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下,很多东西司空见惯,没有觉得有什么怪的。宛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有些东西时不时被我扑捉到它怪,或许是因为我水土不服,或过于敏感。尽管稀奇古怪的事五花八门,但很多只是跟国外比较起来才显得怪。下面举的例只是冰山一角。
中国大学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术报告会变得日益频繁,比研究小组的组会(seminar)还要多。特别是到了圣诞节,更是一场接一场,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好几场,好不热闹。即使不入流的三流大学,也是如此。有的学院年底的报告数超过我一辈子听的报告数。请来的报告人是清一色的黄面孔,给人感觉黄面孔已经主宰了全球学术界,终于有种站起来了的自豪感。报告前,要张贴很多海报。制作海报的纸很有讲究,0.5米宽油光闪闪重厚的宣纸。用很大篇幅着重介绍报告人的头衔和丰功伟绩,要占据整个海报版面一大半,那气场跟电影明星有的一拼。至于报告内容只字未提,神秘得无可奉告。在德国,我看到的情景截然相反。他们的报告广告纸只有A4大小,对报告内容做了详细介绍,对头衔倒不怎么宣传,就一个称谓而已。不仅如此,广告下方还特意提醒听众必须必备什么样的基础知识才能前往。
让我不明白的是,中国有些三流大学很多学生连基础知识都没搞懂,而且整个学校一点学术氛围都没有,你让他们听那些深奥莫测的、甚至专业方向都不对口的、高精尖的东西,能听懂吗?从海报上不难看出,中国高校请的都是些“成功人士”,感兴趣的不是科学进展,而是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之术”或“经验之谈”,希望拷贝人家的人生。外国则不一样,被邀请的很多都是“失败人士”,我就曾作为一位“失败人士”被邀请到剑桥大学做过一个学术报告。我在前往剑桥大学前,对方教授怕我的报告不够精彩,不仅特意帮我改了内容摘要,而且还要我添加未曾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可见,外国大学感兴趣的是你的科学贡献,而不是那些功名利禄。
在中国,辅导员的权力常常比导师权力还要大。导师的话可以不听,但辅导员的话绝对不能不听。有一次我们研究小组有组会,有个学生要请假,其理由是辅导员要求他们必须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会。最终TA并没有得到我的同意,TA却毅然决然地按照辅导员的要求,参加了学院报告会。在国外,没有那么多婆婆妈妈,不需要多重管理,仅导师一人管理研究生足矣。
大论文与小论文,哪个重要?所谓大论文是指那厚厚一本的毕业论文,小论文是被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在中国,我身边的学生认为前者重要。在国外,则相反,至少理工科是这样。我在国外时,大论文花的时间很少,一两个星期搞定,而小论文有的要花几个月。我的指导老师只改小论文,不改大论文。小论文因为要与公众见面,万一有点闪失,脸面就丢大了。中国学生不这认为。他们认为小论文没人看,而大论文至少答辩老师要看。所以,没有研究生让我改小论文,大论文却个个要我改。大论文花的时间少则3周,多则数月,远远超过小论文的时间。
一般博士毕业都有论文数要求。那是论文数多好,还是少好呢?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少好呀!我们博士生的答案出乎意料。国外论文数由指导老师自行确定,但没有SCI概念。国内由学院统一制定,强调SCI。我们学院曾经规定7篇SCI。我嫌它太多,建议把它降下来,而我的博士生觉得SCI数多挺好,少反而不好。真让人匪夷所思。我在国外时,指导老师要我们至少写两篇论文才能毕业。我身边的中国留学生都嫌篇数太多,我是公开地向指导老师讨价还价。都是中国人,怎么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差距就这么大呢?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国外导师有质量要求,国内导师没质量要求,只有数量要求。数量多可以可以滥竽充数,趁机浑水摸鱼,所以国内博士生宁愿要篇数,也不要质量认定。他们不怕SCI,就怕你要求TA 的成果必须发表到小同行认可的最权威的会议或杂志上。
顾名思义,研究生就是做研究的。但是国内不看重,而是看重上课,因为无论硕士还是博士,都需要上多门专业课和政治课,有的甚至一学期高达10门左右。特别是研一,你要找研究生做实验是件很困难的事,学生们总会以课多为由把它推脱掉。国外“硕士”、“博士”称谓后面不会叫“研究生”,即没有“研究”二字,反而更看重做研究,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到实验室做实验,没有寒暑假,因为人家一学期最多两门课,博士不但没政治课,连专业课都没有。国内既然要求他们上那么多门课,无异于本科生,为什么不称他们为高级本科,或者课程硕士/博士呢?
