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ping31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ping313

博文

美国视界(2):第一流本科课堂之外的学习环境是啥样?

已有 34866 次阅读 2014-12-15 07:17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本科教育

美国视界(2):第一流本科课堂之外的学习环境是啥样?

 

前言:半个月前我写了美国视界系列的第一篇《第一流的本科教学课程该是什么样?》,介绍了一所常青藤学校是如何举办适应现代社会的本科教育的,学生们又是如何自我管理、主动参与、用功学业的,得到读者们的热烈响应。作为故事的继续,第二篇将把目光转向课堂之外的东西,但还是跟学习有关的软硬环境,比如选专业、课程弹性、课题研究、国外校外学习、合作学习、图书馆。需要在开头说明的是,我是在大陆接受的本科和硕士教育,来到现在读博的学校也只有区区几个月,并没有直接参与本科生的一切培养环节,所写所述只是一些粗略的亲历见闻,不见得如学术论文一般严谨、准确。

 

选专业

美国的高中是不分文理科的,与此承接的是,学生被录取时都是没有具体专业的,甚至先进到没有按国内的大类招生。大一一年也是没有专业的,只上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比如名字就叫:西方文化、非西方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应用技术。如果学生有较为明显专业倾向的,也可以在通识课程之外,侧重选修该专业的课程,讲师也会在课上介绍自己专业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生涯。第二年就开始进入确定专业,术业有专攻的阶段了,但是又不完全是。因为多数学生都有主修和辅修的两个专业。我认识的一位朋友,选择了主修社会学和辅修心理学,毕业之后又申请到医学院读医学博士。如果按国内的文理界限,他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国内的大学新生是怎样选专业的呢?这个想必都清楚,高中毕业生此前一直在埋头做题,忽然间被要求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几天内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对社会职业和兴趣爱好又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凭着身边人的几句劝,或者是为了上某个学校,就草草确定了一个专业。想转专业,却发现是那么的困难,壁垒森严(比如申请条件是在原来专业排名前几)。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根本不喜欢学工程技术,厌学情绪上升的情况下还要做到成绩排名工程专业前列谈何容易,转投无门的情况下只有默默熬到毕业,看着身边人一个个优秀到奖学金荣誉拿到手软,却发现什么都与我无关。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差劲,总有一天会证明给自己看的(虽然多年后来到了现在这所让当年的学霸们羡慕的名校,但是这些年走过来也着实不易,而多数有此遭遇但有才华的同学就此早早告别了学业,真是个很大的人才资源浪费)。另一个例子是一位清华的同学,填志愿前听说这个热门专业就业很好就选了,进入之后才发觉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些年也几乎感受不到学业带来的愉快,尽管平均成绩也有八十多分。

反观身边的这些美国本科生,一副对自己专业自豪和喜欢的样子,真是前所未见。我们彼此都不能很好理解彼此的世界,如果让他们经历我们所经历的不自由,只会让他们觉得terrible。换专业、转校或辍学,在他们看来都是正常的选择和权利(live free or die);反之,沉默和忍受,就不是他们喜欢的方式了,估计他们也做不到。事实上,经历了大一一年的熟悉学校和专业,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做到选其所爱了。

 

课程弹性

一个学年分四个学期(10-week term),虽然每学期只有3门课程左右,就让学生忙得够呛的了,但好处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专注于有限的内容,更容易学得扎实。学生可以在一年当中任选三个或以上学期注册课程,剩下一个学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有的学生怕寒冷,冬季学期就放假了),学校会将未来两年供选的课程发布,尤其是同一门课程重复开设的学期,方便学生自由安排时间(教务处的角色真是太重要了,难怪教务长会是仅次于校长的角色,副校长或校长助理还得靠后站)。也有的学生很喜欢做研究,会选择在大一大二的8个学期里把本科课程都修完了,大三的时候就专心跟着教授做研究,或者自己申请学校资助的research program,没有课程的干扰。像国内这样的同专业同届的学生同一进度统一管理,是带来了管理上的很大方便,但同时也失去了个性化教育的机会。

另外,无论必修还是选修课程都是在周一到周五白天上,晚上和周末都是没课的。每门课程的学时比国内略少,但是要求严格程度远远高于国内,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索、学习、思考。

