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意味着什么
记得上大学时,认为有用的课不多,感觉有趣的老师极少。如果上课不点名、功课不考试、毕业不要学分,想必自觉去听老师讲课的人定是稀世珍宝级别的了!
如今大学毕业三十多年,再回忆,还是觉得所学的许多知识无用!那么,这大学是否白上了呢?非也!自打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到历经社会生活三十年后的今天,我是越来越认识到:大学不仅没有白上,而且大学对于人生有着极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拿到学历,好找工作,经济有了保障,生活安易……这些都不在我所说的重要作用之列。我想说的是,多数人都不得不承认:受过和没受过大学教育,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不一样?这是我要回答的问题。
试想,十八、九岁,是一个怎样的年龄段?是一个充满可塑性到渐渐开始定型的青春时段,是站在人生最最重要的岔道口之时。高考,如同一种智商测试,把一群智商基本接近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这些人朝夕相处四年(或者五年)……据说,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莎的英文名称是“MENSA”,是拉丁语中“圆桌”的意思。意思就是希望智商相近的人们能够平等的坐在一起。
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或者说不同水平的大学,首先是提供了一个让这些智商接近的人群,成为共处一个校园作同学的机会。其次,让这些同学通过各种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活动,彼此启发、竞争、认可、肯定、不断成长的校园生活氛围。还有,学生们脱出狭小的家庭生活圈子,有机会和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的同学、老师相处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闻目染,言传身教。大学校园如同一个大熔炉,或者说是一个大染缸!在一个年轻人成长的关键时刻,用四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如同熏染、腌制、酿造、冶炼的过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沉淀“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老师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教授思维方法、哲学理念等知识的筋骨,而非具体的皮毛,尤其在网络越来越发达,检索越来越便利的时代。
对比中外教育现状,这一点毋容赘述。就拿日本校园俱乐部举例来说:花道、茶道、剑道……对比中国的武术、茶艺,显然修道与学艺俨然不同。
大学意味着什么?选择去什么样的大学,意味着一生的社交圈子由什么人构成。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人死记硬背几个具体的理论概念、事件人物、公式数字等等,而是通过教育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立体、丰富、独立起来!自信而谦和、执著而包容地面向未来社会。
试想,如此这样的一批批毕业生,走向社会,必然给整体国民素质与社会成熟度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大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实中国大学办学的理念要彻底改变。
愿中国之梦从这里开启!
红叶随笔 20160115
本文首发于大学问网
本文发表于《西安理工大学报》2017年4月39日总623期
--------------------
一位日本人的读后感:
“独立自尊。一个国家的独立是一个个人的独立。笔比剑更有力。培养能够成为引领世界的人才。”等等,是进入庆应大学必然接触的理念。
如今想想看,真的感到比学过的各种各样的学科更重要的是,若干年后,仍然深刻在头脑中的这些理念。
作为福泽先生的弟子,偶尔会想到不努力不行!其他日本大学不了解,想必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育人理念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