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和健康学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追求目标,所以对一些问题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并不奇怪。
在人们争取健康长寿的奋斗中,经常遇到对一个事有两种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观点,让人无所事从。笔者过去也谈到过有关问题,比如多运动好?还是多静养更好。由于没找到很好解释这些问题的理论根据,只能用“都要适量”搪塞之。最近突然想到,很多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基于两个理论,具有不同目标,所以就有两种观点”来解释。
两个理论,一个是健康学,一个是医学。
所谓不同目标,健康学追求的是让人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乃至人的整体活力增加,更有精气神,就是平常说的身体更健康,或使身体更健康地成长。一般来说有利于长寿。但它显效慢,不能立竿见影,还可能有风险,若造成严重伤害,可能不但不能延长寿命,甚至还可能缩短寿命。
医学的核心是治病,它最关注的是在短时间内病人症状的减轻或消失,称其为疗效,它是医学追求的最主要目标。那怕是原来的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又引起了别的病症,多数情况下也是在所不辞。
医学的另一个关注点是人的寿命,常常强调要绝对避免危险,这样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危及生命。另一个是不惜一些代价延长寿命。那怕是生命质量很差,甚至完全是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人没有断气。这也是医学的成就或目标。
由于两种理论和目标的不同,出现两种观点,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就不难理解了。
仍以运动和静养为例,按照健康学,是要适当多进行锻炼。使人们的活力增强,一般来说会少生病,但不能保证不生病。而且由于得病少,还可能出现身体对某些方面的免疫力比经常得点小病的人还低,再加上容易对疾病轻视,所以有时得病以后或许更容易出现一些严重情况。
坚持静养的人活力差,抵御疾病的能力总的说来也差,或者说不够健康。但是风险小,如若不被感染重病,照样也能活得长久。你看那些病病歪歪的、常年药罐子不离身的人,活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把那些所谓的身强体壮的健康人都“熬”下去了。常言道:柏木桶熬不过破瓦罐,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更接近医学追求的目标。
还应该说明的一点是,在一般情况下,许多事物具有两面性。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医学强调的是一个侧面,而健康学强调的是另一个侧面。正确的方法是根据两个理论,结合个体情况与所处环境仔细分析,选择出对身体最有利的做法。实际上在健康学深入研究中,本身就应该明确在什么条件下,采取什么措施,用多大的作用量等指标。避免只有项目,没有指标,造成出现不同意见。
健康学25是笔者2018年春节以前撰写博文和近年发表的主要文章的目录,有想了解以前文章的情况,可以先看此目录,再去找文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