有趣的是,即便是某一个专业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学生依然可以自由选择(研究生也可以选本科生的课程,只是没有学分而已;反过来,本科生也可以选研究生的课,只要讲师同意;所有类型学生都在用相同的教学选课系统)。比如我刚上过的《地球科学概论》,是地学专业的必修课,但仍然有数十位语言、文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选。结合主修辅修的两个专业再一看,这种教育才是真正的“厚基础,宽口径”,相反,很多国内高校是学到了表面,而缺少实质。双学位教育就是一个例子,授课教师的认真程度,学生的出勤率,学习认真程度,毕业要求,都是打了很大折扣的。刚上本科的时候,我对拿到两个学位的牛人是敬佩之情有如滔滔江水,后来转为平常视之,但如果是在美国这类大学修读两个专业的,我还是蛮欣赏的。

 

课题研究

近几年国内本科生能发表论文甚至SCI的越来越多了,有的是攀上好的实验室平台的确参与了工作做出成绩的(华南理工的还发表了非第一作者的Science文章),有的是靠找枪手买论文做到的,有的是教授喜欢这个学生想帮助其学术保研直接代笔的…情况五花八门,但是结果大多指向了保研、奖学金等名利,很多学生谈不上对这个工作多有兴趣。有的人还以为国内学术界一片繁荣,新星辈出,孰料是浮躁的科研环境在腐蚀着年轻学生。连评个优保个研,是否发表论文似乎都成了一个门槛或敲门砖。然而,发表学术论文并不是本科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而应该是研究生干的事。

看看身边这些美国学生能在本科阶段发表论文的还没听说,但是多数也有在高年级参与研究,但其目的跟国内不一样,熟悉研究的途径和范式,巩固所学,实践critical thinking,发自内心的兴趣,其成果最有可能见诸于本科毕业论文,其次是专业学会年会的会议海报,而非期刊论文。对比起来,国内高校的做法是有“拔苗助长”之嫌的,就像很小的孩子就被要求去干不是那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那样,超越了成长规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术”,而非“道”上面,导致了知识的不扎实和思维眼界的狭隘,培养了很强的功利心,更长远来说就是职业发展少了一股后劲和合理的加速度。孩子没有错,错在学校的短视性引导和评价体系。只有取消了在本科生中就出现的论文崇拜苗头(即便真能发表,也做到心平气和、自然而然),更不要拿论文当评优依据或加分项,甚至是树典型,大吹大擂,回归本科教育的真义(“科学之本”),风气才可能好转,教育才有未来吧。

 

Study abroad and off campus

这是学校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学生可以选修国外或校外课程(语言学、环境学、经济学等等)、国外实习、交换生项目,一边学东西拿学分,一边培养学校所期望的“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s)”意识,study other cultures and disciplines indepth, and gain new global perspectives。据统计,每年都有60%左右的学生会到国外去学习,产生的费用大部分由学校承担,学生承担小部分(学费虽贵,但物有所值;家庭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的学生甚至可以一直拿着奖学金读完四年),如果算上开在美国本土的课程(比如之前说的地学stretch,学生们绕着美国转了两个半月,选修过任意一门地学课程的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校外参与率就更高了。这些国外校外课程都有相当的承接性,就是在加深对之前课程的认识,避免了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也不止有一次机会去参加这样有趣又有挑战的program

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像北大耶鲁,清华伯克利之类的国际交流项目,有些人可能就此以为我们一下子有了这么多跟这些世界名校平起平坐的一流大学了。不幸的是,情况不是想象的那样。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这些年中国经济和财政能力发展很快,引起了国外高校的注意,纷纷来中国开拓生源市场,维持或增加国际生比例(直白地说,有钱出得起国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因为其它更先发展起来的亚洲国家的留学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了或正在萎缩,通过这样的一个象征性的合作,起到很好的广告效应。比如我知道临近的一所学校,三四年前校园内中国学生还只有区区几十,现在已经是好几百了),寻求课题经费合作(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增长缓慢),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世界大学排名的一个参考因素)。其与中国高校主动接触的愿望比较强烈,而中国高校在这样实力并不对称的被动合作中,也得到了一些好处,比如扩大招生吸引力,攀上名校之后自己的国际化程度也跟着上去了。更直白点说,这些合作项目中的美国名校对中国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反过来,美国名校的学生对去中国这些大学就缺乏兴趣了(即便我们学校开设了几个中国文化课程或讲座,参加的人通常不会超过十个,而且多是华裔),如果去的话,更感兴趣的也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而非中国的这个大学(也许压根就没听说过),这就体现了美国校方和学生两派截然不同的态度。