中国博士答辩资格评议表栏目特多,A4纸张大小,厚厚一本,有的多达二、三十页纸。里面要填的内容很多,诸如论文摘要、创新点说明、自我评语、辅导员思德评语、导师专业能力评语、导师推荐意见、校外盲审评语、答辩会议记录、答辩委员评语、答辩组长意见、院学术委员会意见、校学术委员会意见、院长意见、校长意见等。同样的表格,国外就一张纸,里面只有论文摘要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两项,比我们简单30多倍。我们的表格做得如此严密,有那么人在把关,理应我们的博士质量应远高于国外,但事实却正好相反。那种繁文缛节表格的背后可能是谁也不想(或没法)把关,其好处是谁都可以玩权,并把责任推卸给其余人。
研究生面试也好,博士答辩也好,免不了要给学生打分。打分栏目还分得特细,什么基础知识啊,什么创新意识啊,等等,多打7、8项。怪就怪在:为什么要所有分数加起来构成总分?这种计算总分,人一多,还特累,花上一、二小时是常有的事。国际会议论文打分也有总分,但与小分是独立的,不用计算,所以很省事。面试打分量化法看似很合理,其实一点也不合理,因为只要有一、两个考官在里面捣乱,其成绩就会被扭曲。再说,面试的目的不就是要确定录取不录取嘛?直接通过投票即可完成,质量也不比打分差。为什么不采用它呢?另外,论文答辩打分意义何在?有用人单位看吗?
在国外无论就业还是升学,推荐信都很重要,但在国内没有人看它。国内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从来没有直接从指导老师那里索取过推荐信,招生部门也从不会找考生要推荐信。没有了推荐信,怎么知道应聘者的能力呢?靠面试?殊不知,面试不是万能的,有些能力通过面试是不知道的,只有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知道。用人单位不要推荐信的原因很可能是觉得中国大学教授的信任度很低。我原来工作过的一个企业老板就只相信美国教授的推荐信,不相信中国教授的推荐信。尽管如此,美国、英国等国的大学仍然要求中国学生提供推荐信。怕学生造假,美国、英国大学提供了一个在线平台,让中国教授直接在网上填写推荐信。我曾为一个学生在网上填写过10份。这说明外国大学比中国用人单位更相信中国教授,至少他们认为一部分中国教授是可信的。
推荐信是由学生自己去写,还是由导师去写?你在国外问这个问题会被人笑掉大牙的,因为我在国外,从来没见过学生自己去写的,肯定得由导师本人来写。国内则不同,学生自己写好后,交给教授签个字即可,有的学生干脆自己伪造签字。中国教授不愿自己写是文笔问题,还是忙?我们不得而知。反正,我是很反感学生自己写好后让我在上面签字。之所以反感是因为很多学生自己写的推荐信不是夸大其词,就是空泛的大话套话。传说有些教授连自己不认识的学生都敢在其杜撰的推荐信上签字,真让人汗颜。或许有人把推荐信看成是一种权力,而不是一种责任,因而总是想方设法讨好学生。另外,推荐信是件很严肃而隐私的事,要求教授当着学生的面写推荐信,我觉得非常不妥,相当于在搞实名投票。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偏偏喜欢这种实名投票。
本科生做毕业设计是做实验的时间多,还是写论文的时间多?在中国可能后者花费的时间多,因为很多学生平时根本不见踪影,或许在外找工作,即使在实验室,也是人在朝廷,心在焉,不是在上网,就是玩游戏。只是临近答辩前的一个月,大家忙得不可开胶,天天都在撰写毕业论文。在日本,毕业论文只需几天就可以搞定,根本不像我们有的学生花上一个月以上,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上。我们这里,毕业论文就是全部,产品能否演示没人在意。答辩个个都能过关。答辩仪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学校还派“专家”来督导。分数表面上由导师、评阅人及答辩组长来把关,实际上由一人操控。即便这样,仍没有人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在国外,很多大学根本就没有答辩,但人家毕业设计质量不比我们差。
