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星期六,女儿所在的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召开家长会。作为女儿所在班级的家委会主任,有幸与年级主任就中学生教育问题交换了意见。去年7月,学校组织高一年级9个学生参观了美国东部几所著名高中。出乎中国学生意料,与在玩乐游戏中度过的小学、初中相比,美国高中生一下子变得成熟、勇于担当了:他们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当义工,参加社区活动,关心国内外大事,可以对社会问题发表比较深刻的观点。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则延续小学、初中的做法,温室里的花朵,在父母的呵护下,娇嫩得经不起雨打风吹去。
其实,高中如此,大学何不越发呈现出幼儿园化呢?生活难以自理、注意力难以集中、意志力薄弱、主动学习能力差、对人生缺乏规划,是幼儿的特点。遗憾的是,中国大学的很多大学生也患上了幼稚症。
生活难以自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真是难以相信。按时起床、准时晨练、有规律作息、做好宿舍保洁,这些幼儿园必修的课程,很多大学生的如果参加考试,估计挂科的可能性极大。
意志力薄弱,是当代大学生的另一通病。令人羡慕的白领职业、空调房的工作环境、丰厚的收入、理想的爱情,这些公主、王子的梦,是绝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愿望。然而,通往目标的路径、所需要付出的心血、可能的挫折,却是很多大学生所没有考虑的。
主动学习能力差,更是很多大学生身上的痼疾。上课需要点名、作业需要督促、考试需要威胁、毕业论文需要辅导。对待专业,很多学生不愿意付出一点艰辛的努力,宁愿将大把的时间花费在网游、恋爱上。
缺乏人生担当。 作为公民,应当为国家做点社么?作为子女,花费了父母那么多钱,如何回报?谈了恋爱,如何履行对伴侣的承诺?老师布置的任务,如何勤勉尽责的完成?糊、混,是很多大学生的处世哲学。
针对日益严重的就业难趋势,教育主管做出了600多所院校向职业教育转轨的决定。倒逼式的无奈决定容易做出,适合的师资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也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在一个享受主义、功利主义占社会主导思想的背景下,让一大群心态、能力处于幼儿园状态的大学生去从事下工地、进工厂、搞销售的苦工,他们的心理能力能否适应?不差钱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能否买账,这才是高等教育转轨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无人报考职业院校、毕业生跳槽改行比例大、人员流动性强、毕业生无法适应职业工人的基本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假冒伪劣比例大,这样的状况出现,无疑意味着高等教育转轨的失败。
要知道,在普通百姓的腰包普遍鼓起来的今日中国,很多富裕起来的家长花费巨资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初衷,并非是希冀毕业后子女能够寻觅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或者承当赡养父母的义务,光宗耀祖、出人头地,才是大多数父母教育投资的真正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的转轨,与其说是办学思想的变化,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的转轨,而文化的变革,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古老的大国,尤其困难,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