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为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mb 大连水产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渔业工程教研室 专搞口虾蛄

博文

14.11.4 Husavík and Silfurstjarna

已有 2294 次阅读 2014-11-8 02:4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今天参观阿克雷里西北方向的渔业重镇Husavík,开车四十多公里用时一小时到了这个宁静的北方渔村,老远便看见教堂,在冰岛,都是罕见人烟,如果远眺尖尖的教堂,便到了人口聚集的繁华之地。曾经的捕鲸中心现在已是明日黄花,古老的木质捕鲸船成了文物,帆船点缀着渔港景观,人们不用再顶着危险出海捕鱼,这里只有一艘大船和几只小船参与渔业活动,更多人从事旅游和服务业,观鲸活动带了更多的收入,真是时代的变迁,曾经作为冰岛唯一的收入来源的渔业,远不如从前风光了。

 
我们参观的烤鱼和咸鱼厂是当地最大的,曾经年产5000吨以上,五六百年前,西班牙和葡萄牙从南美强取豪夺的黄金白银就拿来交换冰岛的咸鱼,现在还是。现在年产3000吨以上,烤鱼利用地热加热,最多五天便完工,专供尼日利亚,咸鱼加工需先处理鲜鱼,再用4%咸水腌制24小时,再用盐处理14-15天,吸去水分,达到20%的含水率,这样可长时间保存,一年可用2500吨盐,以加工鳕鱼为主,主要出口葡萄牙,按规格不同,出厂价从4-8欧元每公斤不等。

下午参观的
Silfurstjarna养殖更是非同凡响,坐落在沓无人烟的不明地带,依山傍海,据说夏天溶雪后的洪水非常厉害。主管是一名德国人,来冰岛十年,冰岛语相当流利,在此成家,奇怪的是他女朋友也是德国人,一年回家看一次父母。这里主要养殖三文鱼和北极Charr,前者4公斤出厂,后者1公斤就可出售,一共不到20个人的小厂,大家能想到这里一年多少产量吗?1200吨三文鱼和2050吨北极Charr,这可是纯养殖产量,和冰岛人不要谈什么GDP,人家只关心人均产量!这里一天用鱼饲料7吨,但这只是一部分,成功的密码在于100元人民币的纯氧生成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离不开纯氧,并且能做为多余的氧气回收利用,节省能源。饲料是自动投喂,用黑色的管道以每小时六次的速度通过高压气体自动传输到养殖池,全电脑控制,不用人力。说到价格,三文鱼和北极Charr只做生鱼片,空运到美国等地。相片中的三文鱼能卖到60欧元,北极Charr的口感更好,价格会更高。此地成功的秘密在于水---淡水海水地热水随取随用,地下九米便是地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0561-841944.html

上一篇:14.10.29-30 Coast guard
下一篇:14.11.5 Dalvík visit
收藏 IP: 157.157.10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