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霾源年度排行榜

已有 2147 次阅读 2018-5-15 09:02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雾霾, 来源, 机动车, 污染物

霾源年度排行榜


大学排行榜、富豪排行榜等很火。

排行榜提供了一种信息服务。

关于霾源,也是大众渴望的一种信息,有需求。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有类似成果。

为人民服务!


2017年度北京霾源排行榜

区域传输占三分之一

移动源,45%

扬尘源,16%

工业源,12%

生活面源,12%

燃煤源,3%

农业及自然源等其他,12%。


2014年北京霾源排行榜

区域传输贡献占28%-36%

机动车,31.1%

燃煤,22.4%

工业生产,18.1%

扬尘,14.3%

----------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14/c_1122828708.htm

北京PM2.5来源本地排放占2/3 移动源占比最大

14日,北京市发布了最新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北京市2017年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区域传输占三分之一,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高达45%。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介绍,2017年,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指导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下,北京市环保局组织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及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完成了“北京市2017年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研究工作,得出了北京市新一轮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PM2.5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中区域传输贡献约20微克/立方米。随着污染级别增大,区域传输贡献上升,重污染日区域传输占55%-75%。从北京市当前本地大气PM2.5来源特征看,移动源占比最大,达45%。

  北京市环保局介绍,此次研究的主要结论表明,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现阶段本地排放贡献中,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分别占45%、16%、12%、12%和3%,农业及自然源等其他约占12%。

  移动源排放中,在北京行驶的柴油车贡献最大,扬尘源中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并重,工业源中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和印刷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工业行业的贡献较为突出,生活面源中生活溶剂使用等约占四成。区域传输占26%-42%,约三分之一。

  此外,且随着污染级别的增大,区域传输贡献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度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在115-150微克/立方米之间)区域传输占34%-50%,重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150微克/立方米)区域传输占55%-75%。

  根据此次研究结果,专家建议,北京应根据本次源解析污染特征,强化对移动源(特别是柴油车)、扬尘和生活面源的治理,同时要继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传输通道,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重污染期间应急联动,此外,持续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科技治污、精准治污能力。(记者 阚枫 尹力)


----------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15/c_1122832548.htm

北京发布最新一轮PM2.5源解析 主要来自机动车

北京发布最新一轮PM2.5源解析,本地排放占2/3,其中燃煤源占3%

  北京PM2.5都来源于哪儿?昨日,北京发布最新一轮PM2.5源解析。研究表明,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区域传输占三分之一。随着污染级别增大,区域传输贡献上升,重污染日区域传输占55%-75%。从北京市当前本地大气PM2.5来源中,机动车等移动源占比最大,达45%。

  移动源中主要来自在京行驶柴油车

  什么是源解析,即建立污染源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以确定大气污染治理主要对象和优先顺序,是科学施策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这个来源分析,北京治理大气污染就可以指哪儿打哪儿,提高精准性。

  PM2.5来源分为本地和区域传输两部分。本次研究显示,北京目前PM2.5本地排放占2/3,在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45%;区域传输占1/3。

  此次研究的主要结论表明,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现阶段本地排放贡献中,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分别占45%、16%、12%、12%和3%,农业及自然源等其他约占12%;移动源中在京行驶的柴油车贡献最大,扬尘源中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并重,工业源中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和印刷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工业行业的贡献较为突出,生活面源中生活溶剂使用等约占四成。

  重污染日区域传输最大贡献达75%

  本次源解析显示,区域传输占26%-42%,约三分之一,且随着污染级别的增大,区域传输贡献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度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在115-150微克/立方米之间)区域传输占34%-50%,重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150微克/立方米)区域传输占55%-75%。

  据介绍,2017年,北京市环保局组织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及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将科研项目与日常监测工作相结合,开展“北京市2017年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研究,并对下一步治理大气提出建议。

  2014年,北京首次发布PM2.5源解析。结果显示,区域传输贡献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72%。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要来源,分别占31.1%、22.4%、18.1%和14.3%。

  - 追问

  机动车等移动源为何仍最大?

  降幅低于全市大气污染物的整体降幅

  2014年,北京首次发布PM2.5源解析显示,在本地来源中,机动车贡献最大。本轮最新解析中,本地来源移动源占比达45%,是上一轮解析结果(机动车占比31.1%)的1.4倍。

  移动源,包括柴油车、汽油车、进京及过境柴油车、非道路机械、航空、火车等等。也就是说,目前北京本地来源中,机动车等移动源占比依旧是最大头。

  具体来看,移动源中,柴油车占比32%、汽油车29%、进京及过境柴油车18%、非道路机械等14%、航空和火车占7%。

  为什么几年治理下来,机动车等移动源依旧是最大头?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介绍,其实从绝对数值上看,移动污染源的排放量是明显下降的,只是这个降幅低于全市大气污染物的整体降幅,所以其所占比例出现上升。

  新PM2.5源解析有何特点?

  本地来源中燃煤源占3%,基本退出主要贡献源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介绍,新一轮源解析有显著特点。本地排放来源贡献发生较大变化。首先,各主要源对PM2.5的绝对浓度贡献全面明显下降,燃煤源下降幅度最为显著。本地来源中,燃煤源此次占比3%,基本退出北京大气PM2.5主要贡献源的行列。其次,PM2.5各主要来源占比呈现“两升两降一凸显”特征,移动源、扬尘源贡献率上升,燃煤和工业源贡献率下降,生活面源贡献率进一步凸显。

  其次,本地排放中移动源独大,占比明显上升。在全年不同时段及空间范围内,移动源均是本地大气PM2.5的第一大来源。不同区域及时间段来源也有所差异。从不同区域上看,南部边界燃煤、城区机动车及交通站点扬尘特征最为显著。从不同时间段来看,移动源均是最大的来源,而硫酸盐主要受区域燃煤传输影响。

  另外,区域传输贡献有所增加。从全年平均来看,区域传输对PM2.5年贡献率为34%±8%,与上一轮源解析结果相比(32%±4%)略有增加。从重污染日贡献来看,重污染日区域传输贡献率为55%-75%,与上一轮源解析结果相比明显上升。区域污染传输存在传输通道,其中,南部(尤其沿太行山一线)、东部传输通道贡献更高。

  下一步如何治理大气污染?

  专家建议强化治理柴油车、扬尘和生活面源

  根据最新的源解析成果,专家建议,根据“两升两降一凸显”特征,下一步,要强化对移动源(特别是柴油车)、扬尘和生活面源的治理;其次,继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传输通道,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重污染期间应急联动;另外,持续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科技治污、精准治污能力。

  为何近期北京地区污染频频?

  近期气象条件不利及错峰生产结束致排放增加

  3月份以来,北京地区已出现多次空气污染过程,不少市民担心,今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是不是相较去年有明显转差。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表示,相比今年3月至5月,去年11月、12月的空气质量确实很好。之所以最近污染增多,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冬天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启动了错峰生产,今年3月15日之后错峰生产措施结束,整个区域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有一定增加。

  另外,今年3月至5月气象条件也不太有利,受沙尘影响。本周末刚过去的这次污染过程,北京处于低压辐合中心,导致周边地区污染物向北京传输。加上北京本地空气湿度大,加速了颗粒物的二次生成。这说明,未来既要加强本地污染的治理,也要协调整个区域传输通道城市的大气治理力度。 (记者邓琦 实习生余华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355-1114039.html

上一篇:汶川时间,十年光阴
下一篇:
收藏 IP: 210.72.2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