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新抗日战争的国际舆论和国内军事准备,可以开始了

已有 3170 次阅读 2012-9-12 14:43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国际舆论, 新抗日战争, 军事准备

新抗日战争的国际舆论和国内军事准备,可以开始了

 

无疑,2012年的钓鱼岛就是1931年的东北,但是21世纪的新抗日战争不应该是国耻后的六年,而是当下,2012911日!中国的国际舆论和军事准备应该要紧张开始了!

1、国际舆论

示弱

日本在这一点上抢占了先机,二战后的日本在西方面前都装孙子,但是日本亚洲一直都很孤傲。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人的眼里基本是和他们抢饭吃的对手,虽然在经济危机时给予西方慷慨的帮助,但是却没有获得什么好口碑。所以,中国的新抗日战争没有机会靠示弱获得西方的同情和支持。

明理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闹得很凶,但是越南与中国陆地相连,还是不得不有所顾忌,而菲律宾基本是美国的傀儡表演。所以,中国一定要尽快在亚洲唤起反法西斯、反日本侵略、反对日本抹杀侵略历史。其实,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对亚洲国家没有多少好处,所以,和他们宣讲日本破坏战后国际秩序没有多少共鸣。在西方的受德国迫害的国家以及德国自己,对于反法西斯是不容辩解的,在这些国家一定要强化他们的认识,日本人正在重燃战火,正在翻案。建议像陈光标这样的民间爱国企业家尽早到德国、东欧进行宣传!

知利害

战后国际秩序是西方大国得以维持发展中国家对其供养的生命线。也许对西方大国的宣传更应该强调日本侵略行为对战后秩序的挑战,甚至可以适时搬出日本入常的危害。很显然,美国的利益完全不同于西方其他国家,在美国老百姓当中,不了解中国而反华的人是不占少数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总统选举打反华牌的原因。其实和朝鲜战争及越战一样,美国人是奔着利益去的,同时没有决心花费很大的代价。所以,对没的宣传就有做到,对日战争不影响美国利益,而美国参战会对美国国家利益有很大损害。

外交部在就日本宣布“购岛”发表声明中,详细描述了钓鱼岛问题的由来,明确提到二战和反法西斯。领导人也在讲话中首次把问题和日本挑战国际秩序相联系。但是,要为战争准备,这些还远远不够。联合国不应该只是为西方国家欺负小国开证明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怀疑还有多少发展中国家把中国当兄弟,但是在这种新抗日战争中,我们应该用好联合国这个可能最后可以利用的机会,也许战后就没有机会了。

2、国内军事准备

虽然航母似乎今日就要服役了,但是仍然掩饰不了海军的劣势。在对日战争中,中国的目标不是去占领钓鱼岛!如果是这个目标,中国必然局限在局部战争,无法获胜!战争的目标应该是日本本土,一种选择是摧毁其战力,像越战和印战一样,战后全身而退。我更倾向收复琉球、打开太平洋的大门。这就关系到美国的利益,可以参照朝鲜战争,打掉日本,但是让美国享受日本四岛的所有利益,中国只要琉球,甚至只要南琉球。所以,新抗日战争的军事准备重点在二炮和空军,利用远程打击去摧毁日本战力,而不是登陆。要动摇美国参战决心,唯一的手段只有战略核潜艇和空天手段。海军则是有效控制琉球的关键。如何利用中国的航天技术为国防服务,应该是中国可能打消美国现时彻底制服中国想法的有力手段。

3、战争决心

很显然,这一战成败,关系中国今后百年的发展局势。有博主发了凤凰网关于日本历次算计中国得手的分析。在前面的博文曾经认为日本会在中国领导人换届的时候完成“购岛”,看来估计还不足,目前我党只是在准备阶段,日本已然进入实质阶段。因此,本人认为,我党领导人有没有决心在换届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能暂缓进程一致抗敌(甚至在选举常委和总书记的当口),将成为钓鱼岛得失乃至中国今后百年命运的分水岭!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对情报是相当的精准,对中国国内的上层局势应该是一清二楚,对底层百姓也是心知肚明。这场新抗日战争能不能打起来、什么结果,不是日本人决定的,而是中国人决定的。

领导的决心,也是要考虑后盾的,科学网的后盾们是不是可靠呢?在关于钓鱼岛的博文中,不乏有很多人回到了二战思维,希望用日本人来干掉国内冤家。还是希望,胜利的新抗日战争才是科学工作者的国家利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355-611999.html

上一篇:黄金大米试验调查跟进:停职、查档与科学审查
下一篇:觉悟
收藏 IP: 75.32.107.*| 热度|

6 周永胜 李学宽 戴德昌 陈小斌 张雪峰 张骥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