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能成为北京义务教育公平化改革的切入口吗?

已有 3288 次阅读 2016-12-12 15:05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心理健康, 教育公平, 小学生, 霸凌, 中关村二小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能成为北京义务教育公平化改革的切入口吗?


   中小学霸凌事件时有发生,以至于教育部等九部门出文《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然而,似乎行政命令并没有什么效果。终于,北京中关村二小的霸凌事件占据了媒体的部分版面。还是相同的套路,从事件的网络传播,到各方被迫回应,记者精心编写的剧情跌宕起伏。对于一个浴身网络的人来说,太平淡了。但是,这样的剧情,还是令一些吃瓜群众不小心站到了愤青的行列。写这个博文,不是我看得深,而是太贴近生活了。

一、小学生的霸凌不是和社会不公如出一辙吗?

   有小孩之后,你就会发现,小孩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与其说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是几个小学生的冲突,不如说是他们背后家长的冲突!这个社会的霸凌与不公,只是恰好这次映射到中关村二小。与之相关的是,社会机器如何来维护社会公平,使冲突不至于失控。也许更多的日常是,一方忍气吞声,没人知道这件事。十年后,一个霸气的二代和一个仇恨社会的青年进入社会。

   我们看到的是,学校极力将事情与社会隔离,可是我们却看不到学校拿什么行动来让人放心的“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也许,我们习惯了不同级别的单位内部处理各种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这这限定范围的做法,无不是规避监督!以至于,最后处理的公平性难以保证。很显然,社会上没人能具体解决这个事情,只有涉事家长和学校才能具体落实,社会舆论的作用只是监督。排除社会监督的思路,如何能让人期待学校公平正义的解决呢?

   我们也看到北京市教委和海淀区教委的表态和公告,这些部门作为主管,也不可能直接去处理具体事件,而只能表表态,回去再监督。当然,当初涉事家长举报为什么得不到回应?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学校、区教委、市教委的一家人关系对事情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其实,这些组织关系,和社会上任何其他事件一样,譬如说拆迁。所以说,中关村二小的学生霸凌事件和社会上其他不公平事件是一个模样。

二、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通过健康引导就能解决吗?

   我们没有看到中关村二小的具体解决方案和已经做过的努力,倒是看到其厉声声明“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这不正是一种霸凌的口气吗?但是中关村二小主事领导可能错了,别人之所以走到社会上求助,正是不能忍受涉事另一方家长的霸凌,也不满学校袒护一方的霸凌,公开来寻求公平。既然学校知道运用维权,那就知道这个事情不是限定在学校内部,社会监督又有什么过分吗?

   北京市教委倒是提出以“心理健康疏导”为思路。海淀教委“将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高度重视,依法依规,积极指导,妥善做好当事孩子的心理疏导和全体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与指导”,“引导孩子正确做人、做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按理说,我们对各级教委应该很满意了。可是,问题是,我们的心理健康基础是什么?是一颗强大的内心?还是一颗怜悯之心?社会的正义基础是是非曲直,是法治规范和优良道德。当涉事家长得不到一个公平正义的解决,如何培养受伤者健康的心理?当小学霸凌逃脱惩罚,霸凌者十年后到社会上的还是不忘初心的吧!

   引导就要从公平正义解决这个霸凌事情开始,否则,谁还相信那些高调的口号会不会那些大老虎大贪腐者被惩处前信誓旦旦发言的那样呢?    

三、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是北京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缩影

   中关村的名校,名声从何而来?还是教育资源集中化。于是乎,家长们拼死拼活把孩子送到这些学校,送过来当然受不得半点委屈和怠慢。这样的名校资源又是如何实现集中的呢?难道还不是这些家长的通天本事?!当教育资源可以不公平分配到这个学校,这个学校的教育资源自然也会不公平分配到每个学生。那么具体到每个学校的利益冲突,也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中关村二小霸凌,绝不是一个强势的家长不愿意道歉。背后是一所强势的学校、一个强势的教委、一个不公平的教育体系!

   那么,我能不能期待,北京教委、海淀区教委以此为契机来真正将这么多年高喊的教育公平口号落实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355-1020229.html

上一篇:这个挺好的,应该归入科普
下一篇:年关贴:人大言微,百姓命贱,行政戏法
收藏 IP: 210.72.25.*| 热度|

2 朱晓刚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