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印度的拉曼很功利,获奖前数年就觉得自己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最佳人选。奖还没公布,他当年七月就买好了去领奖的车船票。可见功利思想并不影响他发现拉曼散射现象。据说杨李也是奔诺奖去做“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研究的。
功利主义和兴趣不一定是对立的。一个人如果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你不给TA钱,TA都能成功。你给TA钱,那不更能成功?也就是说,功利主义本身不会阻挡一个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有些研究需要钱才能进行。这时,你有可能把钱错投给了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的人,而感兴趣的人没拿到钱,无法展开科学研究。这不是功利主义在作怪,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在作怪。功利主义至多能阻止应用研究的进步,不能阻止那些不要钱的基础研究的进步。问题是我们的基础研究也不如发达国家。如何用功利主义解释这一现象? 功利主义是不是能让人们对科学研究失去兴趣?这个不得而知。
用功利主义搞研究外国也很盛行。我在日本时,每选一个研究课题时,指导老师总是问我,这课题有什么用。不止是无知富妇问爱因斯坦相对论有什么用,诺奖级专家也会问这研究有什么用。我们每次写论文时,总是要在引言部分说明这个课题的用处。做应用的,要说明能产生什么样的产品。做理论的,要说明其科学意义。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论文是不会有价值的,是垃圾。
功利主义其实在企业很盛行,不赚钱的研究企业是不会做的,至少90%的企业会是这样的。任何国家也不例外。同样是功利主义,为什么我国企业原创高科技产品几乎没有?
嵇老师说人们为了职称、职务、工资、奖励、做官、院士等在做科学研究,美国教授好像是这样,中国教授不是这样的。殊不知,中国教授职称评审时,对你的人品看得比科学成就都重要,总是把“红”放到“专”的前面。有人说中国SCI是为了科学研究,这也是错觉。人们做SCI是为了奖金,不是为了科学研究。凡是难出SCI的没人去做,容易出SCI的大家争先恐后去做。真正的科学研究是很难在短期内出成果的,那些两、三天就出一篇SCI肯定不是大智慧的成果。事实上,中国的科研与国际学术界在玩不同的游戏。由于游戏玩法不同,当然评价标准就不一样。中国的科研是看谁挣的奖金多,国际学术界是看谁解决的难题多。大家的境界不同,当然导致的结果就不一样。有人说中国大学重科研轻教学,这也是在误解。中国大学既不重科研也不重教学。中国所谓的科研是看你拿了多少经费,做了多少项目。要知道,经费与项目完全可以通过人际关系运作来完成,用不着科学研究。当然可以用肤浅的成果去掩盖没踏实做科学研究的事实。研究成果造了假,迟早会被人们发现。研究经费获取的猫腻,又有谁知道呢?可能永远是个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8889-664773.html
上一篇:
三无博导可恶到了要废除终身制的程度?下一篇:
最新版C语言编译器刚一上市,就问题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