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高铁运行模式与高校改革模式 精选

已有 8508 次阅读 2013-9-5 20:02 |个人分类:象牙塔生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因为经常出差的缘故,存在着交通出行模式的选择。坐飞机,虽然速度快,但是机舱狭小、往返机场中途时间长、正点率低,综合评价起来效率和环境都差强人意。坐轮船,虽然票价低廉,旅行环境舒适,但是速度太慢、效率太低。长途大巴则行驶速度、乘车环境、安全系数都不如人意。比较而言,乘坐高铁则是一个最优的选择:效率高,从南京到北京1000多公里,不到4个小时,与乘坐飞机旅行前后花费的时间差不多;环境好,人性化的硬件设计、宽敞的座椅、良好的运行稳定性、温馨的服务;较高的乘客素质,较高的票价,降低了乱丢垃圾、乱吐痰不文明乘客的比例。

一、高铁运行模式取得成功的因素分析

世界上首条出现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中国的高铁是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品,从软件、硬件到管理模式,都是拷贝西方国家现有的成功经验。适合高速铁路的生存环境其实只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能够承受高速轮轨比较昂贵的票价和多点停靠,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保证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中国的高铁上座率较高、日益受到白领阶层欢迎的原因,很大方面取决于三个因素:较高收入阶层的出现减少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率;速度快、安全性强、效率高,减少了出行时间;人性化设计,软硬件环境好,使枯燥的旅途变成愉悦的享受。

二、中国高校运行模式的对比分析

    首先高校师生员工收入太低,大家的主要目标都放在讨生活上面去了,使大部分人的教学、科研、求学都变成了一场枯燥的生存之战,毫无乐趣和幸福之言。教师上课是为了赚取职称评聘必需的工分,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职称评聘和改善生活待遇,教学、科研之外的传道、解惑、科普,属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学生读书的动机绝大部分并非出于兴趣,而是为了找一份糊口的工作,对于与未来工作无关的课程、联系不大的公益活动则是能逃就逃、能拖就拖。

    其次是高校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体制、机制)太差。2000年后,随着大学扩招,很多高校都建起了分校,老校区也进行了更新改造,雄伟的大门、高耸的大楼、小桥流水的校园,使很多大学宛若公园般美丽。然而,在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遵循西体为用、中体为本的发展模式,高校的管理体制依然几十年一贯制的僵化和陈旧,干部任用、教师考核、经费分配、学生管理方面的弊端多多,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致使前首相也不得不发出“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的感慨?

    第三是效率低,如果说高铁的效率是火车,那么高校的效率可以用拖拉机、蜗牛来形容。教师的大部分时间耗在科研项目申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财务报账、教学资料整理上面。为了对付朝令夕改的财务制度,普通教师需要仔细研究财务制度、三番五次找领导签字。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就包括了教师指导题目公示、师生三次双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后期检查、指导教师论文评阅等N个环节。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大量的时间耗在毛邓三等政治课、学而不用的英语课、广而空泛的素质课、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专业课上了。课程之间缺乏系统连接,实践环节缺乏,相当一批大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两手空空,只能表演空手套白狼的绝活。

三、高校改革模式

    借鉴高铁的运行模式,摈弃中体为本、西体为用的改革思维,建立一个全盘西化的高校改革试验区。在这个试验区里,教师全球聘任,国际化标准的收入,使得教师不再为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担忧,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教学科研;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一批家境较好、完全凭兴趣入学的学生,可以极大地消除学生急功近利的弊端;在美化硬件设施的同时,汲取南方科大的教训,照搬西方现代大学的运行模式,校长董事会选举、教授治学、学生自主管理。我想,这样一种高效的运行模式,假以时日,运行数十年,必会产生一批大家、大师,这种成功的改革模式必将产生鲶鱼效应,带动中国高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722600.html

上一篇:也谈谈对科研大项目的一点看法
下一篇:他山之石:西点军校的成功之道
收藏 IP: 121.248.145.*| 热度|

24 彭渤 王涛 张忆文 魏武 罗帆 焦飞 王凡 陈筝 李志俊 余志伟 陈辉 罗利 曹裕波 徐大彬 李宇斌 化柏林 曹俊兴 林中祥 孙友甫 王世通 ycjyf luxiaobing12 bridgeneer uneyeca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