 

合作学习

实地体验了一回学校研究写作信息技术中心提供的写作咨询服务,还是在同学A的鼓励下才大胆走进去让自己的课程作文被人修改的(越来越喜欢这里的合作开放讨论学习的方式)。网上预约系统有近30位导师可以选择,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多是大二到大四的本科生,少数是研究生。果断选择了一位研究生B,一对一讨论和头脑风暴一小时之后(年龄估计比我还小,但是讲解很专业),出来时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登上了一个新高度。临走还被告知想要更专业的指导,还可以预约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的专家C来帮锤炼到更高水平。想想以前上本科的时候,跟学生联系如此紧密能提供这般细致指导的也就一个心理素质中心,而在这里类似的中心有十多个,什么教学技巧提高中心,合作学习中心……很多都是头一次听说,根本不给学生的心理积累到出问题留下多少机会,而且能做到更专门化的免费服务水准,而人才队伍就有基数庞大各有特长的学生做支撑(最多的还是学生总数3/4的体育注册人数,1/5的现役运动员),兼职挣钱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中心的年轻导师们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而来咨询的学生也有了提高,相互帮助合作共赢的结果。

说起合作学习室,也是一绝,图书馆有上千平米的开放或封闭的讨论空间,还可以网上预订不同容量的讨论室,初次看到几百人在我面前分组谈论的氛围,真是壮观。这是很常见又忙碌的场景(一个课程中会先后跟不同小组的队友合作,还可以预约助教参加),也是他们习惯的合作学习方式,并包含着对有新意又有趣的追求。古人说过“独学而无友”,在他们面前,国内的学习更像“独学”和封闭的,而结果会不会对应了后半句呢——“则孤陋而寡闻”?也许还不止如此。

 

图书馆

国内喜欢用早起去图书馆占座来表现一个学生的好学,其勤奋好学精神固然可嘉,但我更欣赏现在学校充足到远远坐不满的自习座位,根本不用赶早去占座。图书馆一般是早8点开到凌晨2点,另外附设有通宵自习室。有散布在学校各个角落的9个不同主题的图书馆和各办公楼内的走廊座位(教室只供上课用,不是用作自习室的),也只需要找到最喜欢最舒适的位置阅读即可。座位的样式粗略估计有数十种,陈设也很考究,给个性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旁边经常会有一块可供挪用的白板,供个人画画写写或小组讨论,真的是一种享受。

馆藏量也很丰富,数百万册图书里还搜罗着各国文字的(中文图书也有数万册),有的书或资料甚至有两百多年历史,展示着一所老牌名校的悠久历史、深厚底蕴。常青藤联盟和MIT9所学校之间的馆际互借,更是使这个共享借阅量达到可观的6000万册左右(几乎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2倍)。用英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都包罗了,可以很方便地下载到。以前在国内查英文文献时经常会因为没有下载权限而作罢,而现在则没有了这个障碍,想偷懒不深入探索都没理由了。一次跟一位同是地学专业的同学聊天,说起其本科毕业论文引用了200多篇文献,差点没把我吓到,因为这样大的阅读和引用量甚至可以比肩国内的博士论文了。本就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很强的好奇心,加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真是如虎添翼啊。

 

写在后面的话

        在这样的学校里度过本科四年学习,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自由度非常大,可以选你所爱,爱你所学;图书馆学习资源也很丰富,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多到将触角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更容易遇到兴趣爱好与你相近的人,经常一起讨论碰撞idea,合作进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5339-851089.html

上一篇:美国视界(1):第一流的本科课堂该是什么样?
下一篇:美国视界(3):有钱就要“任性”吗?
收藏 IP: 129.170.194.*| 热度|

54 周健 余洪波 胡俊 许方杰 王国强 陈爱玲 王德华 王忠媛 张强 李天翔 董侠 张骥 赵锐 梅媛 李宇斌 唐广军 徐旭东 强涛 王善勇 姬扬 韦玉程 陈一良 武夷山 逄焕东 温世正 钟玖平 王春艳 魏国 张彬 陈儒军 刘俊华 梁洪泽 刘孟杰 何金华 施添锦 曹小晶 陈建林 汤茂林 nasagsfc ShowAttitude linzhi louiexp leeu rosejump lbjman ncepuztf biofans acidwang812 xchen shenlu bridgeneer ybyb3929 jimiyg fengliju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