不同的人,做研究的套路肯定是不一样的。国人做研究的套路好像是这样的:第一步用SCI工具检索热点课题,俗称查新;第二步阅读热点论文;第三步挑热点论文毛病;第四步改动或许还没有改进,就开始撰写论文。这样,一项研究成果就大功告成。外国人的研究思路好像不是这样的。他们第一步是找问题,比如发现网络很拥堵,就会选它为研究课题。第二步是分析问题。第三步是解决问题。至于写不写论文他们倒不在乎,如Google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至今未见论文发表。有的人肯定会说,你这是做技术研究的套路。实际上做理论研究的套路也差不多,只是研究成果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得发表。两种思路,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至于外国人是如何寻找问题的这里不想赘述。
中国的中小学没有补考,国外的大学也没有补考,奇怪的是中国大学有补考。一般地,大学选课比中小学要自由灵活得多,不及格可以下一年度重修,且不需留级。为什么要安排补考?况且,有些课以平时成绩为主,如实验,补考的意义何在?补考似乎是专为那些懒人开设的绿色通道,生怕毕业率达不到100%?同情弱者没错,但不及格者未必是弱者,有的甚至是官二代,是强者。既然有这样的同情心,为何不去同情那些出头鸟被打压的遭遇?
中国是礼仪之邦,擅长请客送礼。舌尖上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地方出现了变异。有这样三种情况:(1)学生请导师的客;(2)大学教授请公司老板的客;(3)下属请请上司的客。在国外几乎见不到,但是在中国我都见到过。特别是第一种情况,日本教授是绝对忌讳的。有一次,有个中国留学生邀请日本导师到家做客,想用饺子款待。哪知日本教授听后,觉得面子受损,便勃然大怒,翌日专门发文,强烈抨击这种请客行为。作为导师的我遇到学生请老师的客也是很反感的,有的老师或泰然处之或欣然接受。至于第二种情况,我在某985高校见过一次,国外一般反过来的,即公司老板请教授的客。之所以有第二种情况可能为了从公司拉项目吧。第三种情况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了。每每单位聚餐,总有好事者为了讨好领导,喜欢请领导来吃饭。按照国外的规矩,领导出席饭局应由领导买单,但这里不一样,领导是不会买单的,只是揩揩油而已。据说中国古代跟日本是一样的,也是强者(富人)为弱者(穷人)买单,因为曾有日本人告诉我,日本的很多传统是从中国学来的。只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不再墨守成规,变得没大没小,下属为上司买单变得天经地义了。
中国高校聚餐文化很有特色,只要你参加一次学院年终聚餐,就发现坐位次序或敬酒顺序与官位大小紧密相关。不过,有两种宴会外国有,但中国高校不大有。那就是欢迎会和欢送会。我从没见过哪个高校为新进老师举行欢迎会,也没见过为辞职人员举行欢送会,为退休人员举行欢送会也日益减少。如此看重人情的社会里,为什么变成这样呢?
。。。。。
这年头,千奇百怪的事很多很多。限于时间和篇幅,留着以后继续深度剖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8 0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