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yunz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anyunzhai

博文

集宁:古城新声

已有 2705 次阅读 2023-5-1 21:3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在祖国北方,曾高悬这样一座古城,它位处草原与农耕文明交错地带。在这里,曾经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度烽烟四起,刀光血影;忽然销声匿迹,踪影全无;如今遗址再世,老树欲发新枝。它就是内蒙古的集宁。

近日,到乌兰察布市开会,发现集宁是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一点点探寻其层层叠叠的过往,感慨良多。

集宁是地级市乌兰察布唯一的市区。2003年前,集宁是乌兰察布盟下辖的市,是盟行政公署所在。

集宁这个名字挺响亮。通高铁前,乌兰察布市的火车站叫集宁站。乌兰察布现在唯一的本科高校叫集宁师范学院。乌兰察布有个国际皮革城,挺大,挺有名,叫集宁国际皮革城。

461D3158-E69B-439A-B02D-EB47CF23185F.jpeg

集宁历史久远,目睹过沧桑巨变。早在八百多年前的金朝,就设立了集宁县。《金史·地理志》中记载:“西京路下属抚州,辖有柔远、集宁等县”。集宁古城位于蒙古草原的南部边缘,北依环状山地,南临黄旗海,依山傍水,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集宁设县与商贸活动发达有关。《金史·地理志》记载,“集宁,明昌三年,以春市场置,北至界二百七十里。” 可见,最迟在1192年春,集宁已经形成集贸市场。集宁从建城那天起,就发挥着军事重镇的功能,城墙外特意修建有方形瓮城。集宁可谓是集八方商贾,宁天下纷争。 

金元两代是集宁的黄金时代。作为西京路大同府抚州属邑,金代的集宁商贾云集,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要枢。长途贩运的商人在这里歇息后,备足粮草,继续挺进漠北。到了元代,集宁位处蒙古帝国的腹地,防御功能不再,但古城更加繁华。间接证据是,这里升为集宁路,相当于现代地市级,下辖集宁县。草原丝绸之路在蒙元时期达到繁荣的顶点,集宁的兴盛是时势使然。

可惜,好景不长。集宁在繁荣了两百多年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无影无踪。给后人留下了待解之谜。

民国时期,詹天佑修建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向西延伸到“归绥”,也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铁路沿途要建小站,原本要在平地泉这个较繁华的地方建站,但遭到反对。于是改到附近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老鸹嘴子,站名仍叫平地泉。车站带动了当地发展,村的建制已经远不适应,于是要设县。就在这时,考古学者在巴彦塔拉土城子出土一颗元代铜印,上有集宁两字,坐实了历史上的集宁就在这里。 1924年,新的县成立了,取名集宁。集宁再度振兴。

民国时期虽然证实了集宁的所在,但古城面目仍然模糊。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考古发现让其渐渐清晰。2002年,配合高速公路G6建设,对集宁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出土文物中,既有官府的印章,也有百姓的衣服,更有大量金、元时期的瓷器。人们还发现了一条贯穿全城的商业街,这里曾经人声鼎沸,货源充足,人们惊讶地发现,集宁古城曾经的富足繁华。店铺院落的遗迹近乎完整如初,以至集宁路遗址被称作“东方庞贝城”。

奇怪的是,在发现这么多较少毁损的器物的同时,也发现了大量有刀伤的骨骼残骸。这样的场景强烈暗示:古城毁于战争。

佐以其他证据,专家为我们复原了历史。1358年,元末农民起义部队红巾军曾经攻入集宁路。1368年到1371年,明军和元军又在集宁路进行两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古城是被上述战事毁掉的。明军战胜元军建立明朝后,把北边戍守卫撤到长城以内。从此,集宁不仅失去了军事防御功能,也失去了商业贸易功能。古城因此被废弃、被遗忘了。

8398C3BF-D7DF-450B-A434-0FC089D1D865.jpeg

几百年过去了,今天的乌兰察布,当年的集宁,在发展与安全上再遇新机。

在推动构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陆路通道,西北地区向东南出海的必经之地,中俄蒙经济走廊的节点,乌兰察布的商业贸易大有可为。

介绍乌兰察布的小册子里,有这样一段话:“推动蒙晋冀长城“金三角”(乌大张)区域合作、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三大开放合作战略”。三大战略“集”了乌大张(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集”了京津冀,“集”了俄蒙欧。气魄不小,但愿美梦成真。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2023年4月27日,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理论研讨会在乌兰察布市召开,标志着落实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一任务的徐徐推进。

3206D518-477D-401C-83CC-9DA3FD2FA0B9.jpeg

集宁古城,再奏历史新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669-1386459.html

上一篇:大同好裁缝——偶遇同行
下一篇:用中国的完善世界的——2023年6月25日的讲座
收藏 IP: 222.131.2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