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l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lz

博文

日本流行的化妆,杀菌和除臭新产品:弱酸性次氯酸水(HCIO)

已有 27998 次阅读 2012-7-10 12:00 |个人分类:科研漫谈|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产品, 次氯酸, 除臭, 日本流行

                         
日本流行杀菌和除臭新产品:弱酸性次氯酸水(HCIO)
                                         宁利中

经过一段时间系和探20095,日本友人株式会社ADS Japan木村良雄社長和株式会社アクリア。ジャパン川村伸康社長来西安中国的理技术与行考察,是我理与环境方面的合作的始。来木村社長来了几种刚在日本流行的其他新品,一就是弱酸性次氯酸水(HCIO),具有成本低,菌和除臭能力的特点。是化妆,杀菌和除臭新产品。下面是这种产品的

 

 

 

弱酸性次氯酸水

弱酸性次氯酸水,是次氯酸(HClO)为主要成分的弱酸性水。担负人类的免疫功能的中白细胞生成次亚氯酸,主导生物免疫力即使对于人类也不可缺少活性分子。因此,传统的氯系剂相比,对人体的影响,金属腐蚀,历时变化几乎没有。

有效氯的存在率

图的次亚氯酸领域(虚线部分)中,有效氯存在率接近100%的地方除菌效果变高。另外,如果考虑对人体的影响,pH 6.5的弱酸性的弱酸性次氯酸水可以安心并且安全使用。弱酸性次氯酸水人体安全,且流感病毒等的病毒、细菌等有除菌效果。因此,弱酸性次氯酸水流感对策最适合。

 

 

 

 

弱酸性次氯酸水和以前的氯系剂的效果比较

 

比较项目

次亚氯酸钠盐

强酸性水电解

弱酸性次氯酸水(绿色水)

pH领域

 

12以上

2.32.7

弱酸标准6.5±0.05

 

主要氯离子

离子领域ClO

氯气领域Cl2

次氯酸领域HClO

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大

稍稍有影响

几乎没有影响

金属腐蚀

 

腐蚀大

腐蚀大

几乎没有腐蚀

 

历时变化

 

影响大

稍稍有影响

几乎没有影响

操作性

 

保护具必要

排气装置

容易

 

氯气

放入热水危险

发生

稀释作业

原液身体附着,引起烫伤。

盐酸锈发生,因此使用场所被限定。使用时要注意。

具有弱酸性皮肤友好具有除菌力HClO领域存在,安心且安全。人体内也存在的成分。

 

 

弱酸性次氯酸水的除臭效果

表示利用加湿器弱酸性次氯酸水喷雾时恶臭成分残留率时间的变化由图可知,喷弱酸性次氯酸水1小时后,氨、硫化氢等,实验中的4种恶臭成分,一半以上的除臭效果。另外,喷弱酸性次氯酸水30分钟后三甲基胺、甲基カフタン,几乎被除臭。

 

次氯酸(HOCl)的除菌原理

次氯酸,氧(O)为中心,氢(H),氯(Cl)的外层轨道电子的氧结合,形成次氯酸分子(HOCl)。氯(Cl)的外层轨道,一价的天空轨道(不成对电子),这里如果电子被挖,有机物被氧化,功能完全消失了。

 

因此,对于流感病毒和诺沃克类病毒、O-157等的病毒和细菌,喷(使用)弱酸性次氯酸水可以除菌。

弱酸性次氯酸水的用途使用法

弱酸性次氯酸水不仅杀菌力和除臭力的强度,而且对人类和动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被很多地方使用。另外,因其与其他的消毒药和除臭剂相比成本极其便宜,低廉,所以被食品工厂医疗机构和看护设施中使用。但是,因为弱酸性次氯酸水没有渗透性,表面污垢残存及其相应部分的病原杀菌·非活性化不可能。例如,对于洗手间,用洗涤剂清洗油污使用弱酸性次氯酸水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洗手间,机器的除菌冲洗使用浓度50mg / L左右足。对于切割蔬菜的杀菌使用浓度100~200毫克/ L是很必要的。对于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弱酸性次氯酸水可以进行机器的杀菌,不过,在许多情况下,使用高水平消毒剂(葡焦油甲醛和过醋酸)后,如果作为精制水的替代物使用,可以防治再污染并且削减成本。另外,稀释5~10毫克/ L的程度,可以在盆浴和身体的洗净使用。脚癣预防和治疗是一个具有很好效果的例子。对于褥創椅垫创的治疗,如果和治疗药效果很好

 

详细参考http://www.zgkjcx.com/nlz/1.do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50818-590698.html

上一篇:Rayleigh-Benard对流与斑图动力学
下一篇:日本与中国:美在心中
收藏 IP: 221.11.20.*|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